天山雪海 托木爾峰
托木爾峰位於天山西部,地處溫宿縣境內西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海拔7435.29米,為天山最高峰,1985年正式對外開放。托木爾峰山地地形崎嶇,峰巒峻拔,冰雪嵯峨,淩空峭壁,千仞攢空,自然景觀奇麗壯觀,終年白雪皚皚、雲纏霧繞、景象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觀猶如神工鬼斧,七奪天工。山峰下的別迭裏山口是古代中西陸路交通重要通道。
1977年7月25日中國登山隊科學考察隊首次登上了托木爾峰頂,將紅色金屬覘標豎立在托木爾峰上,並進行了多學科科學考察。和托木爾峰遙相呼應的是汗騰格裏峰,海拔6995公尺,峰區數千條冰川交錯密集,好似玉龍飛舞,千姿百態,頗為壯觀,是新疆四大冰川之一。保護區內有大量的珍貴植物和動物。山間共有野生動物600多種,占全疆1/5左右。另有26種真菌和31種地衣在我國是首次發現。托木爾峰也是我國最大的現代冰川區。
博格達峰
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位於東經88.3度,北緯43.8度,坐落在新疆阜康縣境內,是天山山脈東段的著名高峰。在主峰的東西,分別排列著7座5000米以上的高峰。博格達峰山體陡峭,西坡與南坡坡度達70~80度,隻有東北坡坡度稍緩,因此,該峰雖然在1980年以前就有英國和前蘇聯登山隊前來攀登,但直到1981年6月9日,才由日本京都隊11人開創登頂紀錄。博格達峰是由3個峰尖緊依並立而成,終年冰雪皚皚,世稱“雪海”。
山峰頂部基岩裸露,岩石壁立;中部則為冰雪覆蓋,常年不化;峰頂以下則為冰川陡穀,地勢險要。它主要有4條山脊:東北山脊、西南山脊、北山脊、東南山脊。山腳下是著名風景遊覽勝地“天池”,湖水清徹,綠如碧玉,倒映著參天雲杉相銀色的雪峰,美如仙境。
博格達山千峰竟秀,萬壑流芳,景色迷人。這裏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風光如畫的山甸草原。雪線附近有雪豹出沒,雪雞棲居。密林深處不時傳來馬鹿的呦嗚,隱現著麅鹿、棕熊、猞猁和岩羊的身影。草地上山花爛漫,五彩繽紛,其間野生的中草藥材如貝母、當參、紫草、黃芪和柴胡等等,一叢一簇,藥氣襲人。博格達山蘊藏著豐富的煤炭、菱鐵和雲母等數十種礦物。群山之巔發育著現代冰川,每到盛夏季節,冰雪融水滔滔而下,彙成30多條較大的河流,澆灌山麓的綠洲沃野。
汗騰格裏峰
汗騰格裏峰,天山第二高峰。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哈薩克之間,周圍有巨大的山穀冰川,其中南依諾勒切克冰川長59公裏,上遊在中國境內,下遊在哈薩克境內,是天山第一大冰川。鐵米爾蘇冰川、土格別裏齊冰川和卡拉格玉勒冰川全部在中國境內。冰川末端下降到2500?2800公尺的森林帶。汗騰格裏峰與哈雷克套山之間的南北向冰槽穀自古為南疆與伊犁間的通道。其間有木劄特冰川阻塞,旅行者須攀越這條冰川,經過積雪深厚的達阪。其艱難險阻之情,唐玄奘早有記述。
汗騰格裏峰峰體高峻而雄偉,終年積雪,冰雪崩頻繁。特別是南壁,寬闊而多斷層峭壁和溝壑,冰雪坡像一堵玉壁高聳於蒼穹之下,使人望而絕步。汗騰格裏峰的地質情況也較複雜,屬褶皺斷裂複背斜的核部,由此而造成了此峰山勢壁立,陡峰險峻,溝塹縱橫的地形。
汗騰格裏峰區出露為奧陶紀砂岩、礫岩、大理岩化灰岩及千枚岩化泥岩、炭質頁岩等,屬加裏東褶皺帶,在其南北兩側為華力西褶皺帶,依次向外為中、新生代褶皺,最後現代山體升起於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的喜馬拉雅運動之後。汗騰格裏峰一帶地勢高峻,山嶺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6000米以上的高峰多達40座,山地大麵積突出於雪線上,形成中國境內天山和整個天山山脈的最高部分。山體高大,麵迎西風氣流,降水較豐富,在海拔3200米處年降水量500毫米,5000米以上地區年降水量達900毫米左右;海拔3200米以上地區年均溫為負值,為大規模冰川發育提供了極其優越的條件,故在托木爾一汗騰格裏山彙地區,形成天山山脈現代冰川作用的最大中心,中國境內天山山脈有現代冰川6896條,總麵積為9548平方公裏,其中53%集中於此,以山彙為中心呈不對稱放射狀分布。
在托木爾峰與汗騰格裏峰之間,發育了最大冰川——南依諾爾切克冰川,長61公裏,下遊伸入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此外還有台蘭峰東側的土蓋別裏齊冰川,長37.8公裏,西瓊台蘭冰川長25公裏等。這些冰川以長大的樹枝狀山穀冰川最為發育,擁有多級支流和狹長的冰舌,冰麵表磧密布,熱喀斯特發育,形態上有其獨特之處,因此有“土耳其斯坦型”冰川之稱,中國則稱為“托木爾型”冰川。眾多冰川和大麵積的積雪消融,是其南北坡阿克蘇河、木紮爾特河和特克斯河等的主要補給來源,並孕育著南北片片綠洲。
★洞穴探幽
猿王洞形成之謎
猿王洞自然風景區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境內,是川西北地區罕見的高山溶洞群,溶洞內遊程達5.8千米,溶洞經大自然千百年精心雕琢,形成了千姿百態、巧奪天工的溶洞奇觀。不少人到此旅遊以後,除了讚歎山勢險要、溶洞奇特、設計神巧外,免不了有些有心人就要追根問源:猿王洞是怎麼形成的?
有種說法是: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四川盆地,巨大的衝擊力把原本在地下的石灰岩溶洞提升到山腰,海水退去,海底龍宮變成了現在的洞穴。人們不僅要追根刨底地問:猿王洞真是從地下提升到山腰的嗎?
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說法基本被地質學界所證實,是確有其事。地質學家研究認為:這次地球的大災難,導致中生代統治地球達1億2500萬年的恐龍全部滅絕,除此之外,陸生動物中體重達25公斤以上的全部絕跡,海洋中浮遊生物如有孔蟲和超微體的種屬滅絕的達80%以上。但那顆小行星並非撞向現今的四川盆地。據報道,國外的地質學家們在墨西哥灣找到了那顆小行星撞擊的證據:主要是在附近的相當年代的岩層中有幾厘米左右的過渡層中“宇宙元素”銥的含量特別高,是正常值的30~300倍。據認為,該種物質主要是來源於地球外。也有科學家分析計算,造成那次地球災難的“小行星”直徑約10千米,落在地麵形成175千米左右的大坑,其粉末進入平流層,使光合作用停止了3~5年,致使生物大量滅絕。而四川盆地的直徑絕非隻有175千米,而且盆地內的地層、地貌等,都非一般的隕石坑。
至於猿王洞是那次事件中,從地下“提升”到山腰的說法,則是一個“猜想”而已。從地質學的觀點來看,形成溶洞的條件是:第一,岩石是可溶性的,而且還應具有良好的透水性。猿王洞的石灰岩是4-3.5億年前晚古生代泥盆紀時代海洋環境中沉積形成的化學岩,它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鈣。泥盆紀在長達5000萬年的時間中,在龍門山猿王洞一帶形成的地層,沉積連續完整,厚度大,沒有缺失,而且化石種類豐富,可作為與世界同時期的地層作比對的標準,因而被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定為在中國的泥盆係標準剖麵後來,猿王洞所在的地區海水退去後,演變為陸地,原來在海底時呈水平狀的岩層,又因為受地質構造運動的作用而發生褶皺形成向斜,在向斜岩層的下部,容易形成開放性的張裂隙。這些張裂隙有大、有小,而且大多是貫通的,這就為形成溶洞的第二個條件即地下水的作用提供了通道。地下水是由地表滲透到地下的,其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水與二氧化碳作用,形成碳酸,碳酸又離解,氫離子和重碳酸根離子對石灰岩都有溶蝕作用;因此,在石灰岩地區,因不同的條件而形成了漏鬥、溶洞,石林、石芽、峰叢,即稱喀斯特地貌,而飽含碳酸鈣溶液的地下水也會在合適的條件和環境下沉澱析出碳酸鈣,這就是我們在猿王洞中看到的鍾乳石、石筍、石柱,還有石花、石簾、石幔等,這些都是地下水的作用而形成的。
形成溶洞還需要相對穩定的時間,有一個資料說,碳酸鈣的沉澱速度很慢,每100年才長10毫米,就是說一根1米長的鍾乳石,要經過l萬年才能形成。
我國現今的地貌,基本形成於新生代的晚第三紀時期,距今2500萬年,從那時起,海水已全部退出大陸,當時,印度古大陸板塊向歐亞大陸板塊靠攏乃至碰撞時,我國的地形漸漸形成西高東低的格局,板塊運動和地質作用,使地形隆起,而外力作用(如風化作用和流水作用,又使地形趨於平坦,表現在地貌上,當地殼強烈抬升,上升運動速度大於風化、剝蝕運動時,地形就隆起,也稱為造山運動,這一時期,河流向下切割的作用強烈,河流在山區形成“V”型河穀,當地殼處於相對穩定時期時,原先聳立的高山,受到外力作用,漸漸被削平,時間越長,則相對的形成一個基本平坦的麵,稱作夷平麵,而這時河流向兩側侵蝕,河流就比較開闊,河兩岸就形成階地。
而溶洞就好比是埋藏在地下的河流,它也是受地殼運動影響的,在第三紀時期的後期,即始新世和漸新世,約距今5500~2500萬年,地殼運動表現為休止期,當時形成了一個範圍較廣的準平原。後來在中新世和上新世時期,地殼又一次抬升,原先山原期的準平原開始上升,河流切割又加深發展,根據對猿王洞周圍的23個溶洞群的統計,相對河麵高程在500米的2個,猿王洞是其中之一;據資料:猿王洞附近的五級階地相對高程為180米左右,時代為早更新世,而猿王洞的高程為500米,應該是屬上新世時期形成的,後來由於大家都知道的板塊運動:喜馬拉雅山在不斷增高,青藏高原也被抬升,而處於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之間過渡地帶上的猿王洞也隨著地勢的升高而抬升,而河流卻不斷向下切割,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相對高程500米的高差,實際上是地殼不斷抬升和河流不斷下切,趨於向最低侵蝕基準麵看齊這麼一對矛盾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