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猿類人猿原始人(1 / 2)

主要依靠解剖學上的相似性,而不考慮任何精神方麵的因素,自然科學家們把哺乳動物綱分成許多目,包括狐猿、猿、類人猿和人類在內的靈長目排在了哺乳動物綱的前麵。

現在,我們很難從地質記錄上去考究靈長目的曆史。靈長目大部分在森林裏生活,比如狐猿、長尾猿;也有的在裸露的崖壁上生活,比如狒狒。因此,它們很少會被溺死而掩埋在沉積物中,再加上它們的種類十分有限,所以很難發現它們的化石,不象馬、駱駝等的祖先那樣繁盛,可以找到大量的化石。但我們知道,在新生代的初期,也就是在大約4000萬年前左右,最初的猿和狐猿類動物出現了,不過它們的大腦不太發達,遠遠不如它們的後代那麼出類拔萃。(人類的黎明14圖)

生物發展史上,繼兩次大繁榮——石炭紀沼澤期和爬行類動物繁榮後,地球上又一個繁榮昌盛的時代到新生代中期也結束了,地球又一次進入了冰河時期。世界變得非常寒冷,其後又出現短暫溫和後又變冷的間冰期。在氣溫轉暖時,河馬在茂盛的亞熱帶叢林裏滾爬嬉戲,齒如劍狀的可怕的虎-劍齒虎,在今天記者們絡繹不絕的弗利街(位於倫敦附近)活動,捕食獵物。一次又一次的嚴寒時期,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物種。隻有那些能適應寒冷氣候的披毛犀、大象的堂兄弟即披著長毛的龐大的猛獁象、北極的麝牛和馴鹿等僥幸逃過此劫,在地球上生息繁衍。接著許多世紀又過去了,在嚴寒死寂的大冰河時期,北極的冰帽不斷地向南部延伸。在英國,它一直延伸到泰晤士河;在美洲到達了俄亥俄州。雖然間或有過幾千年的溫暖時期,但馬上整個世界又回到了更加嚴酷的寒冬裏。

地質學家們把這嚴寒時代分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冰河期,界於期間的暖和期則稱為間冰期。在今天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仍然能看到冰河時代可怕的嚴寒所造成的滿目瘡痍的痕跡。第一冰河期居今約有60萬年,第四冰河期在5萬年前嚴寒到達頂峰。就在這漫長嚴寒的冰天雪地中,最初的與人類同類的動物在地球上出現了。

到新生代中期,已經出現了顎骨和脛骨具有準人類特征的各種類人猿,不過隻有在冰河時代快來臨的時候,我們才能發現一些可以稱之為“像人”的動物的遺跡。當然,這些遺跡不是它們的骨骸,而是它們曾經使用過的工具。在歐洲,在大約50萬到100萬年前的沉積岩中,曾經發現了一些燧石和石塊,它們顯然被某種有手的動物著意削磨出銳利的邊緣,用來錘打、削切其他物品或用來戰鬥的。這些燧石和石片就是“原始石器”(始石器)。不過,在歐洲,並沒有發現製造這些石器的動物的遺骨和任何其他的遺物,僅僅發現了這些石器。有許多確鑿的事實可以證明,根本不是人類,而隻是一些聰明的猿猴製造了這些石器。但是,在爪哇的特利尼同時代的地層中,曾經發掘到一種猿人的頭蓋骨、各種牙齒和散骨。這種猿人的頭蓋骨比當時所有類人猿的頭蓋骨都要大,似乎還曾經起立行走過,現在人們稱之為“直立猿人”,即能行走的類人猿。這些有限的骨骸,成為迄今為止人類所擁有的,能啟發我們想象力,去猜測原始石器製作者模樣的惟一資料。(世界通史32左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