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英國正劃向更為專製的君主政體,喬治三世(1760~1820)的頑固的性格,更加劇了本國與殖民地人民之間的矛盾衝突。
衝突是由一項立法引起的,這項立法偏袒東印度公司而損害了美洲船主的利益。按照新條例規定運到美洲的三船茶葉,在波士頓港口被一隊喬裝的印第安人扔進了海裏(1773年)。1775年,當英國政府企圖在波士頓附近的萊克星頓逮捕兩個美國領袖時,戰爭爆發了。英國人在萊克星頓開了第一槍;第一次戰爭卻是在康科德發生的。(西北大學版147下)
美洲的獨立戰爭就這樣開始了,雖然有一年多的時間,英國移民都表示不願切斷他們和母國的聯係。直到1776年6月,起義各州代表召開的會議發表了《獨立宣言》。與當時美洲殖民地的許多領袖一樣,喬治·華盛頓擁有一支在與法國人交戰中得到訓練的軍隊,因此被推選為全國的總司令。1777年,一位英國將軍伯戈因企圖從加拿大進軍紐約,途經弗裏曼斯農場時被擊敗,並被迫在薩拉托加投降。同年,法國和西班牙向英國宣戰,大大妨礙了英國的海上交通。1781年,康沃利斯將軍統率的英國軍隊在弗吉尼亞的約克敦半島被包圍,被迫投降。1783年,在巴黎簽署了停戰協議,從緬因到佐治亞的十三州組成了一個獨立的、擁有主權的州的聯盟,美國宣告成立。不過在加拿大,英國國旗仍在飄揚。(西北大學版151右上)
在四年的時間裏,這些州隻有一個借助聯邦條約維持著的非常軟弱的中央政府,他們似乎注定要分裂成相對獨立的團體。但是考慮到英國的敵意和法國某種程度的侵略,分裂被推遲了。一旦分裂,立刻就會出現危險。1788年,憲法得到了通過,於是成立了一個更為有效的聯邦政府,並擁有一個握有大量權力的總統。微弱的國家統一意識,也在1812年與英國第二次戰爭時得到改善。然而,各州覆蓋的範圍如此遼闊,而當時各州之間的利益如此不同——如果不是後來交通變得方便起來——以致於同盟崩潰並分裂成諸如歐洲各國一樣大小的許多國家,僅僅是一個時間問題。對於邊遠各州的議員來說,出席在華盛頓召開的會議是一個漫長、沉悶而又不安全的旅行。此外,在公共教育和普通文化知識的傳播中,機械的障礙事實上是不可逾越的。但是,對抗分裂的各種力量,也正在世界各地發揮作用。蒸汽輪船出現在內河,鐵路和電報也相繼出現。它們把美國從分裂中救了出來,把散漫的人民再次結合起來,使美國成為第一個現代化的大國。
22年以後,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地也效仿美國十三州,與歐洲脫離了關係。不過由於它們散布於大陸各處,受到山脈、荒原、森林和葡萄牙屬巴西帝國的隔阻,所以始終沒能聯合起來,而是成立了一個個獨立的共和國。在初期,各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和革命。
巴西則是通過另一條途徑走上了不可避免的獨立道路。1807年,拿破侖率領法國軍隊占領了母國葡萄牙,葡萄牙國王逃到巴西避難。從那時開始一直到巴西獨立,與其說巴西是葡萄牙的屬地,倒不如說葡萄牙是巴西的屬地。1822年,巴西宣布成為獨立的帝國,由葡萄牙國王之子彼得一世統治。但是新世界從來沒有讚成君主政體。1889年,巴西的皇帝被暗中遣回歐洲,從此巴西聯合國就和其它美洲國家一樣,走上了共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