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蝗蟲自行榴彈炮
簡介
蝗蟲自行榴彈炮1942年,克虜伯-古森Krupp-Gruson公司設計了這種非常有趣的自行榴彈炮,使用的是埃克特Alkett公司發展出的新底盤Geschutzwagen III/IV,它結合了3式和4式坦克的部件。它擁有可360度回轉的炮塔,而且此炮塔可以非常簡單地用車後部安裝的吊車卸載下來。卸下來的炮塔可以用車上攜帶的拖車拖在車體後部行軍,也可以安放在一個準備好的混凝土平台上作為裝甲碉堡使用。沒有炮塔的車體可以用來運送彈藥或執行其他運輸任務。
“蝗蟲”(10)自行榴彈炮的炮塔正在卸除卸除炮塔後的“蝗蟲”(10)自行榴彈炮正在行軍,原型車的炮塔上安放了一門18/1式28倍口徑的105毫米輕型榴彈炮,投產後準備使用一門43式28倍口徑的105毫米輕型榴彈炮。它的五人乘員組受到10-30毫米厚的裝甲保護。原型車使用的是12缸、360馬力的馬巴赫Maybach HL90引擎,投產後準備替換為12缸的馬巴赫HL100引擎。底盤基本與“野蜂Hummel”自行榴彈炮的一樣。1942-43年間,克虜伯公司僅僅隻造了3輛原型車,取名為“蝗蟲”(10)自行榴彈炮。但是從未正式投產過。
正常狀態的“蝗蟲”(10)自行榴彈炮,同時克虜伯公司的競爭對手波爾舍公司也在德國埃森工廠Deutsche Eisenwerke製造出了一種類似的自行火炮,使用的是相同的底盤,裝備18/40/2式28倍口徑的105毫米輕型榴彈炮。斯柯達Skoda公司也有類似計劃,使用T-25中型坦克或VK 1602“豹式Leopard”樣車的改型作為底盤。最後還有一種用Pzkpfw V“豹式”坦克底盤發展“蝗蟲”(15)自行榴彈炮的計劃,但隻停留在了紙麵上。
試驗場上的,“蝗蟲”(10)自行榴彈炮,總的來說,整個“蝗蟲”(10)自行榴彈炮的計劃就是為了盡力給炮兵火力提供足夠的機動性,而且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擔負起固定火力點的角色。最終德軍還是選用了“野蜂Hummel”150毫米自行榴彈炮和“黃蜂Wespe”105毫米自行榴彈炮來承擔機動炮兵的任務,當然沒有移植可拆卸式炮塔的概念不免有一些遺憾。
性能參數
型號:克虜伯-古森公司波爾舍Borsig公司;
重量:23000千克、25000千克;
乘員人數:55;
引擎:馬巴赫Maybach HL90/12缸/264千瓦、馬巴赫Maybach HL90/12缸/264千瓦;
速度:45千米/小時、45千米/小時;
行程:路麵:300千米;
路麵:300千米;
車長:600米、680米;
車寬:300米、300米;
車高:300米、290米;
武器:105毫米leFH 18/1 L/28、105毫米leFH18/40/2 L/28;
彈藥:105毫米,60發、105毫米,80發;
裝甲厚度:戰鬥室正麵:30/20;
車體正麵:30/20;
炮塔正麵:30/30;
火炮防盾:30/弧形;
戰鬥室側麵:16/0;
車體側麵:16/0;
炮塔側麵:16/20;
戰鬥室後麵:16/20;
車體後麵:16/20;
炮塔後麵:16/25;
戰鬥室頂麵:10/90;
車體頂麵:10/90;
炮塔頂部:敞開戰鬥室正麵:30/20;
車體正麵:20/20;
炮塔正麵:10/25;
火炮擋板:10/0;
戰鬥室側麵:10/0;
車體側麵:20/0;
炮塔側麵:10/25;
戰鬥室後麵:10/10;
車體後麵:20/10;
炮塔後麵:10/12;
戰鬥室頂麵:10/90;
車體頂麵:10/90;
炮塔頂部: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