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3式107毫米火箭筒(2 / 2)

操作簡便

標準的107毫米火箭炮采用12發聯裝,發射速度快,重新裝彈時間短,火力突然猛烈,是攻擊近距離目標的精良武器。

與美國和蘇聯的現役火箭彈不同,107毫米火箭彈飛行穩定采用渦輪旋轉方式。火箭彈的中心線都偏轉一個小角度,火箭點火後,燃氣一麵推動火箭彈前進,同時推動火箭彈像普通線膛炮的炮彈那樣自轉,以此保證炮彈飛行中的穩定,必要時,107毫米炮彈可以不需要發射裝置,直接放在地上,瞄準後用幾節普通電池和兩根普通鐵絲或導線就可以發射。

一般而言,簡易發射時目標距離1000-1500米效果較好。更有甚者,曾經有報道說阿富汗人用石頭把107毫米火箭彈的後蓋砸掉,在地上擺成一排,然後用火直接點燃發射。

如果希望簡易發射的火箭彈能精確的擊中目標,最好現在地上構築一個堅實的土石發射台,台上放置火箭彈的平麵要平整,平麵長度需接近火箭彈的長度,以保證火箭彈起飛時的穩定。

當然107毫米火箭彈也可以放在建築物窗口、汽車頂棚等各種地方發射,但無論如何發射,發射者均需注意避開發射時火箭發動機的尾氣傷害。

107火箭彈的殼體上有一條與火箭彈飛行方向一致的白色標線,用於簡易發射時瞄準。同時廠家為107火箭彈準備了一個極輕便的卡尺式瞄準具,上麵有距離和方位刻度,把它卡在火箭彈上與白色標線對齊,“三點一線”精確瞄準,就可以在簡易發射時保證實射擊精度。

靈活自如

越戰期間,越南和柬埔寨的遊擊隊大量用中國107火箭炮襲擊美軍掛念目標。1972年8月1日淩晨1時,越南特工174營用4門單管、兩門12管火箭炮突襲美軍空軍基地邊和機場。當時秘密運送到機場外圍的107火箭炮,從6個不同的方向向美軍陣地同時開火,250發火箭彈將整個機場炸成一片火海。

共擊毀包括B-52重型轟炸機在內的74架美機,斃傷美軍上千人,數個儲油罐爆炸起火,一個炮兵陣地和一個通信中心也被摧毀。

直到戰爭結束,該基地也未能完全恢複原狀。此次炮擊給美軍造成的戰機和人員損失,遠遠超過後來的整個海灣戰爭。當時,越軍也裝備蘇聯140毫米火箭炮和“冰雹”式122毫米火箭炮。

122毫米火箭炮15公裏的射程超過107毫米火箭炮,但射擊偏差有時達到數百米。更重要的是,蘇聯的這兩種火箭炮重量和長度均過大,不適合遊擊隊和特種部隊使用。

提起蘇軍入侵阿富汗之戰,美國人始終認為是美國提供的“毒刺”導彈使阿富汗遊擊隊贏得了戰爭,但蘇軍指揮管坦言,遊擊隊在阿富汗山區對蘇軍補給運輸隊頻繁的伏擊,才是迫使蘇軍撤出的真正原因。

在這些伏擊作戰中,往往是由107火箭炮的呼嘯聲拉開序幕的,猛烈的炮擊過後,由坦克裝甲車護衛的蘇軍運輸隊已是人仰馬翻。

今天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當年遺留下來的107火箭炮依然是戰果輝煌。實例證明,由於107火箭炮射程遠,襲擊者可在安全地帶從容發射,等美軍找到火箭發射地點,襲擊者早已轉移。如果有意消除發射地點痕跡,那麼連發射地點都很難找到。

美國駐阿富汗軍方發言人可拉特上校稱,2002年10月9日,美軍特種部隊在距離阿富汗東部賈拉拉巴德東北160公裏處的阿薩巴達遭到一枚107火箭彈的襲擊。他說:“不幸的是我們無法找到這枚火箭的嫌疑人所在位置,但是可以確定是,這枚火箭彈的目標是美軍。”

基本數據

口徑:107毫米;

行軍狀態全重:385千克;

戰鬥狀態全重:613千克;

行軍狀態長:2600毫米;

行軍狀態寬:1400毫米;

行軍狀態高:1100毫米;

定向器長:900毫米;

全彈重:188千克;

初速:314米/秒;

最大飛行速度:372米/秒;

最大射程:8500米;

發射間隔06-08秒;

高低射界:0度-60度;

方向射界:左右15各度;

炮班人數: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