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複仇級戰列艦
簡述
複仇級戰列艦是英國海軍建造的一種戰列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德兩國海軍圍繞建造無畏艦展開海軍軍備競賽。英國海軍為回應德國建造巴伐利亞級戰列艦,1913年預算批準建造複仇級戰列艦(艦名首字母均為R,也稱R級,實際建成5艘,兩艘艦的建造計劃被取消後,其預算被變更用於建造聲望級戰列巡洋艦。
複仇級戰列艦同級艦5艘:複仇號、決心號、拉米利斯號、君權號、皇家橡樹號。
複仇級是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的改進型,基本布局與武備與伊麗莎白女王級基本相同,艦體長度縮短,防護略有改進,采用單煙囪,這是外觀上與伊麗莎白女王級最明顯的區別。
出於對戰時石油供應的擔憂,動力係統在設計階段放棄燃油型鍋爐改回燃煤型鍋爐,遭到1914年重新擔任海務大臣的約翰·阿巴斯諾特·費舍爾強烈反對,雖然重新修改,但鍋爐艙空間設計狹窄,主機功率下降,致使航速相對伊麗莎白女王級減低。複仇級戰列艦整體性能不如伊麗莎白女王級。拉米利斯號在建造過程中艦體兩舷首次安裝了附加防魚雷凸出隔艙。
服役經曆
複仇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相繼服役,複仇號、皇家橡樹號參加了日德蘭海戰。由於航速的限製以及經費的限製,複仇級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隻進行了小規模的改裝。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複仇級戰列艦多用於執行輔助性任務。
1939年10月皇家橡樹號在斯卡帕灣錨地被潛入的德國U47號潛艇擊沉。1942年複仇級編入英國海軍東方艦隊抵禦日本海軍在印度洋的發動的攻勢。拉米利斯號在馬達加斯加島遭日本微型潛艇攻擊而擱淺,後被修複。
1944年由於戰爭局勢緩和複仇級轉為預備役。君權號1944年租借給蘇聯,1949年歸還英國。戰爭結束後複仇級戰列艦於1948年-1949年相繼退役解體。
各艦概況
複仇號
開工日期:1913年12月22日,下水日期:1915年5月29日,完工日期:1916年3月。建造船廠:維克斯船廠。1918年11月5日與坎帕尼亞水上飛機母艦相撞。1944年退出現役,1948年9月出售解體。
決心號
開工日期:1913年12月29日,下水日期:1915年1月14日,完工日期:1916年12月。建造船廠:帕爾莫船廠。1944年退出現役,1948年5月出售解體。
拉米利斯號
開工日期:1913年11月12日,下水日期:1916年9月12日,完工日期:1917年9月,建造船廠:彼得莫·坎貝爾·萊德船廠。1944年退出現役,1948年3月20日出售解體。
君權號
開工日期:1914年1月15日,下水日期:1915年4月29日,完工日期:1916年5月。建造船廠:樸次茅斯船廠。1944年退出現役,1944年5月30日租借給蘇聯海軍,改名“阿爾汗格爾斯克”號,1949年2月9日歸還英國。1949年4月5日出售解體。
皇家橡樹號
開工日期:1914年1月15日,下水日期:1914年11月17日,完工日期:1916年5月。建造船廠:達文波特船廠。1939年10月14日在斯卡帕灣錨地被德國潛艇U47號發射的3枚魚雷擊沉,833人陣亡。
性能數據
正常排水量:28150噸,滿載排水量:31500噸(改裝後滿載排水量:33500噸);尺寸:長1903米,寬27米(改裝後312米),吃水92米。
動力:18台鍋爐,4台蒸氣輪機,主機功率40000馬力,航速:215節;續航力:7500海裏/125節,2400海裏/21節。
武備:8門雙聯裝275毫米/42倍口徑主炮;14門150毫米/45倍口徑副炮;2門76毫米炮;水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4,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裝40毫米和20毫米高射炮。
裝甲:側舷裝甲帶325毫米;主甲板75~25毫米;炮塔325毫米,(頂部)1125毫米,炮座250毫米;司令塔275。艦員:9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