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枸杞子
枸杞子性平,味甘,有補肝腎、益精血、明目之功效。古醫書認為記載枸杞味重而純,故能補陰,陰中有陽,故能補氣。所以滋陰而不致陰衰,助陽而能使陽旺。
古代很多長壽之人都善用枸杞子,現代也有不少人喜歡用枸杞泡酒。中醫認為,枸杞酒可以“補虛,去勞熱,長肌肉,益顏色,肥健人,治肝虛衝感下淚”。
〇西紅柿
西紅柿又稱番茄、愛情果等,它既是菜中的佳蔬,又是果中的美品。西紅柿性微寒,味甘、酸,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平肝涼血、健胃消食的功效。吃西紅柿,有助於改善發熱煩渴、口幹舌燥、牙齦出血、胃熱口苦、虛火上升等症狀。
西紅柿中大量的維生素C,不僅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的作用,還可補血養血、降低血壓,對高血壓、貧血、頭暈、腎髒病患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功效。
〇花生
花生又名落花生、地果等。花生能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稱其為“長生果”。
花生具有兌澤之氣,主要體現在花生的紅衣上,所以吃花生一定不要丟掉花生衣。花生還有坎水之性,對脾胃有補益作用。
花生性平,味甘,具有潤肺和胃、祛痰止血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
《藥性考》認為,“食用花生養胃醒脾,滑腸潤燥”。花生有健脾和胃,潤肺止咳,滋養調氣,消腫止血,補血等功效,適用於久咳不止、產後少乳、慢性胃炎、慢性腎炎等症。
花生中含有的維生素K有止血、凝血的作用,“花生的紅衣”止血作用比花生更是高出幾十倍,對出血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可使受損害的肝髒得到修複和保護。
小貼士
人體的“長壽穴”
人體有兩個“長壽穴”:“湧泉穴”和“足三裏穴”。常按這兩個穴位可以使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湧泉穴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經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筋壯骨之功。
足三裏穴位於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五指朝下,中指盡處便是此穴。
足三裏穴是胃經的要穴。長按此穴,不但能補脾健胃,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還能消除疲勞。
養好肝,讓生命之樹長青
肝髒是人體內非常重要的器官,是人體的常青樹。按《易經》推理,肝屬於巽卦。
肝髒有什麼功用呢?
1.主疏泄
春暖花開的時節,有些人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種種不適症狀,比如,莫名其妙地抽筋、頭暈眼花、**脹痛、肩膀酸痛等。一些舊病,如高血壓、胃潰瘍也容易複發。這是為什麼呢?中醫認為肝主疏泄,意思是說肝對人體之氣具有疏通發泄、通達順暢的作用,這主要是因為肝氣生發、主升的生理特性決定的。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體內氣機則調暢,氣血和調,經絡通利,各髒腑組織器官也會平和、正常的活動。
2.主藏血
主藏血是指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肝髒的這種功能跟人體各部分的生理活動密切相關。如果肝髒有病,藏血功能就會出現失常,這不僅會引起血虛或出血,還會使身體的其他部位因血液滋養不足而出現病變。
3.肝膽相照
中醫認為,肝為髒,屬陰,主裏;膽為腑,屬陽,主表。
肝膽相通,同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直接控製和調節膽汁的分泌和排泄。肝疏泄正常,膽汁的排泄也就正常,相反,膽汁會鬱結體內,致使肝膽同病,出現消化吸收方麵的病變。可見,如果肝膽相照,身體的疏泄就會暢達,自然百病不侵了。
4.在體合筋
肝主筋。筋的活動有賴於肝血的滋養。肝血虛了,就不能給筋提供足夠的血氣,筋也就不能正常發揮其管理關節的作用,身體就會出現抽筋。“在體合筋,在華其爪。”肝血充足,指甲也會紅潤、堅韌;肝血不足,指甲就會枯槁、軟薄,凹陷變形。
5.在誌為怒
肝氣主要體現肝的剛強之性,有的人特別容易急躁暴怒,那是肝氣太過的原因。有的人肝髒陰血不足,陽氣升泄太過,稍有刺激,也容易發怒。
6.在液為淚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淚從眼出,如果肝髒陰血不足,眼睛就會幹澀疼痛,這實際是淚液分泌不足的原因;在肝經濕熱等情況下,眼睛很容易出現迎風流淚、眼睛腫痛等症狀。
7.其華在爪
爪,包括手指甲和腳趾甲。如果一個人的肝血很充足,那麼,他的指甲則堅韌明亮,紅潤光澤;如果他的肝血不足,指甲則軟薄,還易脆裂、變形。
8.在竅為目
肝的經脈上聯雙目,所以人的視力的好壞多有賴於肝氣之疏泄和肝血之營養,如果想擁有一雙明亮有神的眼睛,最根本的就是要好好養護肝髒。
髒腑之中,肝與膽關係最密切,它們一陰一陽,互為表裏。我們常說“肝膽相照”就是這個原因。
貯藏在膽腑的膽汁,在肝的疏泄作用下,排入腸道,促進食物消化。如果肝功能失常,膽汁的分泌與排泄就會受阻,不能進入腸道,脾胃的消化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出現厭食、腹脹、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不能進入腸道的膽汁在腑髒中亂竄,最後必然會外溢到肌膚,就會出現眼睛發黃、身體發黃、小便發黃等症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黃疸症。
有的人經常吐苦水,有的人總是口苦,這時因為膽氣以下降為順,如果氣機上逆,就會出現這種現象。肝對人來說如此重要,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肝髒,下麵是幾種補肝的食物。
〇雞
雞屬巽卦,人體之中,肝屬巽卦,所以,雞對肝有補益作用。中醫常常把雞入藥治療頑症。
雞肉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益精填髓的功效。《本草綱目》認為,雞肉可補虛、祛邪,有補益作用。
雞肉還有益五髒、補虛損、健脾胃、強筋骨,活血調經,對於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的患者有顯著的食療效果。
雞的種類很多,各有不同的作用。
黃雄雞——味甘、酸、鹹,性平,無毒。用於消渴、小便頻數、泄瀉痢疾、益氣補陽、五髒虛損、肢體乏力,填精補髓。適宜產後服用。
《本草綱目》還專門記載了一個產婦的食療方,就是把一隻黃雌雞處理幹淨後,把3枚生百合和一些生米放到雞的肚子裏,把口縫合,然後放入鍋中加入調味料煮熟,最後再打開雞的腹部,取出百合、米飯,和著汁、肉一起吃,對產婦特別好。
烏骨雞肉——味甘,性平,無毒。可補虛強身,治療消渴、心腹疼痛,以及一切虛損病。
烏骨雞是婦科病的克星。女士有白帶不正常等疾病時,用白果、蓮肉、江米各5錢、胡椒1錢,裝在烏骨雞的肚子裏,煮熱後空腹吃,效果也比吃藥好。
〇蕎麥
蕎麥屬於巽卦,特別補肝。
《本草綱目》中說蕎麥“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煉五髒滓穢。作飯食,壓丹食毒,甚良”。
蕎麥含有磷、鈣、鐵及氨基酸、脂肪酸、亞油酸、多種維生素,是心髒病、高血壓病、糖尿病患者首選的食品之一。
古今中外人士都很重視蕎麥的食療價值,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已把蕎麥食品奉為上等食品。
蕎麥是降血脂的佳品。蕎麥麵粉對於高血脂有較好的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對於脂肪肝也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〇三七
三七同時得巽卦和坤卦之氣,屬於坤卦,其根、莖入藥,可以補脾益肝。
我們一般人每天用三七的花來泡水喝。
假如有心律不齊、胸悶、心前區刺痛、頻發性早搏等症狀,每天用三七花泡茶喝,十分靈驗。三七花在一般的中藥店都可以買到,可以買些,自己來泡,每次取3-5克,用開水衝泡後就可以飲用了。簡便易行,不妨試用。
小貼士
養生要和調髒腑
人是以五髒為中心的統一體,髒腑是人體的核心,養生的目的之一,是使五髒六腑的功能和調,以完成各自的任務,特別是注意保養腎氣、胃氣,因為二者:一是先天之本,一是後天之本。
從《易經》的字裏行間,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創作《易經》的聖人對動物是多麼了解,《易經》包羅萬象,胸懷宏大,容納萬事萬物,同時也從萬事萬物中學**結。動物是天生的養生家,現代人應該向它們學習什麼呢?
動物是人類最好的老師
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養生,越來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但是,我們並不知道怎樣養生,或者無意中在錯誤的養生路上越走越遠,結果,我們不但沒有達到健康身體的初衷,反而因為不正確的養生方式,而在健康方麵給自己製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我們可以從《易經》中感受到,先人在創作這部偉大著作的時候,曾經在動物身上汲取了多少智慧。
在養生方麵,我們其實應該多像動物學習,因為在養生方麵,動物們有時顯得比我們高明很多。
我們從《後漢書·華佗傳》中知道,他“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我們還知道華佗發明了“五禽戲”,並且身體力行。後人根據華佗的發明,加以實踐,也得出了不少寶貴的養生經驗。
我們應該向動物學什麼呢?
從飲食習慣上看,動物的生活習慣與我們人類完全不同,我們從來沒聽說過要給動物補充什麼維生素A、B、C、D、E,也沒聽說過要給它們補充鐵、鈣、鎂,更沒有聽說它們有什麼可以補鋅的飲料……但是,我們來看看那些大猩猩,它們的體格一個比一個強壯,它們很會吃,天生就知道飲食養生的秘訣。動物學家通過觀察大猩猩的“夥食”知道,大猩猩的飲食非常豐富,平均每天能吃到15種以上的食物,最多時甚至超過30種。什麼樹葉呀,筍呀,野菜呀,無花果呀、堅果呀,還會搭配白蟻、小昆蟲等肉類。你看,黑猩猩的“營養菜單”多豐富。現代營養學家建議“人一天應食用30種左右的食物”,這正和大猩猩這種“多樣化飲食”不謀而合。
從精神調節上看,我們也應該向動物學習。現代人不斷受到日益加大的來自生活、工作方麵的重重壓力,很容易產生情緒問題,生悶氣、精神長期緊張得不到放鬆、情緒壓抑無法釋放、苦悶、悲觀……也有的人總要爭個你輸我贏,最後弄得兩敗俱傷……於是,各種各樣的與心情有關的疾病出來了,甚至奪走很多正值風華的生命。研究證明,壞情緒是癌症的催化劑。
研究證明,美好的心情在解除生理上的疲憊和痛楚的作用上要比良藥更有效。在保持好心情方麵,動物們十分有資格做我們的老師。
動物油愛打鬥的天性,但動物打鬥也講分寸,特別是同種動物之間的攻擊,很少往死裏打。通常情況是,隻要一方用行為表示出“我認輸”或“我放棄”,另一方就會平靜下來,認輸方走開,雙方戰鬥停止,和平又降臨了!
這多有意思,難道我們聰明的人類就做不到這一點嗎?不是我們做不到,是我們內心的牽絆太多,有太多的東西我們舍不得放下——各種利益、名譽,等等。放不下的太多,我們的心被裝得滿滿的,沒有空隙,總會被鼓脹的。
動物天生就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向動物學習吧。在緊張繁忙的生活裏,不時地找出一些空閑,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動物們是怎樣生活的,怎樣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就算在家裏,不妨換掉毫無意義的肥皂劇,多看看《動物世界》,讓心靈遠離塵世的喧囂,和動物一起感受自然地奧秘。
小貼士 晃腰可健腎
自然端坐,雙手叉腰,自然呼吸,緩慢向左晃動腰身36次,再向右晃動36次,晃動時劃大圈,頭部亦隨之而緩慢晃動,一般早晚各練一次。此法對老年人尿頻、尿滴瀝不暢等症狀有明顯的改善。
仿生運動,健身祛病
什麼是仿生養生?仿照動物的養生方法進行養生,就叫仿生養生。古代很多養生家都注意向動物學習養生方法,習其之長,補己之短,從中悟出了許多養生道理。
大自然講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大自然中千千萬萬種生物都在為求生存而進行激烈的競爭。大自然的生存法則就如大浪淘沙般,留下的都是強者。於是,在殘酷的競爭中,各種生物不得不練就一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本領,這些本領也就成了它們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絕招。我們人類與動物有相通之處,通過模仿練習這些動物的絕招,可以達到健身祛病的功效。
仿貓拱腰:
每天早晨醒來以後,趴在床上,雙手撐開,雙腿合攏伸直,臀部噘起,像貓兒拱起脊梁那樣用力拱腰,再放下高翹的臀部。反複十幾次,有利於促進全身氣血流暢,防治腰酸背痛等疾病。
仿貓打盹:
貓比較喜歡夜行,白天常常會在太陽下打盹,以此來補充夜間活動造成的睡眠不足。我們在白天也可以利用空閑時間打個盹,這樣能幫助我們恢複精力,克服疲乏。
小狗搖頭:
現代辦公室一族患上頸椎病的很多,不妨向小狗學學搖頭動作。兩手伸開,頭學小狗擺搖數次,然後左右旋轉。可以鍛煉頸椎,改善頭腦血供,有健腦明目之效。
仿狗行走:
經常伏案人士,不妨學一學狗走路的樣子。身體四肢著地,右手和左腳、左手和右腳一起伸出去移動身體前行。每天堅持這樣走20步,可以防治由於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引起的腰痛、胃下垂、痔瘡及下肢腫脹等毛病。
仿蝗蹺腿:
這個動作適合女士來做。將身體俯臥,雙肘彎曲,雙手貼在胸部下方的床鋪上。上身仰起,雙腳並攏盡量抬高,緩慢進行3次腹式呼吸。可以刺激與**、卵巢有關的神經,對治療女性的痛經、月經紊亂和婦女貧血有很好的效果。
猴子探花:
猴子精靈敏捷,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學學猴子探花,對辦公室人士鍛煉眼睛有好處。右手右腿高高舉起,左手彎向後腰,左右旋轉做探視動作。此法可練眼睛。煉的時間長了,會腦靈目明。對各種眼部疾病、頸椎病、腦動脈硬化效果最好。
仿牛輾轉:
若想鍛煉肌肉力量,可采用此法。仰臥,兩腿並擾,兩臂屈肘(掌心撐地)放在腰側。兩掌蹬地,直臂撐起上體,腹部挺凸(與胸部連成水麵);腳踵撐地,兩眼平視腳趾;兩手掌撐著地麵,順時針方向環繞旋轉(腳踵不可離移走動),狀似“老牛”在磨坊中碾軋米穀;順、逆方麵重複5-6次。
仿駝瑜伽:
瑜伽師一種很好的鍛煉方式,仿駱駝做瑜伽,效果更好。雙手置於腰間,雙膝跪地,將上身慢慢地向後仰,感覺快要支撐不住時,就用雙手握住雙腳的踝部。保持這種後仰姿勢,以腹式呼吸重複3次。這個姿勢可以使大腿和腹部的肌肉得到充分運動,對防止脂肪沉積、肥胖、便秘很有效果。
小貼士
刺激手掌有益健康
手掌與大腦密切相關。當內髒發生異常變化時,這種信息就會以相同的速度傳送到大腦和手掌。因此,我們可以用刺激手掌的方法來加強內髒功能,方法很簡單。
用毛刷子刺激手掌:輕輕叩擊2至3分鍾,可以增強肝髒的解酒功能。毛刷以豬毛刷子為好。
用牙簽刺激手掌:牙簽10根用橡皮筋紮成一束,時間不宜過長,刺激也不能太強烈,以免損傷皮膚。
龜蛇長壽的啟示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大政治家曹操的那首《龜雖壽》: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詩中說,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螣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人的壽命長短,不隻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隻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
為什麼人們喜歡以龜蛇比喻人的壽命呢?人們之所以對龜蛇表現出如此濃厚的興趣,與這兩種動物一直被人們視為“神物”有很大的關係。
在人們的心中,龜蛇是長壽的“靈物”。人們認為龜的壽命有一萬年,因此,人們總是稱呼龜為“萬年龜”。
龜蛇各有自己的長壽奧秘。用比較人性化的語言來說就是,龜安分守己、謹護自身,對世間紛爭不予理會,你進我退,你攻我守,從不與人爭高下。另外,烏龜動作緩慢,呼吸沉長也是它長壽的重要原因。
據說,東晉時期,有一個叫宋益的人,為尋訪養生道場,來到湖北黃梅縣,見西山“老田山秀而麗,水清見底,四圍寂靜,樹木蔭翳”,就決定在此地宣揚長壽秘訣,教人行氣導引,修煉養生大法。
他終日盤坐在岩石上,吸氣飲露。岩石下有一深潭。有一天,宋益依然坐在潭邊的大石上練功,突然從水潭裏鑽出一隻大烏龜,大烏龜浮在水麵上,嗚咽嗚咽地吐納,以後每天如此。
宋益頓時大悟。烏龜的嗚咽吐納之功,就是在餐日月之精華,吸天地之靈氣,所以烏龜會長壽。從此,他每天早晚都模仿大龜吐納行氣,仿效烏**部伸縮,果真成效顯著。宋益說:“氣流則行和,氣滯則行病。導引之法,以行元氣,氣治而延年也。”
現代科學證明,烏龜生存能力極強,從古至今,烏龜是壽命最長的動物之一。古人羨慕烏龜長壽,就模仿它的呼吸方法創造了一種叫“龜息”的養生之法。
人到老年,肺的功能就會有所減弱,經常練習烏龜的吐納之效可以改善肺的通氣量,達到深呼吸不能達到的作用。而且,這種方法可伸長經常處於壓縮狀態的脊柱,對一些脊柱病有預防作用。
蛇是一種無足的爬行動物。主要靠身體的左右擺動向前爬行。蛇春出冬藏,每到冬天便開始進行冬眠,靜臥不動。驚蟄一過,蛇便開始退殼出洞。蛇用睡眠來減少能量消耗,保持體能。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冬眠是蛇的一種養生秘訣。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如果有一個晚上沒有睡覺,或者沒睡好,以後睡多少天都覺得睡不夠,身體恢複不了。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一夕不臥,百日不複”。養生,當以睡眠為第一。睡眠可以複原精神,培養元氣,睡眠還能健脾益胃,強筋壯骨。
《黃帝內經》說:“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寐。”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睡眠是養精蓄銳、儲養陽氣的唯一方式。
在中醫看來,睡眠是人體陰陽得以協調的過程,人在睡眠過程中,人的精、氣、神得以保藏和補充,機體的精氣內守於五髒,身體處於休息狀態,氣血流動比較緩慢,代謝過程也隨之變慢,身體又恢複到平衡狀態。所以,一日之中,要陰陽調和,起居有常,睡眠是人類必不可少的一種休息養生方式。這也是蛇的冬眠給我們的一些有益啟示。
小貼士
團身滾動治腰痛
患者仰臥在硬板床上,兩腿屈膝貼腹,雙手抱緊膝部,腰部肌肉放鬆,然後兩腿用力下壓,同時低頭、含胸、團身,在兩腿下壓的作用下,使上體抬起,當抬到一定高度時,上體再向後傾倒還原成原來姿勢。每天做2~3組,每組30~40次。
在團身滾動過程中,由於腰部肌肉受到有節奏的震顫和拉伸,使肌肉得到放鬆,加之腰部與床反複接觸和滾動摩擦,也起到了按摩腰肌的作用,從而促進了腰肌的血液循環。
學一學華佗的五禽戲
健身五禽操,
虎鹿熊猿鳥,
形神兼具備,
長練永不老。
華佗是我國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養生家。他不但精通醫術,而且一生鍾情於各種養生之術,通曉許多養生術數。他在總結自己和前人強身健體經驗的基礎上,創編了著名的醫療保健體操——“五禽戲”。
東漢末年,各種疾病肆意泛濫,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一些庸醫巫婆就趁機利用封建迷信來招搖撞騙,他們說人之所以得病,是因為衝撞了鬼或觸犯了神,要求仙討藥,才能解除身體的痛苦。結果,人們不但病未治好,反而不少人被折磨致死。
華佗極力抵製騙術邪說,並且勇於探索,敢於實踐。
有一次,他因為不慎著涼得了感冒,雖然他知道應該服什麼藥進行治療,但卻沒有服藥,而是大膽地在自己身上采用練身療法。華佗開始先做一些比較輕微緩慢的動作,然後做一些全身性的運動,最後再進行一些跳躍、攀登、爬越等劇烈運動。不一會兒,就出了一身的透汗,出汗後,身體立即感到十分輕快,不久感冒果真治好了。
從那以後,他用此法為一些病人治療均收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他還用其他的身體鍛煉方法為頭暈目眩的病人進行治療,結果都取得了效果都很理想。華佗認為,適當的身體鍛煉是可以健身祛病、益壽延年的。
華佗認為人應該經常進行身體鍛煉,所謂“戶樞不蠹,流水不腐”。經常活動,就能使消化係統增強,血脈暢通,人自然就不容易生病了。
華佗不但積極倡導各種運動,而且身體力行,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鍛煉。他每天早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室外進行體育健身鍛煉,伸伸胳膊,踢踢腿,彎彎腰肢,扭扭脖子,使全身各部關節都得到運動,天長日久,便感到身輕氣爽,精力充沛。
每當外出治病或上山采藥,華佗都要爬好多山路,但他從沒把爬山當成一種負擔,反而把它看做是鍛煉身體的好機會。尤其是進山采藥,爬陡崖,攀峭壁,風吹雨淋,本來是很辛苦的,但華佗把這些當成是健身、防病的法寶。所以,即使已年過半百,依然身體健壯,精力旺盛,許多人都說他是“仙人”在世。
華佗發明的五禽戲,分別是虎戲、鹿戲、熊戲、猿戲和鳥戲,每戲分兩個動作,為左式、右式。每種動作都是左右對稱地各做一次,並配合氣息調理。
它是一種外動內靜、動中求靜、動靜兼備、有剛有柔、剛柔並濟、練內練外、內外兼練的仿生功法。
其基本內容和方法如下:
一、虎戲
腳後跟靠攏成立正姿勢,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兩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腳虛步,腳掌點地、靠於右腳內踝處,同時兩掌握拳提至腰兩側,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腳向左前方斜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重心坐於右腿,左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兩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後,抬至口前兩拳相對翻轉變掌向前按出,高與胸齊,掌心向前,兩掌虎口相對,眼看左手。
(二)右式
1.左腳向前邁出半步,右腳隨之跟至左腳內踝處,重心坐於左腿,右腳掌虛步點地,兩腿屈膝,同時兩掌變拳撤至腰兩側,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與左式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反複左右虎撲,次數不限。
二、鹿戲
身體自然直立,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右腿屈膝,身體後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腳虛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於左肘內側,右手掌心向左。
2.兩臂在身前同時逆時針方向旋轉,左手繞環較右手大些,同時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時針方向旋轉,久而久之,過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旋轉帶動兩臂的旋轉。
(二)右式動作與左式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繞環旋轉方向亦有順逆不同。
三、熊戲
此圖為古人繪製的華佗五禽戲(修圖)
身體自然站立,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先右腿屈膝,身體微向右轉,同時右肩向前下晃動、右臂亦隨之下沉,左肩則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後左腿屈膝,其餘動作與上左右相反。如此反複晃動,次數不限。
四、猿戲
腳跟靠攏成立正姿勢,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兩腿屈膝,左腳向前輕靈邁出,同時左手沿胸前至口平處向前如取物樣探出,將達終點時,手掌撮攏成鉤手,手腕自然下垂。
2.右腳向前輕靈邁出,左腳隨至右腳內踝處,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右手沿胸前至口平處時向前如取物樣探出,將達終點時,手掌撮攏成鉤手,左手同時收至左肋下。
3.左腳向後退步,右腳隨之退至左腳內踝處,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左手沿胸前至口平處向前如取物樣探出,最終成為鉤手,右手同時收回至右肋下。
(二)右式動作與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五、鳥戲
兩腳平行站立,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腳尖虛點地,同時兩臂慢慢從身前抬起,掌心向上,與肩平時兩臂向左右側方舉起,隨之深吸氣。
2.右腳前進與左腳相並,兩臂自側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時下蹲,兩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隨之深呼氣。
(二)右式同左式,唯左右相反。
五禽戲鍛煉要做到:全身放鬆,意守丹田,呼吸均勻,形神合一。練熊戲時要在沉穩之中寓有輕靈,將其剽悍之性表現出來;練虎戲時要表現出威武勇猛的神態,柔中有剛,剛中有柔;練猿戲時要仿效猿敏捷靈活之性;練鹿戲時要體現其靜謐恬然之態;練鳥戲時要表現其展翅淩雲之勢,方可融形神為一體。常練五禽之戲,可活動腰肢關節,壯腰健腎,疏肝健脾,補益心肺,從而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練五禽戲時要全身放鬆,意守丹田,呼吸均勻,而且練五禽戲,不僅要求形似,更要求神似。練虎戲時要表現得像虎一樣勇猛矯捷,柔中帶剛,剛中有柔;練鹿戲時要體現出鹿的輕靈快捷;練熊戲時要將熊的沉穩有力表現出來;練猿戲時要表現出猿的敏捷靈活;練鳥戲時要表現其輕靈飄逸之勢。
常練五禽之戲,可活動腰肢關節,壯腰健腎,疏肝健脾,補益心肺,還能手使足靈活,血脈通暢,最終達到防病祛病的目的。據說他的學生吳普桑練五禽戲強身,活到了90歲依然是耳聰目明,齒發堅固。
小貼士
跳繩健身好處多
跳繩時,上下肢不停地交替運動,會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環加速,肺活量增大,使人體的代謝功能、心肺功能、人體協調性、靈敏性都得到改善。跳繩時,手握繩頭不斷地快速旋轉,可充分刺激手指、手掌的穴位,對腦垂體發生刺激作用,從而提高人的思維想象能力。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認,跳跳繩,可消除緊張造成的腦疲勞。
冬藏、向陽、善變——植物的啟示
養生,動物是我們最好的老師。除了動物,植物也是我們養生的好老師。
我們經常可以看見已有百年高齡的參天古樹,仍然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即使是路邊最不起眼的小草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們還知道向日葵開花時,那美麗的花兒總是向著太陽。植物生長在自然中,有那麼頑強的生命力,是因為它們懂得如何“養生”,如何保護自己。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向植物學習什麼呢?學習它的冬藏、學習它總是向著太陽,學習它根據四季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狀態。
學植物冬藏
每到秋天,大多數植物開始枯萎,樹葉紛紛落下,等到冬天,剩下的隻是一棵棵光禿禿的樹幹,給人的感覺是那麼的蕭條,淒涼。但第二年春風吹拂大地的時候,樹木又煥發生機了。
我們要借鑒植物冬藏的習性,冬天千萬不要耗散陽氣太過,以便節能養生。
冬三月是潛伏守藏的季節,這個季節養生要注意不要擾動陽氣,每天早早睡覺晚點起床,最好是等太陽出來後再起床。避開生寒的東西,多到一些溫暖的地方去,注意不要讓皮膚出汗,這樣會損耗陽氣。
學植物總是向著太陽
向日葵總是麵朝著太陽生長,總是喜歡在陽光的照耀下讓花兒開得更燦爛,孕育飽滿充實的果實。
太陽給大地送來了溫暖,也給人送來各種能量。多曬曬太陽對人來說也是很有好處的,尤其是老人和兒童,處於這兩個時期的人,骨質比較疏鬆,多曬曬太陽可以強壯骨骼,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提高造血功能等。
對我們來說,曬太陽並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什麼時候的太陽都適合我們出來曬。曬太陽最好選擇在上午10點前以及下午3點後這兩個“黃金時段”。而且曬太陽每天在30-60分鍾最為合適。注意,正午陽光比較強烈,紫外線輻射強,最好不要曬太陽,防止曬傷皮膚。
學植物應時而變
自然界中的植物總是春天發芽、夏天枝葉茂密、秋天落葉枯黃、冬天隻剩樹幹,他們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與自然和,按照陰陽消長的規律生存,這對人類養生是一個很好的提示。
養生也要按照大自然陰陽消長的變化規律,在不同的季節,采用不同的養生方法。
春天萬物勃發,風和日麗,人會不自覺地處於興奮狀態。猶如人的少年時代,充滿理想。
夏天,太陽的熱能達到最高,萬物靠著太陽的熱能迅速成長,這是一年當中生命力最旺盛的季節,萬物吐納生機,穀物吐穗,花朵開放,一切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生機和活力,這一時期,宛如生命中的青年時期,充滿激情。
當太陽慢慢收斂它的光芒,日子已到秋天,萬物結出果實。這一時期,宛如人生中年。中年,懂得秋風的深意,人生已到了回味的時候了。得與失,榮與辱,光榮與夢想,都經曆了,進入沉靜的內斂時期。
而冬天,是收藏的季節,是沉潛的季節。人生的智慧已日臻成熟。看落花流水,觀雲卷雲舒,一切都能看淡放下了。
人隻是千千萬萬生物中的一種,猶如滄海中的一滴水,雖然是高等動物,但很多時候,他的生存能力並不是自然界中最強的。不妨向植物學習,應時而變,活出各個生命階段的獨有韻味。
小貼士
養生“十二少”
南朝梁·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引《小有經》中說道:“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養生之都契也。”即意為:少思索、少念慮、少欲望、少事務、少講話、少歡笑、少憂愁、少逸樂、少狂喜、少發怒、少嗜好、少厭惡,實行這十二個“少”,是養生的總樞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