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靈樞·經脈篇》
縱橫交錯的經絡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人體聯絡、運輸和傳導的體係。經脈在人體深層,絡脈在人體表層,經脈包括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十二經筋、十二經別、十二皮部,通常所說的十二經脈由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組成。
手三陰經包括: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
手三陽經包括: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
足三陰經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足三陽經包括: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大陽膀胱經;
奇經八脈包括: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
絡脈由十五絡脈、孫絡、浮絡組成。
由此可見,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串通髒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調節體內各部分的通路。
利用人體經絡不僅可以看病,還可以治病,正如《黃帝內經》說:“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經絡不僅關乎健康,還關乎生死,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經絡學說是《黃帝內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中醫理論的核心組成部分,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經絡就沒有中醫。
《黃帝內經》認為,將人體各器官各組織聯絡成一個有機整體的正是經絡,它猶如一棵大樹的樹脈,貫通於根、莖、枝、葉之間,把整個生命組織成為一個巨大的網絡係統。
前麵我們介紹經脈主要包括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那它們二者之間又有何區別呢?從經絡的循行路徑來看,十二正經的每一條經脈都與髒腑對應,如五髒加上心包對應六腑,心經對應小腸經,肺經對應大腸經,脾經對應胃經,腎經對應膀胱經,肝經對應膽經,心包經對應三焦經。每一組的經絡都互為表裏,髒是裏腑是表,利用二者的關係,就可以治病。例如,髒經絡上的病可以通過腑經絡來治療;同理,腑經絡上的病也可以通過髒經絡來治療。比如肺有問題,有時我們可以按摩大腸經上的穴位來治療。
所謂的“正經”,這好比城市的交通主幹路一樣,十二經脈就是人體的氣血循行的主幹道。奇經八脈,是相對於正經而言,因為其顯得有些“雜亂無章”,既與髒腑沒有什麼直接的瓜葛,同時也沒有表裏的一一對應關係,所以,從形式上就不那麼整齊劃一,因此,也就在“奇”之列了。雖然其顯得“雜亂無章”,但其重要性卻不能忽略。
人體的奇經八脈
中國玄妙的經絡學說在世界醫學中獨樹一幟。人體的經絡猶如一棵枝葉縱橫、根須深紮的大樹,根與枝、葉與脈都是互相貫通、彼此影響的,所以必須保持經絡的暢通,才能使得全身的精氣神運轉無礙。
在人體交錯縱橫的經絡係統中,與十二正經有所不同的奇經八脈,它既不直屬於髒腑,也無表裏的配合關係,但所起的作用卻是舉足輕重,它交錯循行於十二經脈之間,把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經脈聯絡起來,達到統攝經脈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
奇經八脈,包括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督脈具有調節全身陽經經氣的作用,任脈具有調節全身諸陰經經氣的作用;衝脈與任、督脈以及足陽明、足少陰等經有聯係,故有“十二經之海”之稱,具有含蓄十二氣血的作用;帶脈則聯絡縱行軀幹部的諸條足經;陰、陽蹺脈主持陽動陰靜,掌管下肢的運動和睡眠起居。
此外,奇經八脈還對十二氣血有蓄積和澆灌的調節作用,當十二經脈及髒腑氣血充溢時,奇經八脈就起到儲蓄作用;當人體活動需要時,奇經八脈又有輸出供給的功用。
如果能夠把奇經八脈打通,那就猶如打通了人體所有的寶藏,周身氣血就會充溢暢通,精力充沛。很多修行者都很注意修煉奇經八脈。而自古以來,打通奇經八脈的方法也被視為秘笈,深藏不露。
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說:“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唯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八脈者先天之根,一氣之祖。”可見此八脈之重要。
在奇經八脈中,任、督二脈最為重要,因為二者統領全身的陰陽之氣。任脈在人體的前麵,屬於陰,任脈主導人體的手足六陰經,與全身所有的陰經相連,精、血、津、液都由其掌管,所以有“陰脈之海”之稱。督脈主導手足六陽經,具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有“陽脈之海”之稱。
如果打通了奇經八脈,那人的整個精神狀況就會達到一種超越的境界,達到“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的程度。那怎樣才能打通奇經八脈呢?需要先調節好十二經脈的氣機,隻有十二經脈的氣機充滿的時候,奇經八脈才能充溢旺盛,就像縱橫交錯的河道,支流漲滿後自然會流到主河道之中。那十二經脈的氣機又如何才能充滿呢?這就需要依靠修持的功夫了。
經絡養生十二法
經絡可以決定人之生死,既然如此重要,那怎樣使經絡暢通就是養生的重中之重了。
下麵一些通經活絡的方法不妨一試。
1.按壓小指尖端
小指所通經絡為手少陰心經。經常按壓小指尖端,對心髒的健康有利。如果胸悶、心慌、暈車,用力掐小指尖端,可以緩解不適。
2.按壓大拇指尖端
大拇指所通經絡為手太陰肺經。經常按壓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對於呼吸係統的健康有一定的作用。特別是秋季,經絡剛好運行到手太陰肺經,要多按壓,以利於呼吸係統的健康。此外,咳嗽時用力重掐拇指,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3.手掌中央
所通經絡為手厥陰心包經。經常按壓手掌中央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調理月經等都有一定的功效,也對心髒有益。
4.肩窩
所通經絡為手少陽三焦經。用力按壓此處,對全身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刺激大腦皮層、放鬆神經,改善頭痛、耳鳴等身體不適有一定的作用。
5.曲肘外側凹陷處
所通經絡為手太陽小腸經。經常按壓此處,對小腸保健、促進營養吸收有一定的作用,有貧血症的人經常按壓此處亦有作用。
6.鼻翼兩側
所通經絡為手陽明大腸經。輕輕按摩此處,對大腸健康有益,便秘或腹瀉時按壓此處會有一定的作用。
7.腳底中心
所通經絡為足少陰腎經。睡前按摩此處,可提高睡眠質量;清晨醒來按摩此處,可保持一天精力充沛。經常按摩,對泌尿和生殖係統健康有利。
8.腿伸直時膝蓋內側凹陷處
所通經絡為足太陰脾經。可以拇指按壓或熱敷,按壓時感到酸脹為宜,經常按壓可以調理脾髒功能,有助於增加食欲,促進消化和營養吸收。
9.大腿根部
所通經絡為足厥陰肝經。摩擦大腿根部直到發熱,對肝髒造血和排毒有益。
10.外眼角
所通經絡為足少陽膽經。以中指按壓外眼角,可以促進膽囊健康,還有明目的作用。
11.臀橫紋中央
所通經絡為足太陽膀胱經。按壓臀橫紋中央有利於膀胱健康,還可治療痔瘡、坐骨神經痛、便秘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