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記憶的種類(3 / 3)

(8)機械記憶

對記憶者來說,這是未能理解事物的本質特點或其內在聯係,單靠機械地重複而記住事物外部特點及外部聯係的記憶。也就是常說的“死記硬背”或“囫圇吞棗”式的記憶。從記憶的目的看,純粹機械記憶的東西,即使全部準確,其應用也是成問題的。從記憶效率看,它是完全從零開始、無所依托的記憶,因而其效率極低。

但是,也不能完全否定機械記憶的意義。比如,山脈的高度,河流的長度,曆史的年代……都需要用數字表示。這些數字固然與山脈、河流、曆史事件有關係,但數碼本身卻是一個一個孤零零的符號。這時,我們通常都是依靠機械重複,才能將它記住。而且,即使意義記憶的內容,常常還需要機械記憶來保證它的準確性。而對學生來說,一些暫時不理解的東西,先采用機械記憶將其記憶下來,作為知識儲備,也是必要的。由此可見,以意義記憶為主導,同時輔之以機械記憶,也是必不可少的。

(9)瞬時記憶

當客觀刺激物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時,人會立即產生感覺映像。但當刺激停止後,感覺並不立即消失,而是以某種形象的形式保留“一瞬間”。這就是瞬時記憶。最明顯的是視覺後像。電影就是利用人們的視覺後像才將本不連接的單個畫麵構成為五光十色、千姿百態,給人以動態感的藝術場景的。

根據研究,視覺的感覺記憶在1秒鍾以下,聽覺的感覺記憶在4—5秒鍾以下。瞬時記憶的特點是:其記憶的內容大多是形象的;其容量雖大但保持的時間很短,一般都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後很快就消失了,隻有少數出於特別強烈,或者與主體的需要有特殊、深刻的關係,它才能由一次性的瞬間轉入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例如,某件對自己最有意義的事,或某種特別危險的事物,雖其出現僅僅是短暫的瞬間,但可以留下終身不忘的映像。

瞬時記憶保持時間極短具有雙重的意義:如果對自己的生活、學習與工作有重要意義的內容,短時間就消失、丟掉(遺忘)了,那當然十分可惜!如果對自己的生活、學習與工作無重要意義的內容短時間就消失、丟掉(遺忘)了,那就應當看成一件好事!人腦記憶的潛力是無限的,但畢竟已開發、利用起來的神經細胞是有一定數量限製的。丟掉那些無用的東西,騰出神經細胞的空間,留作儲存真正有用的內容,不是更有意義嗎?假如我們每日每時都將所見所聞保持在頭腦裏,像路上所見的眾多不相識行人的麵孔、身材等等,通通都儲存在自己的記憶中,那麼,我們的頭腦就會像一座裝滿雜物的倉庫,一旦需要尋找某件有用物品時,會極難找到,或者需要存放貴重物品時,會沒有地方,所以,忘掉一些無意義的東西,即減輕記憶的負擔,也有積極的意義。

對人們有意義的事物,如學生學習的內容,一般都應高度關注即專心致誌,以便第一次感知時就留下深深的烙印,即由感覺記憶轉入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這當然是最理想的。盡管這不可能經常做到,但你不妨試一試,效果肯定會好!而更多未能一次性自動轉入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有用內容,則需采取複習的方法,才能獲得長期記憶的效果。

(10)短時記憶

從保持的時間說,幾秒鍾到1分鍾以內的都稱為短時記憶。就其功能而言,它是操作性的記憶,因為它所保持的內容都是服務於當前的操作,因此又被稱作工作記憶。學生的抄寫或臨摹,看老師做示範然後自己做體操動作等,都必須有短時記憶的保證才能完成。一般來說,如不經強化(重複、練習),它也就消失了。人們常常根據需要麵對短時記憶的某些內容進行強化,則短時記憶的內容即轉入長時記憶之中。

(11)長時記憶

指一分鍾以上,直到數日、數年乃至終生的記憶,其容量(理論上)是無限的。長時記憶儲存的內容都是備用性的。人們日常知識經驗的積累和學生的複習,就是為了將其保存在長時記憶的寶庫之中,以便在需要時提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