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又如;293336404347
稍加整理分為6組:293336404347
+4+3+4+3+4
如上,從第1組(29)開始,+4……;+3……;+4……
又如,電話號碼475869,可以整理成:
475869
從47開始,+11……;再+11……還可整理成:
456789
或一眼看出它是4、5、6與7、8、9兩組連續數的交叉。
依據不同內容特點,還可尋找其它規律。例如,人體有105個骨關節,206塊骨骼,639條肌肉,可以編成一個順口溜:105,206,6(加)3(得)9—639。
再加漢字,首先應用“聲旁標音,形旁標義”的規律;其次,應注意是否同韻母,或同韻是否同聲;它們在讀音和書寫上有什麼相同和差異。你能舉出幾組例子嗎?
(7)總括記憶法
這是將所獲得的許多零亂知識與經驗,經過自己的思維加工,得出若幹部分的或分段落的總結和結論;然後,將這些結論按一定邏輯結構的層次關係,以文字或圖像網絡的形式固定下來;或者,將繁難、冗長的文字內容簡要化、係統化的方法。如開一個會,講了幾個問題,每一個問題主要的論點和論據是什麼;對一段短文,或一個概念、定理、法則,可以分析、總結為幾個要點及構成因素,弄清各因素之間的關係是什麼;一篇文章,在分析與理解的基礎上,首先簡明扼要地總結其段落大意,這樣的幾個要點就是全文的提綱;如果要點較多(七八個以上),可按其內在邏輯結構的層次關係組成全文的結構網絡。在需要回憶的時候,則可根據提綱網絡由粗到細逐一恢複知識內容。
例如,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總結為四個要點:過度繁殖、生存鬥爭、遺傳和變異及適者生存。
再如,學習和記憶曆史上關於一次戰爭的知識,大體上可以總結並編製出這樣的要點提綱網絡:1戰前,雙方的政治、軍事對壘形勢與原因,戰爭爆發的導火線。2戰中,軍事形勢,經過幾次戰役及其時間、地點……政治形勢,國內外的政治同盟及雙方的政治交易……3戰後,軍事上的決定性戰役或政治上的交易——結局及影響……將諸如此類的內容總結為如上的要點,然後再將各要點構成一個網絡。
這樣隨具體知識經驗而可簡可繁的提綱網絡,必隨編製者的知識與理解水平而不同。由於它是由自己經過思考而編製出來的,也就最適合自己的情況,因而印象深刻,也就最便於在需要時提取。
(8)多種感官並用記憶法
對於一個新的事物,用眼睛看,隻能見其外形。如果加上耳朵聽、動手觸摸,能嗅、能嚐的,連嗅覺、味覺也用上,這樣,利用多種感覺器官與該事物接觸,就可獲得對該事物的多種信息,這些信息由大腦進行綜合的加工,必然獲得更加豐富、深刻而牢固的認識。日後在應用、提取的時候,由於多種感官之間已經建立起了神經活動聯係,恢複該事物痕跡的線索也會更多。這種方法用之於讀書,就是我國自古以來提倡的眼、耳、口、手、心“五到”讀書法。尤其是用於學外語,效果顯著。把眼看、口念、耳聽、手寫、腦記結合起來,決非愚笨,而是自覺地應用了符合科學原理的記憶方法,其效果必然顯著。即使是學習物理、化學與數學公式,未嚐不可在眼看的同時,也用口念出聲來,再加上手寫。道理是完全相通的。
“看圖——動手操作記憶法”是多種感官並用法中之一種。例如,有的人愛看圖,如地圖、電路圖、生理解剖圖……這是很好的習慣!尤其是用鉛筆或小棍指著看,效果尤佳。這是因為將視覺與動覺結合起來,即提高了注意的集中程度,又使視覺和動覺之間建立起了神經活動聯係。日後在回憶時,多重聯係較單一聯係更容易恢複起來,從而顯示出極其良好的記憶效果。
就學生在課堂上聽課而言,其多種感官並用的效果比較如後:
單純聽課<看圖<邊看邊畫<學生填圖<學生畫圖
如果把多種感官並用的渠道擴充到學生生活的各領域,包括在大自然中“沐浴”,到曆史名勝古跡去旅遊,親臨現場以及勞動等等,那將獲得許多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