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腦能革命三個月訓練計劃(2 / 3)

注意:不要把許多常用字眼的念法,視為理所當然。初學者最好先從“教育”(education)這個詞的發音查起。它的正確念法會讓你大吃一驚。

腦能操練:注意收音機和電視新聞裏的大人物,念了那些白字。自己跟人說話,念了那些白字。

更加注意一般字眼的讀音和意義後,你會慢慢發現到“白字先生”何其多!持續觀察下去,你會發覺不僅別人在念白字,自己也經常把常用的字念錯。念白字的人通常會對知道正確讀音的人怒目相向。千萬不要以為你念錯的字無關痛癢,或認為別人因為你念白字而小看你是小題大作。莎士比亞的名言:“留心一下你的言語,要不然前途無‘亮’”,絕非無的放矢。

腦能操練:選擇一本專門從字根或字源增強字義能力的書籍。每周學一個熟悉字眼字根的意義。

知道字根之後,就可以在毫不費力的情況下,開啟字義之門。你學到的將不僅是字義“是什麼”,還有這個字“為什麼”這麼念、“何時”開始這麼念。這種進展神速的感覺,就像到健身房練習的頭幾個禮拜,看以自己的胸圍擴大了幾寸,腰圍縮小了幾寸一樣美妙。不過以後就沒有那麼簡單了。那時你要靠精神力量支持下去。

你會不會覺得本書太注重發音呢?其實發音事關重大。它反映出一個人的個性。如果你領帶的後半截老是比前半截長兩寸,別人一定會對你行“注目禮”。錯誤的發音亦然。一個人若不知道自己常常念白字,或根本不在乎念白字,別人對他的印象必會大打折扣。

3第三周:和數學作朋友

數學跟智力的關係較小,跟腦能的關係較大。這個事實可以讓你寬心不少:不了解數學的基本原理,可能是因為老師教得不好。很多人麵臨的一大問題,在於認為自己已超過了學習的年齡。年紀一大把才開始,真是窘死人,因此惟有盡量逃避。他們認為自己落後太多,趕上簡直比登天還難。

你也有數學細胞。

請相信我,你並不像自己所以為的那麼缺乏細胞。畢竟你在實際生活中表現得還不錯。你努力保住飯碗,保持收支平衡,使用信用卡,支付稅款。如果你還是認為自己無法以簡單的算術,處理日常生活中的瑣事,請再深思。這些年來,數學一直蒙上不白之冤:其實數理思考遠比一般人想得簡單,而且非常有趣。

我知道你一定會問:“既然我已經能像現在這樣過日子,我能料理付賬、付稅、保持收支平衡、保住飯碗而不必跟數學原理打交道,我為什麼要去掌握它呢?如果一百塊錢的電子計算機能代勞,速度又比我快,我何必在這方麵費心呢?”

答案很簡單:數學能擴展你的能力,增強你的能力,對於使用邏輯有莫大的幫助,而邏輯本身對生活大有用處。更具說服力的理由是,數學是一個概念控製係統。它能讓你的生活過得更有效率。它像為人處世的不二法門,能幫助你掌握某種概念,為你執行大大小小的任務。

數學跟語言一樣,是人際溝通中約定俗成的東西。人們都知道“我很冷”這句話代表什麼意思。我們都認同“冷”的定義,並且能把它的含義傳給別人。同樣的,大家也認同數字的定義。如果我對你說:“桌子上有三個蘋果,”你一定知道我說的“三”是什麼意思。數字表達的意思比語言更為精確。不論在美國或蘇聯,在地球或火星,三就是三。哈格賓(Lancelot Hogben)在其巨著“百萬人數學”(Mathematics for the Million,我希望你也把這本書列入“智力急救箱中”)中寫道:“數學語言跟日常用語截然不同,基本上它是一種理性的語言。”本章所要強調的正是這種理性特質。

數學能夠幫助你擴展智力範圍;它協助你的方式,正像維修工人用竿子卸不到的屋頂燈泡一樣。它是一種工具,一旦學會如何使用,它就會供你差遣。

數學是非常有權威的東西。答案不是對就是錯;沒有模棱兩可可言。不過這種絕對性也嚇得許多人掉頭就跑。

請別忘了,數字也有誘人的一麵。數字可以預期,使人放心。它不像字義暗藏玄機。你不必為發音擔心,也不怕碰上同音字(如“冒”昧與“貿”然)。

可靠的數字。

數字跟字義完全不同。“五”這個數字的重要性,永遠不會有所改變。不論在等式的什麼地方,五永遠是五。在任何數學演練中,它永遠執行五的任務,不會變成四或六。世界上鮮有像數字這樣恒久不變而又可靠的東西。

這就是數字為什麼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在家裏、在工作場所、在思考範圍中,發生極大效益的原因。你可以相信數學,數字是一個忠貞不二的好朋友。

這裏有一組必須在六分鍾內做完的四道問題。它可以測知你是否擁有數學頭腦。

腦能操練1(答題時間:1分鍾)

提示:2個星星+1個月亮=10

1個月亮+1個太陽+1個星星=9

1個星星+2個月亮=8

1個星星+1朵花+1個太陽=12(見圖11-2)

請答出每一個符號的數值。

腦能操練2(答題時間:2分鍾)

三名男子為了省錢,決定同擠旅舍的一間房間。櫃台告訴他們房錢是30美元,每人各拿出10美元。稍後,櫃台發現弄錯了,房錢是25美元,不是30美元,櫃台人員拿5美元交給服務生,叫他把錢還給三名男子。服務生不曉得該怎麼把五美元平均分給三名男子,因此他給他們每人1美元,剩下的2美元捐給捐款箱。現在每名男子都拿出了9美元付房錢:服務生拿去了2元,加起來等於29元,還有1美元到那裏去了呢?

腦能操練3(答題時間:3分鍾)

兩名男子在賣領帶:一名2條賣10美元,另一名3條賣10美元。他們決定以合作代替競爭。他們各拿出30條領帶,這樣一來,一共有60條領帶;他們決定5條賣20美元,有何不可呢?畢竟,“3條10美元”加上“2條10美元”,不是等於“5條20美元”嗎?如果頭一名男子以2條10美元的價錢,單獨賣光他的30條領帶,他將賺得150美元;如果第二名男子以3條10美元的價錢,單獨賣掉30條領帶,他將賺得100美元。如果加起來,他們賣掉60條領帶,將賺得250美元。可是合力賣掉60條領帶之後,他們發覺隻賺了240美元。還有10美元到那裏去了呢?

找到答案之前,不妨回過頭來使用電子計算機,看看以下的情況,計算機能不能幫上忙。在一家舉行大拍賣的店裏,你發現一件原價240美元的衣服,注明減價40%,你把它拿到櫃台算賬。女店員手上拿了一個計算器,她忠實地打上240乘以40%。得到的答案約9696美元就是該減掉的價錢。隨著她又用計算器打出240減96,得出的售價是144美元。

圖11-2你發覺哪裏不對勁嗎?

如果店員有基本的百分比常識,她應該知道,百分比的分母為一百。事實上,她也許知道,但不願意“延伸”這個概念,因為它是“數學”。如果減價40%,顧客就得付出60%。如果店員拿240乘以06,答案依然是144美元。隻要用計算機運算一次就夠了,根本不必算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