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腦能革命三個月訓練計劃(3 / 3)

這位店員過著吃力不討好的生活,完全依賴計算機運算。在這個例子中,她欠缺以合乎邏輯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換句話說,她無法用最少的步驟,得出正確答案。

這裏有兩點值得注意:盡管省下幾秒鍾不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她每算一次賬,就要用計算機算上兩次。這多出來的幾秒鍾,累積下來也夠瞧了,尤其是店員生意興隆的時候(好比登廣告引來大批顧客,或是舉辦換季大清倉活動時)。她出錯的幾率也可能加倍出現。

明白數字的精確度會影響一切之後,就可以利用它來節省時間。數字幫助一個人以事實和邏輯來做選擇,而不靠猜測來做選擇。前述這位店員做起事來效率不高,原因就在此。不能靈巧掌握局部的人,就不能靈巧地掌握整體。數字能夠對店員的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對你也是一樣。

舉例來說,整體的範圍甚廣,從如何分配時間(增加娛樂時間,或是賺錢能力),以至於應不應該在另一個城市,從事全然不同的工作。數理式的邏輯觀點幫助你考慮所有的因素,並且在加入情感因素前,依照它們的重要性,以不含感情的方式權衡輕重。以數理的方式思考,幫助你把感情跟理智分開;把兩者混為一談,對於智力絕對有不良的影響。

隻要你能夠分清楚,什麼是感情、什麼是理智,感情豐富也沒有什麼不好。健全的數理頭腦將助你發現,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哪一些事情事關重大,哪一些事情無關緊要。

腦能操練:利用計算機算算,如果你因為沒有數理概念而每天浪費5分鍾,一輩子將損失多少時間?不妨假設你會活到80歲,而你從10歲開始需要用到數學,因此耗費了多少時間?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銀行及一般貸款機構都提供信用卡。其付款限期以及未結清賬款所抽的利率都有所不同。信用卡少則每年抽14%的利率,多則每年抽198%。付款限期少則5天,多則25天。

腦能操練:你所使用的信用卡中,哪一種收費最低廉?那一種收費最昂貴?那一種付款限期最長?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立刻把它查清楚。隻持有一種信用卡,它的收費是不是國內最便宜的一家?如果不是,為什麼?你能說出原因嗎?

法律規定利率和付款期限,必須印在每個月的通知書上。不過,它們多半印在通知書的底部或背麵。不喜歡和數字打交道的個性,也許會讓你忽略了這項有價值的資訊。你為什麼要付比較高的利率呢?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或許你會以數理思考,得出一個完全不同的結論。那就是你根本不在乎。與其花太多時間來計較金錢,不如不去管它。把時間耗費在斤斤計較上,倒不如拿這個時間去賺錢。對許多人來說,這種思考頗有道理,也適合他們的個人情況。

腦能和數學思維關係十分密切,正確的運用將大有裨益。

4第四周:推理天蠶變

正確推理,是腦能革命的首次突破。

為什麼有些人執著於錯誤的觀念?

為什麼我要以這樣的問題,作為開頭呢?因為我要強調有多少人看到證明自己錯了的證據後,仍然固執己見。

有邏輯頭腦的人,見到跟自己不同的答案會說:“我不妨遵照這個解決方法做做,看看是否行得通。”

沒有邏輯頭腦的人,置身同樣情況時通常會說:“我活這麼久了,打從8歲時起,我就曉得它的答案,我根本不需要尋找解答,因為我早就知道了!”

日常生活中經常有這種情形發生。很多人總是緊緊抓住已經知道的東西,不肯開放手腳,吸收簡單的邏輯觀念。

不過這裏也不會采用教科書式的邏輯推理。它將教你如何明確地了解事實,並且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邏輯,解決問題。

邏輯應該跟著你一齊踏入社會,而不該留在學校裏,至少我不希望如此。因為生活中少了邏輯,日子一定不好過。用合乎邏輯的方式過生活,將可減少許多生活上的錯誤。

美國哲學家兼教育學家杜威(John Dewey)在《如何思考》(How We Think)一書中,列出以下幾個步驟,作為找出問題核心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

第一個步驟是察覺問題的存在。第二個步驟是為它下定義、做分析,以及找出問題發生的大環境。第三個步驟是從不同的角度,以理性的方式掌握問題,考慮若幹可供選擇的方案,想出幾個行得通的假設。最後一個步驟則是選擇一種解答,查證它的效力。

腦能操練:碰到印成白紙黑字的問題,別隻盯著它看,應該想辦法解決。這裏就有一個有趣的問題:一名男子看著牆上的一幅畫像說:

“我既無兄弟,也無姊妹,但是這個男人的父親,就是我父親的兒子。”

請問他在看誰的畫像?

如果你猜“他在看自己的畫像”,那麼你和其他無數人一樣,都答錯了!那名男子是在看他孫子的畫像。

我在《展示》雜誌上的專欄“請問瑪麗蓮”(Ask Marilyn)裏提到這個謎語,但是我隻給了正確答案,沒有詳加解釋。沒想到這個小小的疏忽,卻引發了如潮的抗議。信件如雪片般飛來,數百封信全都指出,這名男子絕對是在看自己的畫像。

以下就是未經刪改的兩封讀者來信:

你錯了!我是大學四年級的學生。這一學期我正在修一門叫做“思考”的課程。幾周之前,教授出了一道相同的謎題。我被搞糊塗了,一時之間無法作答。教授後來把答案給了我們。這一題的答案是:這個男人在看自己的畫像!以圖解來推論,就不難了解了。我希望很快就能在你的專欄上,看到更正啟事。

這幅畫像裏的人,並非這個男人的兒子,而是他自己。一九四一年我參加護士資格考試,也碰到過這一題。請在別人尚未誤信你的答案,以致答錯題目之前,立即更正。

腦能操練:如果你的答案錯誤,請再想想看!不要死背答案——這不是學習的好辦法。

做完了之後,再看下麵的解答。

我把說這句話的男士,暫時定名為“傑克”,畫像裏的人暫時叫“哈特”。在不更改原意的情況下,把句子變成普通的對話:

傑克說:“我是獨子。哈特先生的父親,是我父親的兒子。”

要自行解答這樁謎題,大可以說:“誰是我父親的兒子?我沒有兄弟,所以我父親的兒子,就是我自己!哈特先生的父親是我,所以哈特先生就是我的兒子。”

以我們的角度來解答這個問題,可以說:如果傑克是獨子,哈特先生的父親就是傑克父親的兒子,哈特先生的父親一定是傑克了。如果哈特先生的父親是傑克,哈特先生就是傑克的兒子。

推理是腦能逐步深化的思維訓練,而腦能革命的標誌之一就是推時的超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