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解開心靈之鎖(3 / 3)

(3)自我刺激

焦慮性神經症患者發病後,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此時,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亂想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讀,或從事緊張的體力勞動,忘卻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防止胡思亂想,同時也可增強你的適應能力。

(4)自我催眠

焦慮症患者大多有睡眠障礙,很難入睡或突然從夢中驚醒,此時你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采用數數,或用手舉著一本書讀等方法促使自己入睡。

在采取以上方法進行自我調適的同時,還必須使用抗焦慮藥。常用的有安定、利眠寧等,可以口服也可以進行肌肉注射。

5放鬆術和停止焦慮技巧

上台演講或表演節目時,有的人會手腳發抖,頭腦發暈,說話結結巴巴;見到異性、領導或陌生人時,有的人會緊張不安,心跳加快,臉部發紅……所有這些表現,都可以視為一種焦慮反應。在日常生活中,當麵臨應急或危險時,每一個人都會感到擔憂、害怕或焦慮。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情緒反應是正常的,如果反應過分強烈,或體驗到與事實不相符的反應時,就可能產生危害,需要通過適當的方式進行自我心理調整。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在肌肉放鬆條件下的情緒狀態與緊張焦慮時的身心反應是互相對抗的,兩者難以相容,一種狀態的出現必然會抑製另一種狀態。為此,可以通過訓練,誘發全身各部分的肌肉放鬆,以克製人們在緊張焦慮時的情緒反應,使身心達到一種泰然的境界。有時,簡單的身體動作能使你的肌肉和關節得到放鬆與伸展,有助於集中意念,達到內在的寧靜,使你感到煥然一新。別小看下麵的練習,在熟練掌握後,你可以運用於各種場合,尤其是在使你感到緊張和焦慮不安的情況下,依靠它在很短的時間內即會使自己得到放鬆。

(1)三分鍾放鬆運動

一分鍾“抬上身”——要求緩慢地使身體向下觸及地麵,雙臂保持俯臥撐姿勢,然後雙手向下推,胸部離開地麵,同時抬頭看天花板,吸氣,然後再呼氣,使全身放鬆。

一分鍾“觸腳趾”——雙手手掌觸地,頭部向下垂至兩膝之間,吸氣。保持這個姿勢,再抬頭挺胸,同時呼氣,然後全身放鬆。

一分鍾“伸展脊柱”——身體直立,雙腿並攏,在吸氣的同時將雙臂向上伸直舉過頭,雙掌合攏,向上看,伸展軀幹,背部不能彎曲,然後呼氣放鬆。

(2)三節放鬆操

第一節:用鼻深深地吸一口氣,把氣憋住,然後用口慢慢地呼出氣。反複兩三次後,你會感到格外舒暢。

第二節:把雙手平放在沙發扶手上,掌心向上。先握拳,越握越緊,你會發現肌肉緊張堅硬,產生緊張的感覺。然後慢慢放鬆,這時雙手有微微發熱、發酸之感,接著變得酸軟、沉重又很舒服。連做兩三次,能使全身得到放鬆。

第三節:抬起雙臂,向後彎曲。隨後手掌使勁向肩部摸去,前臂和上臂的肌肉越來越緊張。然後完全放鬆,你會感到兩臂的肌肉變得酸軟無力,鬆弛舒服。接著來幾次,全身頗感輕鬆。

(3)停止思考法

如果你的身心被那些分心的想法或觀念所壟斷,那麼你就會變得焦慮異常。停止思考法的步驟很簡單,先讓自己在心裏牢記困擾你的想法或觀念,治療者在得到你的信號後,大聲喊道:“停!停!停!”反複多次後才停止。訓練一段時間後,你可以在治療者大聲喊“停”的同時,自己的心中也喊“停”,還能夠讓自己去思考一些別的事,或者去做可以吸引自己的事。停止思考法效果明顯,若困擾你的念頭不是十分嚴重,隻要在心裏反複對自己說:“不!我不再去想它了!”便可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