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60秒PR法”開始進入錄像階段。人們把奮鬥目標的畫麵再現在電視屏幕上,以期刺激視覺器官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時,這樣做也有助於練就扣人心弦的講演風格和得體的儀態舉止。在家庭中每周舉行一次放映會,家庭的每個成員幾乎是帶著被檢閱的心情坐在電視機前。隨著人生目標的不斷更新,錄像內容也定期更換,這就如同一部家庭生活的電視連續劇,時刻“對人生充滿信心,懷著希望走向未來。”
這種“60秒PR法”,實際上就是利用短短的時間,對自己進行自我讚美和鼓勵。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常常是在別人、在社會輿論的讚許聲中獲得前進動力的。在社會心理學上,這就被稱之為“社會讚許動機”。應該認識到,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長處,這些優點和長處正是個人存在價值的生動體現。適當地讚美和鼓勵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肯定自己的價值,也能夠達到社會讚許動機的效果。
在現實生活中,凡是勇於拚搏、敢於開拓人生道路的人,總是相信自己的判斷能力,因而充滿自信。自信是建立在對自己與求是的分析和估價的基礎上的。自信的人敢於進取,敢於有所作為,而缺乏自信則會一事無成。“60秒PR法”就是一種自我鼓勵,喚醒自信和自尊的有效方法,它使你向沮喪告別。
人們常愛說,人貴有自知之明。但是不少人卻往往隻把這句話理解為要注意自己的性格弱點,要“夾起尾巴做人”。他們忘記了這句話的另一重要涵義:應該實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長處,從而增強自信心。周恩來同誌在青年時代對他友人曾有一句極其深刻的贈言:你要認識自己的長處,堅持到底,必有成功。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有一種極其迂腐的觀點,那就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談論和讚美自己的優點,總認為讚美自己的優點是不謙虛的表現;可是別人問起缺點來,倒很快就列出一大堆。
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麵確實有優點卻去否定它,這種做法既不合人性,也表示出你的不誠實。用積極的眼光發現自己,充滿自信心,塑造自我的完善形象,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本保證。根據行為科學的理論,一個人如果總是對自己從事的事業失去自信,整日垂頭喪氣,沮喪不堪,那麼他的情緒必定逐漸消沉下去,產生厭惡自己並否定自己的“自卑情緒”。這樣的人就會缺乏朝氣,缺乏奮鬥的積極性,甚至還會誘發疾病。根據國內外醫學調查表明:癌症的發病原因多與長期情緒壓抑、受到強烈精神刺激有關。而因為缺乏自信變得垂頭喪氣、沮喪、焦慮、憂鬱、恐慌等等,造成心理機能的嚴重不平衡,可以說是一種“促癌劑”。
那種性格開朗、胸襟豁達、樂觀向上、自信進取的人,一般都能長壽。
要克服沮喪的性格弱點並不難,隻要你采用“60秒PR法”,時常讚美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鼓勵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勇敢地奮鬥,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你就會覺得身上有一股永不枯竭的熱情和毅力,最終塑造出全新的自我形象。
現在就可以著手製訂一份消除沮喪病毒的“行動表”。
(1)逐步減少人為安排的沮喪時間
學會以自我玩笑的形式給自己定出嚴格的“沮喪時間表”。例如每天午後12點半是“自我沮喪”時間,對今天遇到的難題和困難而沮喪。這樣以理智的態度把一天裏該沮喪的情緒都推遲到下一個指定的“沮喪時間”。很快你就會發現,這樣不過是無益地浪費時間。或者在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你可以滑稽的口吻對朋友或熟人說:“嗨,我今天好沮喪,真是不開心透了。”而朋友看你若無其事的樣子,以為你是在打趣。你在朋友樂觀的情緒感染下也會把說出的話當作滑稽的玩笑一笑置之。
(2)讓自己的興奮機能起作用
如果你是個自卑感強的人,不妨在任何時候都表現出自豪感來,讓自己的興奮機能起作用。要是你因為自卑而抬不起頭,彎腰曲背的話,那麼不妨想像有根繩子拎著你的兩個耳朵向上拉,讓你變態自卑的心靈恢複本來的麵目。你昂首挺胸的姿態將告訴別人:我從頭到腳都充滿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