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現代醫學所倡導的健康(2 / 2)

現在的醫生和醫學院的學生確實需要接受更多的訓練,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但這對他們來說,都不容易。想像一下,醫生有時要把壞消息告訴病人;遇上不願透露實情的病人,醫生還得一點點套!被病人問及從別處得到的治療(例如輔助醫療服務)時,醫生的意見還必須不偏不倚。有時,醫生或其他醫療人員在問病人一些敏感問題時,必須小心謹慎。全科醫生也許需要了解你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以及經濟狀況,來分析你的治療風險與好處。然後,你們還要共同決定該怎樣做。這是最理想的設想,但是大部分醫生都很繁忙,能這樣做的實在不多。事實上,大多數對醫生的投訴都是溝通不好造成的。在新的健商世界,這種情況將得以改變。那些懂得保健、能自己把握健康的人無需再擠在候診室裏。傳統的家長式醫生的日子屈指可數了。我們正一天天地邁進以消費者為主的時代,你和醫生在醫療保健中結成夥伴關係。這是一個巨變。

證據醫學是當今醫學領域的革命之一,越來越多的醫生擁護這場改革。它的最基本意思是,醫學要跟上發展的步伐。牛津大學醫學教授戴維·L薩基特(David L Sackett)是該學科的創始人之一,他把證據醫學定義為“在進行病人的個體護理時,自覺地、詳細地、明智而審慎地利用目前最可靠的證據”。證據醫學還試圖尋找新的方法,驗證治療手段是否能增進患者的健康,以增強醫生的信心。

證據醫學的觀點是醫療決策應當更清晰地反映科學研究的結果。它不讚成醫生診病憑直覺,而要求醫生有新的素質。普通醫生、實習醫生或外科醫生不僅要掌握一流的醫學技術,還要掌握信息技術,懂得查閱醫學雜誌,具有刨根問底的精神。“嗯,這個我在醫學院已學過了”的說法是不夠的。因為新的醫學知識不斷出現。現在,任何醫療方法都必須經過最新的科學手段驗證。另外,有個稍有爭議的觀點認為,醫生離開學校的時間越長,對當前最佳的醫療實踐了解得就越少。

證據醫學目前尚處於萌芽期,但在向醫生谘詢建議你多請教醫生。健商高的患者會問:“您相信證據醫學嗎?”如醫生表示相信時,可以接著問:“這種醫學的最新科學證據是什麼?有沒有經臨床實驗驗證?您研究過有關的最新醫學文獻嗎?”

我們擁護證據醫學成為我們未來的工具。知識就是力量:這是健商的根本,不管你是醫生還是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