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命誠可貴,健商價更高(3 / 3)

夫妻相互給予、相互幫助、彼此相愛才能幸福。如果一方患病,得到對方的關懷和照顧,會感到自己幸福,但這種幸福是建立在對方的辛苦和負擔之上的。因而不是相互給予的共同幸福,不能算真正的幸福。尤其是夫妻一方長期臥床不起,將給另一方帶來精神、經濟和生活的壓力。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許多萍水相逢的夫妻呢。

一位姓劉的朋友,原是省級機關的處長,丈夫腦中風癱瘓,她50歲就辭去工作照顧他。丈夫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吃飯要人喂,由於大腦不健全,脾氣大得很,天天惡語罵人。她總是任勞任怨,精心照顧他,諒解他是病人,到處為他求醫,可治也治不好,死也死不了,一拖就是十幾年。看著這位女幹部在這種苦難的歲月中頭發一天天變白了,人蒼老了,從一位年富力強的女強人變成毫無生活情趣的老太婆。這不僅是她個人的損失,也是社會的損失。我們要同情病人,也要同情照顧病人的人。真希望她早日從這種沉重的生活中解脫出來。生病真是害己又害人的行為,當然,不是因為自身原因導致的疾病另當別論。

夫妻健康才能天長地久地彼此相愛、相互照顧,特別老年夫妻更需相依為伴。中年人健康才能更好孝敬父母、關愛子女,老年人健康才能享受子孝孫繞的天倫之樂,又不給子女增添負擔。

保持健康應當是對家庭的一種責任。

5身體健康是未來人生的保證

由於過去在人口問題上犯了錯誤,我國人口激增,接著又無可奈何地控製一對夫婦隻生一個孩子,這必然要導致出現“四二一”的家庭結構和人口老齡化比例增高的問題。現在的老人大多身邊有兩個以上子女,平時在生活和精神上子女多少都會給老人以關心和照顧。但再過十幾年後,就會出現每4個人中就有一位老人,4個老年人中就有一位高齡老年人,這就意味著一對獨生子女夫婦要照顧4位老人,還要照顧自己的子女。屆時勞動人口比例相對下降,青年人工作壓力更大,哪裏能抽出多少時間來照顧老人。曾有人悲觀地預言,現在的一代年輕人將會成為悲慘的一代老人。但願不是這樣!現在很多年輕人意識不到失去健康的痛苦,不注意自我保健,將來人老多病,或因病殘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僅自己悲慘,也會影響子女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幸福。北京市老齡委曾對年輕人作過一次調查,問及他們對老年後如何打算,多數人對健康沒有準備,竟然有30%的人說,身體不行時采取安樂死,要活得長幹什麼。這真是說風涼話不覺牙疼,真正到了那一天,誰也不會去安樂死,更何況還有一個法律是否許可的問題。一位從事老齡工作和醫務工作近20年的大夫,見過無數臨終受折磨的病人,慘不忍睹,可就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抱有生存的希望。現在的年輕人為未來年老做準備有三條途徑:一是努力建立和完善社會養老保障體係,二是個人資金積累,三是個人健康積累。健康積累是人人最容易做到的,不重視健康積累的人將來是很可悲的。

健康直接影響人的價值,作家紀一講:“一位老同誌,他(她)退休的時候是知識和經驗最豐富的年齡,是家庭負擔最少的年齡,是功名利祿之心最恬淡的年齡,也是人生第二青春正待開始的年齡。如果他(她)是健康的,他(她)就是自己的財富、家庭的財富、社會的財富;相反,他(她)就是自己的包袱、家庭的包袱、社會包袱。”其實,健康與否不僅影響老人的價值,同樣影響中青年人的價值。

一個人患傳染病,會繼續傳染給配偶、子女、親屬、同事等。有的人生了大病,耗去大量的醫藥費用,造成單位困難。有的人長期臥床,消耗家人寶貴年華。因此,我們還要建立一個新觀念:不珍惜生命和健康是不道德行為,熱愛健康和生命是一種美德。

朋友,熱愛你的健康,保護你的健康,促進你的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