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幾種簡便易行的運動養生方式(1 / 3)

三、幾種簡便易行的運動養生方式

運動養生方式貴在簡便易行,確有實效,能被社會大眾普遍認同和接受,這樣的養生運動方式,才具有生命力。

1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養生健身運動的方法很多,究竟哪種運動方式適合我們呢?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對步行,中華養生學說中早有論述,如養生延年益壽“安步當車久”、“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等。曆代養生家都主張“百練不如一步”。可見中華傳統養生極其重視步行運動。

20世紀80年代,慢跑曾作為一種重要的運動方式流行於西方,但後來人們發現慢跑容易發生意外事故,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者,慢跑可誘發心肌梗死或猝死。

根據美國一份調查報告,大約11萬個小時就有1次猝死發生。而更常見的則是:由於慢跑者腳部要承受自身體重的3~4倍重量,這對40歲以上的人特別是更年期女性來講,如經半年慢跑訓練,大約有40%的人膝、踝或足部關節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與慢跑相比,步行是全腳著地,隻需承受1~15倍的重量,十分安全。

所以,有當代運動生理專家認為:“人們無法把慢跑作為一種規律的終生運動方式,因為人體不是為慢跑而設計的”。

所以,經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後,1992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是步行。目前僅北美洲,就有8000萬人為了心理放鬆,控製體重,保持美好體形而進行步行運動。在歐洲,步行運動、徒步旅行日益成為現代人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人們回歸自然的新時尚,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步行在大眾中最易普及,有利健康又饒有趣味。許多外國名人說:“人生中沒有比步行更美妙的事情了。”

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布倫特蘭又一次強調:步行是最簡便、最有效的體育運動。步行可以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2“三浴運動”,健康體魄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自然界的一些因素進行養生保健鍛煉。日光浴、空氣浴和冷水浴,簡稱“三浴運動”,就是一種很好的健身運動方式。

“三浴運動”它可以提高身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改善體內體溫調節功能,經受外界條件的急劇變化,提高身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而且還能增強身體內各係統和組織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過程,防病治病,延年益壽,提高工作能力。對體胖、高血壓、糖尿病等還能起到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1)日光浴運動

在日常生活和養生健身中,使人體的皮膚直接暴露在日光之下,或按規定的順序和時間要求進行的日曬,就叫日光浴運動。它具有殺菌、消炎和增強免疫能力、保持和增強骨骼的彈性、促進創傷組織的愈合、增強造血器官等功能。

①鍛煉方式

日光浴的方法通常行兩種:一種是全身日光浴,就是在合適的時間內,隻穿內衣短褲,使皮肉直接接受陽光照射。一般可取坐位和臥位,使陽光照射身體各部位的時間盡量相同。另一種是結合體育鍛煉或勞動進行照曬,采用這種方法鍛煉時,要注意身體各部位接受日曬的時間要基本相等。日光浴以後最好洗個澡,這對健康有益。

②鍛煉時間

進行日光浴的適宜時間與季節有關,春、秋、冬季最好在每天上午9~12點;夏季在上午10點以前,下午5點以後為宜。日光浴鍛煉的時間,要循序漸進,因人而異。特別是夏季溫度高,每次照曬5分鍾即可,以後逐漸增加。

③注意事項

飯後或空腹時不宜日光浴。因為飯後日曬會影響消化,空腹日曬容易引起頭暈等不良反應。

患病的老年人一般不宜日光浴鍛煉(除經醫生同意的慢性病),特別是發燒、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

日光浴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和眼睛,可戴上草帽、白色帽或用白毛巾包頭,應戴上太陽鏡。

進行日光浴鍛煉時,如發現皮膚明顯發紅和疼痛,應立即停止,以免皮膚灼傷。

(2)空氣浴運動

空氣浴運動方式是利用冷空氣刺激,來提高機體適應的一種保健養生鍛煉方式。它不僅能鍛煉耐寒能力,也能進一步增加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能治療許多慢性炎症及代謝性疾病。

①鍛煉方法

空氣浴應在戶外空氣新鮮和有樹木的地方進行。一般應從夏天開始鍛煉,盡量少穿衣服,至秋涼後,秋衣不要穿得太早、待氣溫進一步降低時再穿。起床前,可在被窩裏用兩手摩擦全身的皮膚,然後僅穿單衣在室內活動一會兒,再脫去單衣穿短褲到室外跑步、做操或進行其他活動。

②鍛煉時間

鍛煉時間可根據當時的氣溫和個人體質決定,一般以不出現寒顫為度。可選用走路、騎車的方法,少穿衣服接受空氣的刺激(氣溫太低或大風天要注意保暖)。最好的鍛煉時間在上午10時到下午4時,這時空氣較溫暖,並有較多的紫外線。

③注意事項

如果天氣溫度過低、霧天和大風天時,空氣浴不宜進行。

空氣浴如能結合其他體育鍛煉一起進行效果更佳。

進行空氣浴時,如皮膚出現“雞皮疙瘩”,甚至感到寒顫時,應立即停止鍛煉。

患有腎病和急性炎症者不宜進行空氣浴鍛煉。

(3)冷水浴運動

冷水浴運動方式,可以提高神經係統的興奮性,加速新陳代謝過程,加強各係統和器官的功能,改善消化器官功能,保持皮膚清潔、健美,有利於皮膚的呼吸作用。

①鍛煉方法

冷水浴運動方式多在室內進行(也可在室外),用自來水和井水均可,隻要水溫在20℃左右就可以了。冷水浴鍛煉的方法很多,一般有冷水洗臉,冷水擦身、冷水衝淋、冷水浸浴四種方式。不管用哪一種方式鍛煉,要做到鍛煉前不感到特別勉強,鍛煉後感到溫暖、舒適。鍛煉時可逐漸由局部過渡到全身。

第一種方式,冷水洗臉:先把臉麵皮膚搓熱,再用毛巾沾冷水摩擦臉、耳和頸項部,直至擦紅皮膚。

第二種方式,冷水擦身:這是冷水浴和按摩配合進行的鍛煉方法。擦身時,可從臉麵、頸部、上肢、背部、胸腹到下肢順序進行鍛煉,擦身時要把皮膚擦紅,然後用毛巾擦幹。

第三種方式,冷水衝淋:可用噴頭或用碗勺盛冷水往身上澆,同時要用力作自我按摩,並用幹毛巾擦身。

第四種方式,冷水浸浴:這是冷水中反應最強烈的一種,就是把身體浸沒在冷水中。鍛煉時,要根據個人的耐受性來調節水溫和掌握時間。

②鍛煉時間

冷水浴鍛煉應從夏天開始,全年堅持。開始鍛煉的時間每次為1~2分鍾,以後可逐漸增加到10~15分鍾。水的溫度應根據個人的耐受性而定,一般從溫水開始,3~5天水溫降低1℃。年齡較大的人要量力而行。

冷水浴還可結合慢跑進行,跑後休息5~10分鍾後再進行冷水浴,這樣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③注意事項

從事冷水浴運動需要持之以恒。冷水浴和其他體育鍛煉一樣,必須持之以恒,一般一年就能見到實效,長期堅持更見效果。

要循序漸進。進行冷水浴要循序漸進,切不可急於求成。一般是從少到多,從易到難,直到能用冷水衝洗全身,如能適應,就算基本成功。

要做到“四不浴”,即睡覺前、精神萎靡、饑餓和酒後不能進行冷水浴,否則,會對身體不利。

3旅遊運動,陶冶情誌

傳統養生重視旅遊運動。《壽親養老新書·古今嘉言》中載有:“從容步山徑,撫鬆竹,與麋犢共偃息於長林豐草間。坐弄流泉,漱齒濯足。”高濂《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亦有:“時值春陽,柔風和景,芳樹鳴禽,邀朋郊外,踏青載酒,湖頭泛棹。問柳尋花,聽鳥鳴於茂林,看山弄水。”可見古人對旅遊運動養生興趣極高。

古代許多文學家、大詩人,如王羲之、白居易、蘇軾、徐霞客等都是喜歡旅遊的,主張通過利用大自然景物為人們的養生長壽服務。

我國幅員廣闊,水光山色的勝地不少。如能到風景名勝區遊覽一番,對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祖國大好山河,自然風光無限好,煙波浩淼的洞庭湖,風光旖旎的西子湖,山奇峰秀的黃山、泰山,雲霧縹緲的廬山,碧波萬頃、海灘宜人的海濱城市大連、青島、北戴河、北海、三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都是景色誘人、聞名遐邇,是適宜於遊覽的地方。

(1)旅遊運動要因人製宜

以郊外漫遊為主,有益開闊胸懷,修身養性。如春季柔風和暢,此時應順應自然之生機,邀友於假日郊遊;夏季暑熱之氣易傷人之陰液,應在陰天或晨時、晚霞前,泛舟湖上或漫遊小溪,觀賞荷花或淺灘遊泳;秋季秋高氣爽,是旅遊最佳時機,可遠足旅遊或騎自行車遠遊,或登山、或戲水,其樂無窮;冬季一般不宜遠足,可在室內外散步,可踏雪賞梅,看滿天飛絮;或乘車觀賞郊外景色;或漫步花園賞菊,遊亭台樓榭等,自有其怡人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