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食補與藥膳養生第(2 / 3)

③維生素E

又名生育酚,與生長、生育、發育、保持青春活力和延緩衰老都有密切關係。由於具有強抗氧化劑的作用,可提高血細胞壽命,改善微循環,有利於防止動脈硬化與心血管疾病,可能抑製老年斑的出現,使衰老過程減慢。

④維生素K

存在於動物與植物的食品中。植物性食品中以綠葉蔬菜含量豐富,水果及穀物中含量較低。動物食品中內髒、肉類與奶類含量居中等,人類還可以由腸道內細菌來合成維生素K。對人體的功用主要是促進凝血酶原的生成和起凝血作用,成人每天維生素K的需要量為每公斤體重2微克。

⑤維生素B1

又稱硫胺素。動物內髒和瘦豬肉中含量豐富。穀類、豆類亦有中等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1維持機體所有細胞生命活動中正常的能量代謝,在體內糖代謝過程更不可缺少。它能保持機體循環、消化、神經和肌肉係統的正常功能,並預防腳氣病。成人每日需要12~15毫克。

⑥維生素B2

維生素B2廣泛存在於動物和植物食品如奶類、蛋類、各種肉類、穀類、根莖類及蔬菜、水果等。動物的肝、腎、心、奶中含量最多,植物食品如大豆花生和綠色蔬菜中含量也不少。

⑦維生素C

又名抗壞血酸,缺乏時可引起全身性出血疾病,即壞血病。維生素C大量存在於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之中。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維生素C,故隻能從天然食物中獲取。而維生素C必須在保鮮的水果蔬菜中才可存留相當時間。

2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應盡早養成,否則終將付出沉重的代價。所謂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①不要挑食和偏食

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品能包含人體的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即使牛奶、雞蛋所謂營養佳品也美中不足,牛奶含鐵量低,雞蛋缺乏維生素C。長期偏食和挑食可以影響健康,甚至引起營養缺乏。

②吃葷又吃素

葷素不可偏廢。有謂多吃素食可以祛病延年,又有謂多吃葷食可使人體格健壯、精力充沛。兩方麵的說法都對,葷食和素食正好互補。葷食與素食最大的不同是蛋白質量上的差別,肉蛋奶的蛋白質,是完全蛋白質又是優質蛋白質,而素食品除大豆外,所含必需氨基酸均不完全。其次,動物性食品鈣量高,且易被人類所吸收,如牛奶是鈣類最好的來源。葷食中的魚、嚇、蛋類含有素食中缺少的維生素A和D,但素食中多含維生素C及胡蘿卜素,還富含人體必需的纖維素。故葷素食必須搭配,才可取長補短,有利於健康。

③吃湯又吃肉

湯補抑或肉補,也可從營養成分的比較中來分析。以雞湯雞肉為例,雞肉中的一些含氮化合物如肌酸肌酐等溶解在湯裏,少量氨基酸也溶解在湯裏,成為“湯鮮”的原因。湯還溶有少量的維生素B1,B2等,也可能含有鐵及鉀鹽,但雞湯的蛋白質成分極少(隻有7%的蛋白質),人類吃肉的主要目的,是為補充優質蛋白質和其他一些營養素,所以應當吃湯又吃肉,喝湯更要吃肉。

④不要暴飲暴食

逢年過節的大吃大喝,不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一日三餐的食物,必須經過胃的消化和小腸內膽汁、胰液、腸液的作用,把蛋白質分解為可以吸收的氨基酸,把脂肪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把糖類分解為葡萄糖,然後通過腸壁吸收,血液循環把營養物輸送至各組織,為身體所利用。然而,每個階段的消化能力都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每天分泌胃液約1500~2500毫升,膽汁600~700毫升等。超過此限度就會破壞胃腸等髒器的正常功能,嚴重時可發生急性胃腸炎、急性胰腺炎等等嚴重後果。另外,過多的蛋白質也不可能充分吸收。

⑤不醉酒

酒對身體的利弊,總的說,是少量有益,過量有害。少量飲酒,可暖腸胃、禦風寒、活血通絡、增加食欲。已有科研證明,啤酒、葡萄酒中有一定量的維生素及其他營養物質,但不可忘記酒的重要成分是乙醇,長期過量服用,可造成內髒慢性炎症、營養缺乏病、肝硬化、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還可能損害神經組織,甚至致癌和致畸。可見,偶爾飲少量含酒精少的啤酒、葡萄酒、黃酒是可以的(但也不宜天天、餐餐飲),烈性酒一般隻可少量細品慢飲,不要空腹飲用。多飲啤酒可以使人發胖。

⑥不要迷信“補品”

凡是營養豐富而對人體有益的物品都可以叫補品。因此,普通食品隻要按營養成分調配得當,就可以成為很好的補品。但我國民間常把燕窩、魚翅、海參、銀耳、阿膠、人參、鹿茸等稱為補品,難免使有些人把自身健康寄托在這些價格昂貴的補品上。但事實上,價格昂貴的物品不一定都是補品,如燕窩蛋白質雖含量在50%以上,卻是不完全蛋白質;魚翅含蛋白質高達83%以上,但缺乏色氨酸,也是一種不完全蛋白質。所以這類物品不足以稱為補品。

⑦少吃鹽

鹽(氯化鈉)攝入過量,已證明是高血壓病的致病危險因素之一。目前國內嗜鹽的習慣還相當普遍,各式含鹽量高的食品還相當多,值得注意。成年人對鈉的要求每日平均隻為2克,折合成食鹽約為5克左右,但目前大致為15克以上(每日消費量),應當降到日攝取量10克以下。

⑧細嚼慢咽

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不狼吞虎咽,有利於蛋白質吸收。進餐時不看書或大聲談笑,可使消化液分泌正常,有利於消化吸收。

⑨少吃甜食

多吃甜食的不良後果主要是齲齒,另外經常食用含有大量糖分的甜食可影響其他營養的攝入,三餐之間在吃糖後最好漱口。

(2)不可忽視的早餐

早餐不是隨便應付的“早點”,而是一日之第一餐,也是最重要的一餐,以致於營養專家認為,健康始於早餐。

①質

早餐的營養質量,以全麵、均衡為原則,應以穀類(如饅頭、全麥麵包和燕麥粥、玉米粥、薏米粥)、雞蛋、豆漿、豆奶或牛奶為主,配以少量蔬菜、水果、堅果和肉類。

②量

以占全日總能量的1/3為宜。

早餐的好壞與工作、學習效果有明顯的關係。優質、足量的早餐不僅可使人的體力充足,而且有改善認識能力和優化腦功能的重要作用。

(3)喝水的學問

2000年我國營養專家對南方一城市居民的抽樣調查發現,人們普遍每日飲水不足,對健康飲水的知識知曉率也較低。

①多次、少量、慢飲

人的體液是逐漸被消耗的,因此一天的飲水量也要分多次合理補充。

②不渴也飲

人感到口渴時,身體內缺水已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饑餐渴飲不足為訓。特別是老年人,體內水分比年輕人少1/3,饑渴感覺中樞反應較遲鈍,脫水了也不覺得口渴,所以,即使不覺渴,也要勤喝水。

③所飲之水要具有高新鮮度

無論是白開水、礦泉水,還是各種純淨水,都要越新鮮越好。桶裝、瓶裝等靜態下的水因分子結構變化會逐漸“衰老”,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④主導性與多樣性相結合

以清潔衛生的白開水為主導,輔之以多種飲用水。

3力求少吸煙,不酗酒

吸煙和酗酒有害人體健康已經基本上家喻戶曉了,但具體害處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