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仁含豐富的磷,對大腦神經有較好補養作用,從事腦力勞動或神經衰弱患者每日常食9粒核桃仁,對補充營養極有好處。此外,核桃仁的脂肪還能潤滑大腸,通利大便且作用平和,適用於年老體虛、病後津虧的大便秘結者。
核桃仁含鋅、錳、鉻等微量元素,參與身體很多重要代謝過程。如鋅和錳能促進機體生長發育、性的成熟和生殖過程,是組成腦垂體、胰腺、性腺等內分泌腺的關鍵成分。鋅還有生血功能,能消除鎘的致高血壓作用。錳可以促進骨的鈣化過程,提高蛋白質代謝率,促進維生素B1積蓄。鉻有激活胰島素和降低血糖的作用,促進膽固醇代謝。此外,鉻和錳還有加強心肌功能的作用。
總體看來,核桃仁有潤肺健胃、補血益腎功用,適用於腎虧腰痛、肺虛久咳、氣喘、病後虛弱等患者。
核桃仁的服法很多,有人主張開始時每日服1枚,每5日加1枚,至20枚止。周而複始。
一般來說,核桃仁入藥常用量為每日10~30g。用於定喘止咳宜連皮用;潤腸通便宜去皮用;排結石宜食油炸酥,搗如膏狀服用。作為食用,可生食,亦可煮熟或做成各種菜肴食之。在服用核桃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方麵:
(1)服硫酸亞鐵等鐵劑時不應食用
食物中的鞣酸可與鐵劑結合生成不易溶解的物質,使鐵元素吸收減少,藥物療效降低。核桃仁為富含鞣酸的食品,故服用鐵劑時不應食用。(2)服用各種酶製劑時不應食用
酶製劑可與核桃仁中的鞣酸結合成鞣酸蛋白,使酶製劑失去活性,故服用酶製劑時不應食用核桃仁。
(3)服用洋地黃、洋地黃苷片等強心苷類藥
物時不應食用洋地黃等藥物可與核桃仁中的鞣酸結合,生成不溶性沉澱物,降低藥物療效,故服用洋地黃等藥物時不應食用核桃仁。(4)服用碳酸氫鈉時不應食用
碳酸氫鈉類藥物可與核桃仁中的鞣酸起反應,使其失去藥效,故服用碳酸氫鈉類藥時不應食用。(5)肺膿腫患者不應食用
核桃仁雖有納氣定喘止咳的作用,但味甘可助濕生痰,溫可助熱。《本草經疏》記載,核桃仁“肺家有痰熱不得施”。肺膿腫則為痰熱內聚、腐敗血肉所致,故肺膿腫患者不應食用。其他呼吸係統疾病有痰熱者也不宜食用。
(6)慢性腸炎患者不應食用
核桃仁富含油質,可潤腸通便,慢性腸炎患者食用會明顯加重病情。
5黑木耳:降壓抗癌
近代藥理研究發現,黑木耳中含有一種多糖體,有一定的抗癌活性,是一種極好的免疫促進劑,能顯著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因此,經常食用黑木耳,可以增進身體健康,在某種程度上還可預防癌症的發生。黑木耳又名雲耳、木耳、木、木蛾、樹雞,為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子實體,是生長在朽木上的一種食用真菌。我國人工栽培黑木耳已有1000多年曆史,《神農木草經》、《齊民要術》、《唐本草》、《本草綱目》等古籍對其生產和食用均有記載。如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說:“木耳生於朽木之上,無枝葉,乃濕熱餘氣所生。曰耳曰蛾,象形也。”幹燥的黑木耳呈不規則塊片,多蜷縮,表麵平滑,黑褐色,底麵較淡,水浸泡後膨脹,色澤轉淡,柔潤而微透明,表麵有滑潤的粘液。由於生長環境、氣候、條件和采集時間不同,質量也各異。通常小暑前采的“春耳”,朵大、肉厚、質佳;立秋後采的“秋耳”,朵略小質次之;小暑至立秋前采的“伏耳”,大小不均,質量較差。我國東北、東南、西南各地均產黑木耳,一般以幹燥、朵大、肉厚、無樹皮雜質者為上品。
黑木耳味甘,性平,入胃、大腸二經。黑木耳營養豐富,除含有大量蛋白質、糖類、鈣、磷、鐵、鉀、鈉、少量脂肪、粗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外,還含有卵磷脂、腦磷脂、鞘磷脂及麥角甾醇等。糖類有甘露聚糖、葡萄糖、木糖、戊糖、甲基戊糖等。
黑木耳對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1980年,美國明尼蘇達醫科大學的哈默斯醫生在做人體血液實驗時,意外地發現有1份血液樣品沒有按正常情況凝結。這引起了他的關注,隨即對該樣品的供血者進行追訪、調查,發現那個人對中國菜頗感興趣,經常光顧中國餐館,尤其喜歡吃“四川麻婆豆腐”。哈默斯醫生對這道菜加以分析,發現其中的黑木耳含有一種抗血凝物質,能夠減緩血小板凝結趨勢,從而阻礙血液凝固。於是,他在《新英國藥物雜誌》上報道:“中國烹飪中的黑木耳能夠影響血液的凝結,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起到緩和作用。”這個消息在全世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黑木耳滋陰潤燥,活血止血,益氣強身,可用於治療高血壓、婦女產後虛弱及痔瘡出血等。黑木耳還因其膠體吸附力強,能夠消化纖維,可起到洗胃的作用,所以,它又是礦山、冶金、紡織、理發工人最理想的保健食品。
黑木耳有消除塵毒、防止吞噬細胞變性和壞死、防止淋巴管炎和阻止纖維性變化、預防矽肺形成的功效。
國內外最新的研究結果表明,黑木耳具有化解體內結石的功效。這主要是因為黑木耳中所含有的發酵素和植物堿能夠有效地促進消化道與泌尿道內各種腺體的分泌,催化體內結石並潤滑管壁,促使結石排出。此外,黑木耳所含的無機鹽能夠促使體內的各種結石產生化學反應,化解結石。不妨每日有意識地吃一兩次黑木耳。
黑木耳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糖類,不僅是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也是美容的物質。其胡蘿卜素進入人體後,轉變成維生素A,有潤澤皮膚、毛發的作用。卵磷脂在體內可使體內脂肪呈液質狀態,有利於脂肪在體內完全消耗,帶動體內脂肪運動,使脂肪分布合理、勻稱;纖維素促進腸蠕動,促進脂肪排泄,有利於減肥。
木耳的服用並無特別之處。其雖為藥食兩用品,但目前以食品的形式使用為多。作藥品應用時,既可內服,也可外用。內服每次9~30g,煎湯服用,或研末衝服;外用時取適量木耳,研成細末狀調敷患處,或浸泡後消毒,外貼傷口。
木耳當作食品使用時,視其不同的製作方法而有不同的使用常識。一般來講,無論是做點心、佐餐,還是菜肴,都應浸泡洗淨,或煮,或煎,或炒。詳見木耳的常用藥膳方。
木耳雖是食療佳品,應用廣泛,但並非人人可用,時時可用,必須注意下列事項:
§ 木耳有潤燥滑腸之功,故大便不實、溏薄者慎用。
§ 鮮木耳不宜食用。據報道,有食用鮮木耳者,雖經浸泡9~50分鍾,煮食後,次日被日光照射而引起植物日光性皮炎。但食用幹燥木耳則無類似反應,即使在食幹木耳後立即接觸日光也不發病。因此,不宜內服鮮木耳,以免引起植物性皮炎。
6黑芝麻:補腎益精
芝麻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強壯益壽的高級食品。我國有以芝麻作為補養食品的傳統。芝麻榨油名麻油、香油,也可藥用,但芝麻多油脂,易滑腸,脾弱便溏者當忌服。中醫學認為,芝麻是一種發物,凡患瘡毒、濕疹等皮膚病者,應忌食。
黑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腎、肺、脾經,含脂肪、蛋白質、葉酸、甾醇、芝麻素、芝麻酚、維生素E、糖類、卵磷脂及較多的鈣。每100g黑芝麻含蛋白質219g,高於雞蛋和瘦牛肉的蛋白質含量;脂肪617g,多於肥牛、羊肉的蛋白質含量,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的亞油酸高達50%,高於其他植物油;另外,還含有鈣564mg,磷368mg,鐵50mg。其鐵含量之高,是許多食物無法比擬的。
黑芝麻具有滋養肝腎、潤腸通便及益血烏發的作用。《神農本草經》說它“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名醫別錄》說它能“堅筋骨,明耳目,耐饑渴,延年”等。中醫學認為,黑芝麻性平,味甘,能養血補肝腎,可治療肝腎不足的虛損病,使筋骨堅強而有力。老年、產後及病後體弱、大便秘結、頭昏腰酸,可將黑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加入適量的蜂蜜,每日吃3~4匙,收效良好。老年性哮喘病人常食黑芝麻,既有治療效果,又可平和穩定。高血壓、慢性神經炎、末梢神經麻痹病人,常食黑芝麻也有一定的好處。黑芝麻具有以下醫療作用:
§ 強壯身體,益壽延年,用於體弱補益,特別是陰虛補益更佳。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胡麻……補五內,益氣力……久服輕身不老。”
§ 滋補肝腎,用於眩暈、健忘、須發早白、腰膝酸軟的治療和補養。
§ 潤養脾肺,有一定益氣之功。
§ 用於肺陰虛的幹咳、皮膚幹燥及胃腸陰虛所致的便秘。
§ 用於產後陰血不足所致的乳少及產後補養,有養陰血增乳之功。
§ 可降低膽固醇,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等;外用可解毒生肌。
§ 動物實驗表明,黑芝麻對子宮有興奮作用,對腎上腺皮質功能有抑製作用,有增加血細胞容積的傾向,還有致瀉作用。
芝麻作為藥用時,內服煎湯一般每日用量9~15g;或可入丸,散服用;外用適量,煎水浴或搗敷。食用時應注意:
§ 芝麻以粒整齊、潤澤、無蟲蛀、無發黴者為佳。已發黴變質者禁用。
§ 應注意與亞麻的種子,亦叫壁虱胡麻的種子相區別。亞麻種慣稱“胡麻子”,功用與芝麻不同,應注意區別。
§ 白芝麻有潤腸通便、滋陰血、增乳功效;黑芝麻有滋補肝腎、滋潤五髒功效。
§ 腹瀉者禁用。
7百合:安神祛病
在我國民間,素有喜食百合的習慣。隨所配物品的不同,可將百合製作成不同的茶點、湯飲等。其實,百合不但作為一種食品素為人們所喜愛,而且作為一種中藥,對人體具有治療和保健作用。因其藥食兩用,價廉物美,素為醫家和病人喜用。
百合為百合科植物百合、卷丹、山丹、川百合等的肉質鱗莖。
百合的品種較多。古時入藥用的百合源於百合屬多種植物,其葉大,花白者,即為百合;細葉,花紅者,即為山丹;花黃有黑斑,夜間有黑子者,即為卷丹。我國供藥用和食用的百合即為卷丹。另外,還有川百合,其主要分布於四川等西南地區。
百合的名稱,主要以其植物的形狀命名。百合之名始見於《神農本草經》。因其鱗莖由鱗瓣數十片相合而成,故名百合。百合又有許多別名,如重箱、百合蒜、蒜腦暑、摩羅等。
每100g鮮品百合中含蛋白質4g,脂肪01g,糖類287g,粗纖維1g,磷91mg,鈣9mg,尚含有各種維生素及多種生物堿。百合的地下鱗莖、種子及花均可藥用。
百合甘寒滋潤,質厚多液,有滋養潤肺、止咳、養陰、清熱、安神、利尿等功效,又是富有營養的食品,為潤肺、止咳、寧心、安神、清利二便的食品和滋補品,多用於肺燥咳嗽、咯血和熱病之後餘熱未消,以及氣陰不足而致的虛煩驚悸、失眠、心神不寧等症。咳嗽哮喘的老年人服後可潤肺止咳,神經衰弱和失眠患者服後可寧神鎮靜,並能利尿消腫,具有補腦健胃、抗衰老的功能,為老年人的滋補強壯和抗衰老、健身之品,是慢性支氣管擴張、結核病、肺癌較為合適的食療品,對低熱、煩躁、失眠患者也甚適宜。
百合清蒸食用可治胃病、肝病、貧血等。實驗表明,百合有升高外周白細胞,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增強體液免疫功能的活性。百合含有秋水仙堿,當溶液濃度為10mg/ml時進行體外組織培養,有明顯抗癌作用,受到人們的重視。百合含磷量很高,磷是構成細胞核蛋白的主要成分,能促進葡萄糖、脂肪、蛋白質代謝,又是各種酶的主要組成成分,對維持血液酸堿平衡有重要作用,可延緩機體的衰老過程。
百合也常用於心火肺熱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瘡癤、痱毒和痤瘡等。食用百合不但可起輔助治療作用,而且可使皮膚變得細嫩,富有彈性,減少皺紋。對於因內熱引起的大便秘結,小便赤熱,服用百合有清內熱、利二便的功效。
百合還可加冰糖、大米等煮成百合粥,有潤肺、調中、鎮靜、止咳、養陰、清熱的作用,對肺弱、肺癆、咳嗽、咯血、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婦女絕經期神經官能症、癔症等都有輔助治療作用。百合加杏仁製成百合杏仁粥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適用於病後虛熱、幹咳勞嗽;加杏仁、赤豆、白糖等熬成百合杏仁赤豆湯,有潤肺止痰、除痰利濕作用,適用於痰多咳嗽、喘息、口幹、小便不利等症;百合還可加糖熬成糖水百合,對病後餘熱未清所致的虛燥不眠有療效,對肺燥幹咳、痰中帶血患者亦適宜。幹百合200g研碎,另用大棗6枚煮爛,去核,加紅糖後倒入百合粉中煮成糊狀,添入糯米粉做成彈丸湯圓,有健腦、益智、扶衰、抗老、開胃醒脾的作用,是癌症患者的康複佳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