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不用極端言詞
將“太不公平了”,改變“真令人遺憾”,或者“我倒希望……”。這樣就不至於對周圍發生的事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並逐步接受現實,即接受你並不讚賞的現實。
③不要求別人與自己一樣
不要根據自己的行為要求別人,不要求自己與別人有同等的待遇,也就消除了不公正的心理誤區。(4)遠離負性情緒
負性情緒主要指抑鬱、緊張、焦慮不安,這些不良情緒往往影響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從早到晚,日複一日。這些負性情緒一旦改善,就可以使老年人走進安樂、寧靜的生活。
4化解生活中的各種心理壓力
每個老年人雖然經曆和所處的環境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生活是不會一帆風順的,如工作及生活中的困難、個人的傷病、家庭的糾紛、親友的去世、繁忙的家務、居住狀況不良等,均可以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而有了這種壓力後,便可在自己的生理上產生種種不良反應,影響身心健康。老年人進行心理調適,首先要善於化解生活中產生的各種心理壓力。
(1)知足常樂,對生活感到滿意
老年人要想消除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則必須對生活,對自己感到滿意,隻有這樣才可能在生活中將自己的聰明才智全部地發揮出來,並經常地獲得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加生活的樂趣。如果老年人對自己這也不滿意,那也不滿意,感到處處不如別人,羞愧的心情就會時刻地纏繞著自己,這樣就會整日怨天尤人,就會把自己的生活看成是一種負擔,進而產生無窮的壓力。
(2)自知之明,正確評價自己
正確地認識及評價自己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因為一個人隻要能夠正確地認識及評價自己,他的舉止才能得體,學習和生活才能適應,並努力在離退休後的生活中不斷地發展自己。老年人不能正確認識、評價自己經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清高,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自己能做別人做不來的事情,如果某種事情一旦沒有辦好,則把責任和過失推諉給別人;另一種則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感到自己什麼事情都不能幹,有時還經常出現自覺慚愧的思想,不肯以自己本來的麵目來麵對自己,這樣往往就形成了沉重的思想壓力。(3)平淡處世,坦然麵對挫折
老年人要想消除心理壓力,就必須以積極的態度,冷靜地分析自己遭受挫折、產生心理壓力的主觀與客觀原因,及時找出問題的症結。(4)修身養性,不斷增加涵養
為了使自己能夠有效地應付生活中的各種壓力,老年人還要不斷地加強自己的性格修養,使自己的性格不過於急躁,生活情趣不過於枯燥與貧乏。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看一些書籍,一方麵可以促進學習,拓寬知識麵;另一方麵可以從書中獲得慰藉,獲得精神養料。可以閱讀一些人物的傳記和治學方麵的文章,給自己以新的啟發,同時在漫遊知識的過程中,加強自己的涵養,增強信心和進取心。(5)平緩辦事,放慢生活節奏
為了避免心理壓力對自己造成的傷害,老年人應當放慢生活的節奏。在處理事情時,使事情的發展與自己的生活節奏相適應,把自己需要處理的事情,按輕重緩急統籌安排,處理好一件再處理另一件,防止因要處理的事情過多而在自己的心理上造成壓力。(6)適度鬆弛,緩解不良情緒
人在麵臨諸多壓力時,往往會出現緊張、煩躁、低沉、怠懶、憂鬱等。這種情緒無助於心理壓力的減輕,因此必須使自己的情緒鬆弛下來,這樣才可以緩解心理壓力。
5離退休綜合症心理調適處方
所謂“離退休綜合症”,就是指一個人離退休之後所產生的各種心理不適應症狀。它直接損害離退休老人的身心健康,加速衰老過程,因此必須及時有效地加以控製和消除。(1)離退休綜合症的表現
離退休綜合症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①孤獨、空虛、自卑
一些老年人在離退休後往往出現孤獨、空虛和嚴重的失落感,體力和精力明顯減退,自卑心理嚴重。
②憂鬱、煩躁不安
一些老年人由於不適應離退休後的環境,因而情緒低落、坐臥不寧、行為重複、做事猶豫不決、心神不定、喜怒多變、情緒不穩、難以自控。有的人則悲觀厭世,愁眉苦臉,怨天尤人,對外界事物缺乏興趣。有的老年人性情發生明顯變化,容易急躁和發脾氣,對任何事情都不滿意,更有甚者,常處於惶惶不安之中,恍惚失態。
③不與外界交往
有些老年人對事物毫無情趣,缺乏活力,懶散乏力,不愛活動,不與周圍人交往,反應慢,嚴重時可達到麻木遲鈍狀態。
④心理老化加快
自感腦力活動減慢,體力活動不支,並因此而出現悲觀失望的情緒。
⑤容易發生身心疾病
有些老年人不適應離退休後的環境變化,容易出現身心功能障礙和免疫代謝能力下降。許多人在離退休前身體健康,一旦退休後很快重病纏身,甚至在較短時間內死於癌症或心腦疾病。
(2)如何消除“離退休綜合症”
①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在離退休之前不僅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而且還要在感情上、行動上接受即將到來的現實,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離退休。具體地說,就是要在離退休之前逐漸淡化職業意識,減少職業活動,轉移個人的生活重心,增添新的生活內容,初步確定與自己的文化經濟背景、生活閱曆、性格特點和身體條件等相適應的離退休生活模式。另外,有關組織和親朋好友也可以開展一些指導谘詢工作,為即將離退休人員出謀劃策,幫助他們做好角色改變的準備,以便更好地順應離退休生活。
②建立新的“個人支撐點”,保持充實的生活
保持充實的離退休生活,既能夠縮小個人離退休前後出現的心理反差,也有利於從中尋求和建立新的“個人支撐點”,恢複或維持心理上的平衡。同時,這也是老年期心理保健的一條主要原則。就目前實際情況看,通過哪些途徑才能比較容易地做到這一點呢?
第一,發揮原有專長,繼續貢獻餘熱。如果離退休之前是專業技術人員或技術工人,則可以受聘回到原單位或去新的工作單位從事力所能及的專業技術工作。這樣做的結果既為社會貢獻了餘熱,又滿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時也獲得了一定的物質收入,從而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如果離退休之前是黨政機關的行政幹部,則可以從事個人感興趣的社會勞動或公益服務活動,如參加社會治安、交通安全、街道居委會、市場管理等社會服務工作,這樣既有益於社會,也有助於個人的心身健康;如果退休之前是普通的工作人員,且沒有什麼特別專長,則可以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承擔家庭炊事、采購、清洗理家、撫育幼孫等,這樣既能增進家庭和睦、減輕子女負擔,也能使自己享受天倫之樂,可謂一舉數得。
第二,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興趣愛好是指個人在職業之外所從事的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有些人在離退休之前,由於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使得他們除了職業活動以外沒有其他任何的個人興趣愛好。這不利於他們離退休後的心理保健。因為健康的興趣愛好能使離退休老人生活充實,精神愉快;能增長知識,促進思維能力,陶冶情操;能改善人際關係,增加社會交往以及消除許多消極不良的心理因素。離退休老人的健康的興趣愛好種類是很多的,如:養花、集郵、垂釣、旅遊、書畫、攝影、看電影電視、欣賞音樂戲劇、讀報刊雜誌、下棋打牌、開展適當的體育活動、烹調、編織、裁縫、製作手工藝品等等。離退休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培養其中的一種或幾種興趣愛好。
③重新認識和調整夫妻生活複蘇青春戀情
即將步入老年期的離退休者,已經度過更年期的困擾,在這人生轉折的重要時刻,重新審視一下夫妻關係,並對夫妻生活進行必要的調整,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每一對剛剛離退休的夫妻,能以不同的方式恢複年輕時的情愛吸引和依戀,或漫步於花叢,或相偎在月下,那麼,這種“青春戀情”的複蘇,一定會有助於離退休初期的情緒穩定以及離退休後的生活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