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是波的密友,藕“一根筋”,波“隨風擺”。波父死,藕趕至,哀慟神傷,不在波下。眾人感佩之餘,皆以藕摯誠忠義,紛紛相誼。而波,不過.泛泛之交耳。 (4)不要嘮叨,要恰到好處
嘮叨是女人易犯的通病。婆婆媽媽,愛講“車軲轆話”的女人無疑討人厭。而且女人見麵話又格外多,反反複複,傾訴自己的喜樂哀愁,也不管別人愛不愛聽,徑自講個沒完,自己倒是舒心,沉溺於一時的宣泄中去了,別人的情緒卻給攪個亂七八糟。這種人,說白了,就是自私。所以,聰明的女人在與人談話時,首先是個好聽眾;其次又能隨時注意對方的反應,相機調整談話內容,而不是一味自顧言語。
祥林嫂的嘮叨就是前車之鑒。其實,國內外的名女人,在這方麵做得好的比比皆是。巴基斯坦女總理貝·布托在聽取下屬工作彙報時專注耐心,不多言語,彙報結束則抓住要點,縱論分析,條理清楚,切中重點;我國優秀電視節目主持人倪萍在任何場合針對任何對象都能恰到好處地發問、應答,從而控製場上氣氛,達到輕鬆主持的目的。(5)不要飛短流長,要守口如瓶
做女人最忌諱的是說長道短。所謂“長舌婦”,是頂讓人頭疼的。今兒李家鍋蓋沒掀就上了炕,明兒張家婆媳打成了一團粥,後兒王家三小子在鎮裏惹了什麼事……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且不說鄰裏不和、糾紛四起,單是那不值一提的“短長”,就足以使家庭內部分化瓦解,可謂後果嚴重。
彩芹在機關工作,能力挺強,頗受領導器重。偏偏她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愛學舌,愛傳話。無的說有,小的說大,而且專門製造謠言,以此為樂。漸漸,大家熟知了她的為人,都不願答理她,也不再相信她的話。人們叫她“小喇叭”、“沒有把門的”,領導對她的信賴度也大大降低。
(6)不要炫耀賣弄,要自立自強
“你們瞧!我老公給我買的項鏈,24K的,足金足赤!”“有啥稀罕?俺們那口子弄回輛寶馬,瓦藍鋥亮,開起來別提多神氣啦!”類似這樣的場景和對話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鮮見。女人嘛,話題多半圍繞丈夫、孩子,故而言語間有意無意總要甩帶出那麼一種自豪來,要麼妻以夫榮,要麼母以子貴。殊不知,正是這種自覺不自覺的炫耀,表明女人還沒有從根本上自強自立。一個真正有智慧有實力的女性絕不會置身在他人的光環之下,她應該靠自己的魅力贏得一切,包括友誼、愛情等等,而無須假借他人的什麼宋裝點自己、陪襯自己、標榜自己。(7)不要自作聰明,要廣納善言
頭腦聰明的女人不少,不過有真實的大聰明,也有虛假的小聰明。小聰明可以蒙人一時,卻難成大事;大聰明雖貌似愚拙,卻每每能出奇製勝。女人之間相處,耍小聰明是沒必要的,因為同為女人的對方會一眼看破;自作聰明也是不足取的,因為一葉障目、不見森林是女人常犯的錯誤。
公關部小柳,人人都說精明。精明過分,也成了不精明,因為人人都防一手,不與她深交。倒是同屋的華姐,成熟練達,凡事從容鎮定,不自以為是,亦不與人爭短長,獲得大家一致的好評。所以,采眾家之長,虛心聽取各方麵意見,才是一個女人明智的所在,才是一個女人交際成功的法寶。(8)不要貪小失大,要目光長遠
“撿芝麻丟西瓜”,女人往往這樣:自以為占了點小便宜,卻不料丟了大局。比如,錙銖必較的菜場上,兩個旗鼓相當的女人因一個土豆的歸屬而抓破麵皮:熙攘擁擠的公共汽車,一位母親因女兒的身高是否達標與售票員吵鬧不休,轉過頭迎對女兒疑惑的眼睛;三五女伴出遊,有人慷慨大方有人小氣摳門,有人大度破費有人毫毛不拔等等。表麵上,這些女人爭得了什麼,沒有損失什麼,實際上,她們卻丟了太多寶貴的東西。莫說同性的尊重和友誼,恐怕男性亦不屑與此類女人交往吧。(9)不要勢利為人,要始終如一
女人的友誼,相對來說,一般都比較脆弱。這跟女人注重家庭有關。 女人一結婚,圈子明顯狹小,因而保留住一份友誼較為難得。更何況,女人的生活際遇變遷較快,上下起伏,隨機性大。眼界高了,感覺自然優越;水準降了,心理勢必失衡。所以,“下眼瞧人低”的夫人和“看人下菜碟”的主婦一樣多。
英子大學畢業“傍”了一款爺,生活扶搖直上。有趣的是,每次同學聚會,英子都一身牛仔,從不裝腔作勢。同學見其形同老樣,彼此依舊親密無間,十分融洽。有人問:“你們怎麼—點距離沒有?”英子坦言:“我幹嗎把自己搞得珠光寶氣、高人一等呢?傻瓜才那樣做。我知道什麼是真的和假的,什麼是我需要的和可有可無的。”
由此可見,勢利總不是為人的根本,始終如一才是做人起碼的準則。男人如是,女人也如是。
3傾聽、傾聽、再傾聽
傾聽是一種技巧,當你掌握了,會助你奔向成功。耳聽八方,能使我們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廣納群言,能使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謙虛謹慎,能使我們增長知識與才幹。而學會傾聽,則是我們實現上述目標應練好的基本功之一。
傾聽不同意見。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不同意見是很正常的。怕的是沒有不同意見,怕的是隻有一種聲音。壓製不同意見,隻能是死水一潭;充分傾聽不同意見,才能形成生動活潑的工作局麵。
傾聽逆耳之言。人無完人,發自內心的提示與批評是一種關心和愛護,同時也是一種難得的幫助。—個人如果長期聽不到上級的逆耳之言,應該反省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果長期聽不到同級的逆耳之言,應該反省自己的人際關係:如果長期聽不到下級的逆耳之言,應該反省自己的工作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