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讓金錢為你而工作
以人役錢讓金錢為你去工作,隻要是正當的、合法的錢,都要想方設法加以利用,為自己的致富目標服務,這是財商理念的新境界和大智慧。
金錢的生命在於運動,隻有不斷周轉並使其增值,才能體現金錢的價值,實現金錢的意義。“有錢不置半年閑,”守財奴遲早會變成窮光蛋。
把錢存在銀行中永遠也不動,是無法體現金錢主人的價值與財商的。金錢隻有時間價值和機會價值的,存款求利劃不來,通貨膨脹率高過銀行利率時存款反會賠錢。
讓金錢為你工作,就是別苦行僧式地攢錢,要立足於賺,學會用小錢賺大錢,正視資本公積的作用,慢慢增大你的資本,壯大你的力量,你會發現你賺錢的能力也提高了。
1學會以人役錢、以錢生錢
高財商的人都是財富的主宰者,而絕不會是金錢的奴隸。讓金錢為你所驅使,成為你以錢賺錢的工具,這是開啟財商潛能的關鍵。
也許你對有關金錢影響力的理論不感興趣,很想早一點知道究竟怎樣才能很快地賺到錢,別急,下麵就通過傑克的故事來說說這個問題。
傑克早年並不富有,他的生活是艱難的,但即使經濟不寬裕,他的母親總是盡一切力量在可能的時候,給他最特別的款待。無論何時她有了額外的錢,她一定會為孩子們買點什麼。也許為傑克買一個新遊戲機,或者帶他們去看露天電影。由於孩子們通常消耗的隻有生活所需,所以傑克想這也是他母親給自己一些快樂的方式。傑克認為,他們總是在一有了額外的錢就把它花掉,因此他們從來沒有多餘的錢可以存下來。
當傑克開始賺到可觀的錢的時候,他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現象。即使他的錢夠開銷,但是似乎每到月底仍然是一毛錢不剩。
多年以前,傑克想第一次投資置產。他知道他至少需要3萬美金的現款,但傑克一輩子也沒有存過那麼多錢。所以他訂出一個時間表,想在六個月以內存夠錢。一個月要五千美元才行。這個數目似乎很遙遠,但是傑克憑著信心就這麼開始了。你家裏有沒有一個專門放賬單的籃子或是抽屜?一個你可能一個月會去看一次準備付錢的地方?傑克有。而他做的是把你稱做“增添期款”的新賬單放進檔案裏。每個月五千美元的賬單看起來似乎很難達成,事實上,在最初一兩個月傑克試著想不理它。不過他還是照計劃執行,並且試試看有什麼其他方式,可以確保這筆額外的賬單可以和其他賬單一塊兒付清。一件有趣的事開始發生了。因為傑克專心生財並且保住他賺到的五千美元,他愈來愈注意到他常把自己的錢輕率地隨處散掉。他也開始留意到一些機會,是他以前沒有注意到的。他也想到,他以前在工作上隻會投注精力到某個程度,現在由於他必須有額外收入,他就在從事的事上放入多一點精力,多一點創造力。他開始冒比較大的風險,他要客戶為他的服務支付更多的代價。他為他的產品開放新市場,他找到利用時間、金錢和人力的方法,以便在較少時間內做完更多的事情。借著給他自己稱做“頭期款”的賬單,他加強、放大了他一向就擁有的能力。
如果你曾經鍛煉過身體,你就知道肌肉是有記憶的。傑克的意思是,一旦你鍛煉出一塊肌肉,要再煉出來就比較容易,賺錢也是一樣。當你開始伸縮你的財富肌肉時,你就開始以一種不同的層次有了自我體驗。你的思維、眼光、方法都有了全新的改進,此刻,金錢也會慢慢隨之而來了。傑克終於夢想成真。
高財商的人對金錢有著獨特的理解:他們賺錢是為了花出去,他們花錢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洛克菲勒王朝的創始人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的童年時光就是在這個叫摩拉維亞的小鎮上度過的。每當黑夜降臨,約翰常常和父親點蠟燭,相對而坐,一邊煮著咖啡,一邊天南地北地聊著,話題又總是少不了怎樣做生意賺錢。約翰·洛克菲勒從小就滿腦子裝滿了父親傳授給他的生意經。
7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約翰在樹林中玩耍時,發現了一個火雞窩。於是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想火雞是大家都喜歡吃的肉食品,如果他把小火雞養大後賣出去,一定能賺到不少錢。於是,洛克菲勒此後每天都早早來到樹林中,耐心地等到火雞孵出小火雞後暫時離開窩巢的間隙,飛快地抱走小火雞,把它們養在自己的房間裏,細心照顧。到了感恩節,小火雞已經長大了,他便把它們賣給附近的農莊。於是,洛克菲勒的存錢罐裏,鎳幣和銀幣逐漸增多,變成了一張張的綠色鈔票。不僅如此,洛克菲勒還想出一個讓錢生更多的錢的妙計。他把這些錢放給耕作的佃農們,等他們收獲之後就可以連本帶利地收回。一個年僅7歲的孩子竟能想出賣火雞賺大錢的主意,不能不令人驚歎!
父親和母親對長子的行為反應截然相反。篤信宗教、心地善良的母親對此又氣又惱,狠狠地把他揍了一頓,可是頗有眼光的父親卻說:“唉呀,愛麗莎,你何必呢!這個國家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錢、錢、錢!”他對兒子的行為大加讚賞,滿心歡喜。約翰·洛克菲勒就是由這樣一個相信聖經上所寫的一言一語、敬畏上帝的基督教徒的母親撫養大,由父親的實際處世之道教育成人的。
在摩拉維亞安下家以後,父親雇用長工耕作他家的土地,他自己則改行做了木材生意。人們喜歡稱他父親為“大比爾”,大比爾工作勤奮,常常受到讚揚,另外他還熱心社會公益事業,諸如為教會和學校募捐等等,甚至參加了禁酒運動,一度戒掉了他特別喜愛的杯中之物。
大比爾在做木材生意的同時,不時向小約翰傳授這方麵的經驗。洛克菲勒後來回憶道:“首先,父親派我翻山越嶺去買成捆的薪材以便家裏使用,我知道了什麼是上好的硬山毛櫸和槭木;我父親告訴我隻選堅硬而筆直的木材,不要任何大樹或‘朽’木,這對我是個很好的訓練。”
年幼的洛克菲勒在經商方麵初露鋒芒。在和父親的一次談話中,大比爾問他:
“你的存錢罐,大概存了不少錢吧?”
“我貸了50元給附近的農民。”兒子滿臉的得意神情。
“是嗎?50元?”父親很是驚訝。因為那個時代,50美元是個不小的數目。
“利息是75%,到了明年就能拿到375元的利息。另外我在你的馬鈴薯(即土豆)地裏幫你幹活,工資每小時037元,明天我把記賬本拿給你看。其實,這樣出賣勞動力很不劃算。”洛克菲勒滔滔不絕,很是在行地說著,毫不理會父親的驚訝表情。
父親望著剛剛12歲就懂得貸款賺錢的兒子,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兒子的精明不在自己之下,將來一定會大有出息的。
洛克菲勒小小年紀就知道以錢生錢,對於沒錢或錢少的人來說,還要善用別人的錢賺錢,這是一把通向財富之門的金鑰匙。
創富?很簡單。高財商的人會告訴你:善用別的錢賺錢,是獲得巨額財富的好方法。富蘭克林、尼克鬆、希爾頓都用這個方法。
威廉·尼克鬆說:“百萬富翁幾乎都是負債累累。”他運用別人的錢和餘暇的時間投資房地產,把美金100元變成300元。
富蘭克林在1748年“給年輕企業家的遺言”中說:“錢是多產的,自然生生不息。錢生錢,利滾利。”
所謂“用別人的錢”是正當的,誠實的,絕不違背道德良知。
誠信是無可替代的,缺乏誠信的人,即使花言巧語,也會被人識破。使用別人的錢,首重誠信。誠信是所有事業成功的基礎。
銀行是你的朋友。
銀行的主要業務是放款,把錢借給誠信的人,賺取利息;借出愈多,獲利愈大。
銀行是專家,更重要的是,它是你的朋友,它想要幫助你,就會比任何人更急於見到你的成功。
用錢賺錢是一個資金運籌問題,資金運籌,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使資金的使用和結算方式日益繁多,在提供便捷的同時,又為資金的利用提供了可乘之機。
令人眼花繚亂的資金運籌,你一定要謹慎,寧可過於謹慎一點,也不作瀟灑狀隨意使用資金。等到你對資金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已經爛熟於胸時,那時再瀟灑也為時不晚。
心中牢記資金市場上有風險,注意調查預測,在此基礎上作出正確的決策,你的資金運籌就一定會有良好的回報。
第一,要合理地運用、調配已有的金錢,這是對一個經營者的才幹和智慧的考驗。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為一名經營者,無論你有多麼強的經營能力,但如果沒有錢供你運用支配,那麼,所有一切都是空中樓閣。所以,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經營者,應該學會走好第一步——籌措資金,隻有踏踏實實走好了這一步,才能為將來的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也正應驗了中國的另一句老話“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目前的形勢下,大多數下海者都有一定本錢,但是同那些已在商海中摸爬滾打多年的競爭對手一比,則相形見絀,顯得勢單力薄。如果不能通過各種途徑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那麼競爭將會無情地將你吞沒。那麼,究竟如何籌資呢?
西方國家創業者的通常做法是,創辦公司的合夥人認股,這就是創業的籌資方法。
向銀行貸款,這是眾多企業籌集資金、利用資金的一個重要途徑。怎樣向銀行貸款,怎樣能獲得較優惠的貸款條件,這中間有一些技巧,是要認真研究的。
要爭取貸到款,首先要使銀行對你有信心。
捐獻,既是一種獲得的信用,也是獲得進一步貸款的手段。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很多港商、外商向內地捐贈了一些物資,援建了一些項目,但同時,又從中國的銀行中貸到了比捐贈更多的貸款,采取的就是這種方法。捐獻可以增強信用,這是一種建立共同的精神資產的方法,通過它你可以更加順利地達到貸款的目的。
借貸以後,應按期向銀行返還貸款。能否按時還貸,這不僅關係到償還能力,重要的是關係到你的公司的形象和信譽,表現出你對他人的承諾是否有責任心、有道德感。若一時手頭緊,資金周轉不靈,也要千方百計地到別處去張羅一筆款子轉到銀行賬上,也可以借新債還舊債,過些日子再續借也未嚐不可,但千萬不要到期不予歸還或不予通知。如果這樣,你就失去了信譽。一旦失去信譽,再去借貸就將十分困難了,或者借貸的成本代價就比較高了,例如需要更多的財產抵押和支付更高的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