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讓金錢為你而工作(2 / 3)

以錢生錢,以貸博貸。有了良好的借貸信譽之後,可以實施以貸博貸的策略。

為了進一步擴大貸款,你可在資金充裕時提前還貸,說明了你是由於投資資金短少而不能進一步投資,而提前還貸的,這樣很可能會使銀行延長你的還債期限,甚至追加貸款。

要做到以貸博貸,一般情況下需與多個銀行打交道才行。如果你能夠從大銀行獲得貸款幾百萬,再去小銀行貸款幾十萬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小銀行對你的資金狀況的判斷,很可能是依據大銀行對你的貸款情況而定的,如果大銀行可以借給你那麼多錢,小銀行就會想到,我借給你錢的風險就要小多了,一旦有問題反正有大銀行擔著。

西方商界有句名言:“借了小錢你聽銀行的,借了大錢銀行聽你的。”到了借大錢這個階段,你就不必擔心借不到錢。因為此時的銀行更關心你的經營業績,如果你因為借不到錢而倒閉,最終資不抵債,它也跟著倒黴。因此為了確保你生意的需要,銀行會設法保證你的資金,當然,你需要使銀行看到進一步貸款的前景。

2有錢不置半年閑

許多人之所以封閉自己的財商潛質而不能大富的原因是他把錢僅僅就當做錢,而不會把錢變成資本,變成生錢的工具,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守財奴。其實作為資本的錢,是能帶來利潤的錢。是在資本運動中不斷增值的貨幣。稍有財務知識人的都知道,資金是有時間價值的,如果資本閑置,那就是浪費。而且由於通貨膨脹的原因,資金還會貶值。中國有句俗話說“有錢不置半年閑”,就是說要讓錢生錢,讓金錢為你的致富理想服務。

可是就有一類人,對金錢有一種“難分難解的如膠似漆的感情”。他們對自己擁有的金錢總想時時刻刻攥在手裏,生怕它飛了似的。誰要想向他(她)借錢,或者勸他(她)把錢存到銀行裏,那簡直比登天還難。他(她)會覺得,那樣真就是要了他(她)的命根子!

卡耐基曾經有一位鄰居,是一個年近花甲的婦女。

有一天,這位老婦人把卡耐基請到她家裏,說:“卡耐基先生,請你幫我一個忙吧!”說完趕緊關嚴門窗,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

卡耐基說:“老人家,您有什麼需要我幫助的,盡管說罷。”

老婦人說:“卡耐基先生,我知道,你是一個誠實的好人,我信任你。請你進來吧,跟我過來。”

她掏出鑰匙,打開臥室的門。這間臥室簡直就是一間密室,沒有窗,隻有一個窄窄的穴洞,門也是很厚,關得嚴嚴實實的。

卡耐基隨著老人進到這間密室,不知道這神秘莫測的老婦人要做什麼。

老婦人鎖上臥室的門,彎腰從床底下拖出一隻皮箱。開了皮箱的鎖,掀開蓋子。

卡耐基定睛一看,滿滿一箱嶄新的鈔票!

“卡耐基先生,”老婦人說,“這是我先生留給我的錢,一共是10萬美元,全是50元一張的鈔票,一共應該是2000張。可是,我昨天數來數去,數了一整天,就隻有1999張。是我人老了,沒數對呢,還是真的少了一張呢?如果是真的少了一張,那就奇怪了,我從來沒有拿出過一張鈔票的。卡耐基先生,我請你來,是想請你幫我數一數。誰都不知道我私下藏了10萬美元,我相信你,所以請你來幫我這個忙……”

卡耐基感到非常驚詫。

忙乎了老半天,終於快完了。鈔票數完了,正好是兩千張,十萬美元。老婦人高興得像個小姑娘似地跳了起來。

卡耐基抹了抹額頭上的汗,說:“老人家,您這麼一大筆錢,為什麼不存到銀行呢?存起來的話,每年的利息都不下1萬美元呢!”

老婦人沉默不答。

“像這樣放在家裏,反而讓您提心吊膽,”卡耐基繼續對她做“思想工作”,“如果存到銀行裏,不必擔心會少了一張幾張,既安全,又有利息。”

老婦人心動了,“就委托你去給我存上吧。”

等到卡耐基把存折給老婦人拿回來,老婦人把存折湊到眼前,仔仔細細地看,見那上麵有一行字。

“這一張小紙條就是10萬美元麼?10萬美元,一整箱嶄新的鈔票就這麼一張小紙條麼?”老婦人嘀咕著。

沒過兩天,老婦人又把卡耐基請了過去。她拿著那張存款單,說:“卡耐基先生,這張輕飄飄的紙條,我心裏怎麼也不踏實。這不會是騙局吧?”

卡耐基說:“老人家,這不礙事的……”

老婦人緊接著說:“唉,卡耐基先生,我真的是放不下這顆心。我看不到我的錢,就覺得好像沒有了似的。不瞞你說,以前我每天都要把那10萬美元現鈔數上一遍的。兩天沒數我的錢了,我都手癢難耐啦!卡耐基先生,再勞駕你一次,你馬上就去銀行把現款給我取出來吧!”

卡耐基無可奈何,隻好照辦了。

“人們在心理上有一種錯覺:錢一旦離開了自己的手,就有一種失落感,即使存在銀行裏,也不例外,或者錢借給了別人,也覺得那錢沒了似的。人們占有金錢,總希望是實實在在的占有,錢不在身邊,就仿佛覺得是虛無飄渺的幻想一般。如果不克服這種錯覺,你將失去不少的存款利息。要是一個商家也這樣的話,他是永遠也別想成大器,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商界巨子是離得開銀行的。”卡耐基在此後的一次談話中這樣說。

我們應該懂得金錢的生命在於運動,千萬不要學卡耐基的這位鄰居。

血脈不流通,人會死亡。同樣資金再多,閑置起來就等於死錢。企業的活力在於不斷地發展,資金的生命在於不停地周轉。

有的創業者,初涉商場比較順利地賺到一筆錢,就想打退堂鼓;或把這一收益趕緊投資到家庭建設之中;或把錢存到銀行吃利息;或一味地等靠穩妥生意,避免競爭帶來的風險,而不想把自己已贏得的利潤又投資做生意再去賺錢,更不想投資到帶有很大風險性的房地產、股票生意之中。從而造成把本來可以活起來的資金封死了,因此就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實,經營者最初不管賺到多少錢,都應該明白俗話中所講的“家有資財萬貫,不如經商開店”、“死水怕用勺子舀”這個道理。生活中人們都有這樣的感覺,錢再多也不夠花。為什麼?因為“坐吃”必然帶來“山空”。試想,一個雪球,放在雪地上不動,隻能是越來越小;相反,如果把它滾起來,就會越來越大。錢財亦是如此,隻有流通起來才能賺取更多的利潤。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資金的生命就在於運動。資金隻有在進行商品交換時才產生價值,隻有在周轉中才產生價值。失去了周轉,不僅不可能增值,而且還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如果把資金作為資本,合理的加以利用,那就會賺取更多的錢。

人的生命在於運動,資金的生命也在於運動。作為金錢可以是靜止的,而資金必須是運動的,這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資金在市場經濟的舞台上害怕孤獨,不堪寂寞,需要明快的節奏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把賺到的錢存在手中,把它靜置起來,總不如經營者用以參與市場競爭是上策。因此,奉勸公司老板們:盡管你家有萬金,你還是應該繼續努力,而不能“坐吃山空”。從這一古訓出發,你可以得到如下啟示:既然剩餘價值是從貨幣——商品——貨幣中流通中產生的,那麼,為什麼不用已有的錢財去投資經商,而把他死存呢?

當然從事經營,風險是時刻存在的。古人講:“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盈利是與風險並存的。

在金錢的滾動中,在資本的運動中,發揮你的才智,開啟你的財商,你就可能成為新的富豪。

3學會用小錢賺大錢

財商智慧是人創富的最大資本,誰能開啟並會運用自己的財商潛能,誰就能會用小錢賺得大錢。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金錢是人們生存的物質條件之一。賺到錢,賺到更多的錢,會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活質量大大改善,這當然是大多數人所期望的事了。但怎樣賺錢,特別是在資本不多的情況下用小錢賺到大錢呢?

用小錢賺大錢,很多人會覺得太難了。其實,這是因為人們習慣性思維束縛了我們的智慧。今天,在千變萬化的市場中,那種隻有下大本錢才能賺大錢的思維早已過時,可以說,如果不能充分地了解和把握市場風雲變幻的脈搏,即使下大本錢也不一定能賺錢,弄不好甚至會血本無歸。反之,如果你能掌握市場,抓住機遇,用奇招取勝,雖然本錢不大,但照樣可賺大錢。

抓住機會,以迂求直就可以從無到有以小魚釣大魚。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薩克門多有一個叫AB的青年,做家庭用品通信銷售。首先,他在一流的婦女雜誌刊載他的“一美元商品”廣告,所登的廠商都是有名的大廠商,出售的產品皆是實用的,其中大約20%的商品進貨價格超出一美元,60%的進貨價格剛好是一美元。所以雜誌一刊登出來,訂購單就像雪片般多得使他喘不過氣來。

他並沒什麼資金,這種方法也不需要資金,客戶彙款來,就用收來的錢去買貨就行了。

當然彙款越多,他的虧損便越多,但他並不是一個傻瓜,寄商品給顧客時,再附帶寄去20種3美元以上100美元以下的商品目錄和商品圖解說明,再附一張空白彙款單。

這樣雖然賣一美元商品有些虧損,但是他是以小金額的商品虧損買大量顧客的“安全感”和“信用”。顧客就不會在戒懼的心情之下向他買較昂貴的東西了。如此昂貴的商品不僅可以彌補一美元商品的虧損,而且可以獲取很大的利潤。

就這樣,他的生意就像滾雪球一樣越做越大,一年之後,他設立了一家AB通信銷售公司。再過3年後,他雇用50多個員工,1974年的銷售額多達5 000萬美元。

他的這種釣大魚的辦法,有著驚人的效力。他起初一無所有,可是自從開始做吃小虧賺大錢的生意,不出幾年,就建立起他的AB通信銷售公司。當時他不過是一個29歲的小夥子而已。

在市場競爭中,沒有大錢的普通人想掙錢難免受到各種因素的製約,常常是欲速則不達,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因而,有些胸懷大略的投資者,為了實現其目的,以迂為直、以小魚釣大魚,這是他們慣用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