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者對“互惠互利”這種目的追求奠定了他們活動的基礎,如果不存在互惠互利的共同目的,合作的各方是很難走到一塊來。企業之間的聯盟,朋友之間的合作都是表現在共同利益的追求而使他們走向合作。而且,由於合作而給各方帶來的互惠不僅表現在財產的增加上,而且更表現在自身其他實力的增強,也可以表現在更具競爭力、發展更快等方麵上。隻有互惠互利,才能使合作成功,達到合作的目的,而且,隻有互惠互利,才能進行長久的合作,使自己獲得更多的利益。
互惠互利不僅體現在經濟合作之中,而且也體現在其他各個方麵,大到國家間的政治合作,小到普通人之間的社會往來,無不體現著一種互惠互利的目的,軍事合作,政黨團體的合作、家庭的合作,個人的合作都是為了實現某種互惠互利的目的而進行的。在求富路上的合作往往帶來現實的利和惠。
社會的發展早已離開了“個人英雄主義”時代,互惠互利的合作是現代人類和社會存在的基礎和前提。雙贏理念則是人們生活的思想理念,合作則是雙贏理念下人們所選擇的最佳行為,而互惠互利則是雙贏理念的外在動因。
3合作是一種領導才能
開啟財商需要一種有善於與人合作的領導才能的人,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效地與人合作。善於團結人的人,天然就是一個領袖人物,他能引導其他人進行合作,或者引導他們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完成一項共同的工作;他善於鼓舞他人,使他們變得活躍。通過他的協作,他完成了單靠自己無法完成的工作;在他的協作下,以他為核心的這些人給社會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服務。
有些人天然是服從者,他們不知道一件事情牽涉的範圍有多大,不知道該如何麵對和處理棘手的問題,但他們也有與人協作的意願,隻是他們的協作是一種消極的協作。他們會說:“你看我適合幹什麼,隻要你安排了,我就會盡心去做。”所以,通過是否善於合作,可以區分出一個人是不是一個領袖人物。
領袖人物具有極強的號召力,能鼓舞並指揮他屬下所有的人員獲得比在沒有這種指揮影響力之下更大的成就。
在各種行業的領袖人物中,有政治領袖,有軍事領袖,有工商業領袖,有社會團體的領袖,其中,商業領袖特別理解“共同諒解及合作精神”的必要性,他們知道,要想成功,必須擁有這種精神,為達到這一目的,可通過自願的方式,也可通過紀律的強製。
領袖人物會適當簡化你的個人思想,有時他會使用強製的方式,有時他還會使用說服的方式,有時則使用懲罰或獎賞的手段,但最好的合作是在潛移默化中完成這種簡化的。領袖人會創造一種氛圍,讓你自己覺得放棄某些不合拍的想法是應該的。假如你的個性過於突出,或者你有非常強烈的個人觀念無法拋棄,那就不可能完成這種思想統一。
不過,真正偉大的領袖,他們天生就具有一種特別的魔力,使得成千上萬的人認為領袖的思想為整個民族找到了出路和希望。
不管你是多麼優秀的組織者與管理者,你可以通過個人魅力,暫時把一個團體的看法統一起來,使他們以統一的看法行事。但是一旦你離開這個團體,就有可能出現團體分崩離析的局麵。
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這種基於個人魅力的領導才能的缺乏,才使得“英雄”人物的出現成為可能。同樣一批人,僅僅是因為領導者沒有了,就變得麵目全非,這肯定不是一個健康的局麵,但它也反過來說明了領袖才能的重要。
4滿足他人就是給自己機會
從滿足別人的需要出發,也就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別人需要的人,因為我們根置於這個社會之中,若想獲得成功,不能僅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而要從滿足別人甚至更多人的需要出發,這樣自己就有了用武之地,隻有自己的價值發揮出來,致富離你也就不遠了。
從滿足需要出發可以幫助我們調整更能發展自己的目標。
已故的華裔電腦巨人王安,他的經營理論隻有七個字:“找出需要,滿足它!”王安在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後,靠發明“記憶磁芯”開始,後來陸續開發出“林納安青照相排版設備”、“洛其”對數計算器、300型計算機等產品。
“洛其”於1965年問世後,立刻成了科學家、工程師等專業人員工作台上的第一部計算器。
當時,王安公司一位年輕職員米勒在操作“洛其”的過程中無意中說了一句話:“如果‘洛其’能更簡單地操作,將成為商業上的一大利器。”
這句話震動了王安,使他發覺了一個經營中的問題:“我一直隻考慮到科學家與工程師專業人員的需要,因此忽視了其他多數人的需要。
他立即針對“洛其”進行深入研究並不斷改進,不到一年,一種任何人都能操作的商用計算機——300型計算器投入市場了。
王安離世之後,他的後人和繼任者用不到幾年的時間就使王安公司遭致倒閉,原因很簡單,就是背棄了王安生前“滿足需要”的經營宗旨。
從滿足別人的需要出發,道理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你生產經營某種商品,如果這種商品為大眾所需,你的生意就會紅紅火火;如果你的商品對大家來說毫無用處,被消費者拋棄的就不僅是商品,還有商家自己。不為大家所需要的必是社會的垃圾。古時有個叫周處的人,武功高強,但他常淩技欺人,鄉人把他與南山猛虎、北江蛟龍並稱“三害”,但周處並不知道,他頗有俠義之心,聽說“三害”為人所恨,就決心為民除害,他打死了老虎,又去搏殺蛟龍,在水中苦鬥幾天後才出來,人們以為他已與蛟龍同歸於盡,互相慶賀,他這才知道自己不為人所接受,但他知錯就改,棄武習文,後來終於成為一個有德之人。
滿足需要就是一種投入和付出。而成功一定要先付出,隻要有付出,就會有獲得。想要收獲什麼,就要看你先付出什麼?這是永遠不變的成功定律。
拿破侖·希爾年輕時是一名記者。當他訪問鋼鐵大王卡耐基的時候,卡耐基要求他在20年之內訪問所有的成功人士,花一些時間去研究成功者的秘訣,卻不付給他一分錢的薪水,問他會不會做?
拿破侖·希爾考慮了29秒後答應了卡耐基。這時卡耐基拿起他的手表說:“假如超過60秒,你即使答應我,我也不會要你,因為你對付出還在猶豫。”
後來他在成功學著作《思考致富》中著重強調了這一點:“永遠比別人多走1裏路。”
金克拉有一句名言:“隻要能幫助別人美夢成真,就能幫助自己心想事成。”
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付出,一定要先給別人最大的利益。
要先讓別人成功,自己再成功,永遠要思考別人要的是什麼,站在別人的立場去體察事情。隻要你不斷地付出,一定會得到回報,因為成功者就是付出者。
沒有一個人不付出就獲得成功的,假如有人不付出就可以成功的話,那他可能是在危害社會。
每個人都要以身作則,影響別人,每個人都需要先付出,才可能會有所回報。
假如你覺得在健康方麵不很理想,請開始付出一些時間去運動,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假如你在財富方麵覺得不是很理想的話,那表示你沒有在理財方麵付出;假如你覺得人際關係不是很理想的話,那表示你沒有好好經營朋友之間的關係,這同樣需要付出。
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以付出為目的,以滿足社會需要為目的,隻要你也能這樣想,你這輩子不但過得非常快樂,同時你的目標也一定會實現。
東方集團總裁張宏偉就是從滿足別人的需要中站住腳根然後發展壯大起來的。
東方企業集團20年前靠700元起家,而今已發展成集團房地產開發、工業、貿易、科技於一體的實業化、多元化、國際化、集團化、資產近30億元的跨國企業集團。東方企業集團是私營企業集團,它的首腦是46歲的哈爾濱大亨張宏偉。
張宏偉4歲那年,在政府機構工作的父親在“反右運動”中被打成“極右派”判勞動教養3年,隨後,全家從哈爾濱下放到呼蘭縣縣城,不久再下放到農村,父親就在那兒含冤去世。作為一個“右派子弟”,張宏偉是在備受歧視和壓抑的環境中長大的。
農村的孩子一般隻有兩條出路,一是升學,二是參軍,但“出身不好”的張宏偉與這兩者都無緣。張宏偉不甘心一輩子留在農村,他的一位長輩是土木建築工程師,也因為“政治曆史問題”被遣送到農村,聰穎好學的張宏偉便跟他學習建築設計。
1978年,他帶領幾十名農民進哈爾濱市謀生,搞工程承包。當時他幾乎是兩手空空,隻有一封鄉政府開的介紹信。
他們晚上住浴室,白天找活幹,幾十天沒攬著一宗生意。好不容易聽說有一家醬菜廠要施工,廠長一聽他們是農民,任你好話說盡就是不讓幹。最後張宏偉幹脆說先幹活後給錢,幹不好不要錢,廠長勉強答應。張宏偉跟大家挑燈夜戰,15天的活僅用3天就幹完了,而且幹得很漂亮。廠長挺滿意,把餘下的工程全交給了他們,第一個工程就是這樣成功的。
張宏偉率領這支工程隊幾年內連創佳績,以成本低、質量高、速度快不斷地壓倒競爭對手。1983年在承建哈爾濱市第二座高樓——省檢察院、商檢局15層聯合辦公樓中,以每七天一層的速度名震哈爾濱市,被《人民日報》譽為“內地的深圳速度”。
不少民工進城幹活,賺了錢就分光吃淨,但張宏偉對自己的事業深謀遠慮,注重積累,所以他的包工隊穩步發展,幾年之內,這支建築包工隊在滿足社會需要的同時也發展了自己,其經濟實力就像滾雪球一樣壯大起來。2000年他被《福布斯》列入了中國內陸50富豪名單。
5多個朋友多條財路
開發我們的財商潛力,目的隻有一個:求富賺錢,讓個人財務上充分自由,讓幸福早日降臨在每個人身上。但在求富的道路上,有這樣一句箴言:“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堵牆”,這句話在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相同意思的版本,多交朋友,少樹敵人,對每個人都是有意義的忠告,在求富的過程中,處理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認。
現代心理學和社會學的研究已證實,人際關係具有四大功能或者說四大作用:
第一,產生合力。平時,我們常說的“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人心齊,泰山移”,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在現代社會,分工細化,競爭殘酷,單憑一個人的力量是根本無法取得事業上的任何成就的,隻有借助眾人之力,才有可能創造輝煌的人生,而要獲得眾人的幫助,使之上下一心,攻克目標,那就必須學會搞好人際關係。
第二,形成互補。俗語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樣樣精通。所以,他要完成自己的事業,就必須善於利用別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幹。然而,用人並不僅僅是一種雇傭與被雇傭的關係,而最大限度地調動下屬的工作積極性,就必須掌握一定的人際技巧。
在一個人開拓自己的事業時,總要遇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困難,這時,良好的人際關係則會助你一臂之力,為你掃清障礙。
第三,聯絡感情。人是一種感情動物,他必須時刻進行感情上的交流,他需要獲得友誼。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要想堅持到底,僅僅依靠信念的支撐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友誼的滋潤。良好的人際關係會使你獲得一種強大的力量和熱情,在成功時得到分享和提醒,在挫折時得到傾訴和鼓勵,這必將會有助於你心理的有益平衡,從而有勇氣地邁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