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合作之路,得雙贏“錢”途(3 / 3)

第四,交流信息。在現代社會中,可以說,掌握了信息就等於是把握住了成功的機會。一條珍貴的信息可以使人功成名就,腰纏萬貫,而信息閉塞也可能會使人貽誤戰機,遺憾終生。

廣交朋友,善處關係,是一條十分有效的獲取信息的途徑,這樣,你就能夠在競爭中始終處於一種領先的地位,然後再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商場就是戰場,充滿著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鬥爭,根本沒有什麼人情好講。其實不然,要想在商場上立足,你就必須懂得廣交朋友,善於用“情”,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有“紅色資本家”稱號的王光英就非常善於處理人際關係,這使他的生意也充滿了人情味兒。

王光英領導下的光大公司有很多的外國朋友,這其中,既有外國的副總統、財政部長、王子,也有鼎鼎大名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和日本首相竹下登。

光大公司剛剛成立,王光英就想到,應利用基辛格的特殊身份和國際影響,推動光大公司一開張就能走向世界,於是,他便向基辛格發出了邀請,基辛格欣然應邀,當他聽到王光英“凡有利於中美友好的,我都做:凡不利於中美友好的,我都不做”的許諾時,基辛格也允諾:“那麼,今後你要我辦事,我不要你的錢。”以後,基辛格多次訪問光大公司,為光大公司快速地與世界各國建立廣泛的聯係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此外,王光英與日本首相竹下登也有著很好的私下交情。由於這種交情,竹下登就任首相後,對當時日本駐華大使中島說:“中國有個王光英。你得去看看他,問一問我們日本人能不能在什麼事情上為他效勞。”三菱信托銀行在華投資,其中對光大公司的投資在中國數第一,這是王光英用人情做生意的有效證明。

王光英非常重視私人友誼的建立和維持,他常常做出一些超越公務關係,表示私人友情的舉動。竹下登剛當上首相時對王光英說,競選實在太緊張,突然禿發。記在心上的王光英回國後,馬上買了20瓶毛發再生精送給竹下登。此外,他還送過竹下登一件中國瓷雕,在一隻瓷盒上刻了竹下登的照片。他說:“這些禮品並不貴重,它隻表示情意。”王光英稱之為“動腦筋的禮品。”

王光英不但重視與上層人物的交往,與普通客人同樣也是有情有義。

一次,王光英接待了一位從西德來光大公司談生意的人。客人下機時恰逢大雨,那位客人渾身濕透了。王光英一見立刻叫人把那位商人的衣服弄幹,燙平,10分鍾內送還給客人。

王光英說:

“買賣不成人情在,這是中國老工商業家的法寶之一。生意人要講究商業渠道,但同時必須講究人情渠道,有時人情渠道比商業渠道更重要。板起麵孔,硬碰硬,打官腔,一定做不好生意,我是商場中人,不是官場中人。俗話說商場如戰場,但商場畢竟不是戰場,商場要用心、用情,有時你的一絲友情,其效果往往會比發動一個裝甲師還靈。”

香港富豪李兆基同樣也深諳此道,他的哲學是:對長期合作的夥伴,一定要讓彼此皆大歡喜。

1988年的一天,建築部的經理偶然向李兆基提及,說承接恒基集團一項工程的判頭(承包商)要求他們補發一筆酬金,遭到建築部的拒絕。

李兆基便問:“那個判頭為什麼要出爾反爾呢?一定有他的原因吧?”

“是的。”建築部的人回答:“他說他當初落標時計錯了數。真到後來結賬時,才發覺做了一單虧本生意。”

本來,這樁買賣是簽了合同的,有法律保障,大可不必對此進行處理。

李兆基卻說:“在市道不俗時,人人賺到錢,惟獨他吃虧,也是夠可憐的。判頭是我們的長期合作夥伴,反正這個地盤我們有錢賺,也就補回那筆錢給他,皆大歡喜吧!”

由此可見,注重人情投資也會使你獲利。無論做什麼事,一定要講點兒人情味兒。

李兆基之所以能成為億萬富翁,做出那麼大的事業,這與他善於運用人際關係的技巧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

凡跟李兆基工作過的人都對他讚不絕口,認為他是最照顧夥計利益的好老板。

為了取得同事的精誠合作,李兆基總給幾位左右手一些機會,讓他們專注於一些十拿九穩的房地產計劃上,這樣可以讓他們能賺到比薪金多幾倍的報酬。使同事分享業務的盈利,感覺做生意的樂趣,對士氣肯定會有良好幫助,這是李兆基的一貫態度。

有一次,李兆基就拿出某地產項目的15%股份讓身邊的5位好夥計加股,結果,有一人沒那麼多錢,隻好把股份放棄了2%。

李兆基知道了這件事,在問明原委之後,對他說:

“我有機會賺1萬,都希望你們賺100。這樣吧,我把我名下的2%股份讓給你,股本暫時你欠我的,將來賺到錢,你再償還給我吧!”

後來,大家都賺到了錢。對於李兆基來說,真是本小利大,付出小小的錢,就能贏得一團和氣,合作愉快。

對於對下屬,李兆基同樣是善用人情,巧妙關懷,扶危濟困,贏得一片忠心和無限感激。

有一次,李兆基身邊一位任事多年的下屬因自己炒樓炒股失敗,血本無歸,又被證券經紀行迫倉,搞得欲哭無淚,走投無路。

李兆基知道了這件事,也不等對方開口,馬上叫來會計,囑咐說:“替他平倉吧。”

當時李兆基的恒基集團也欠下銀行很多的債務,可以說是自顧無暇,而市場又不景氣。會計便忍不住問了句:“在這個時候幫他嗎?”

李兆基說:“就是在這個時候,我不幫他,還會有誰幫他?”

這一做法自然是讓那位下屬感激涕零,做起工作來更加勤懇賣力了。

和氣生財,這是李兆基成就霸業的秘訣之一。

不論對上對下、對內對外,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時就是一筆巨大的投資,必然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豐厚的回報。

6讓合作的關係造就富有

關係對創富者來說,也是不可忽視的巨大財富。關係可以給創業者創造很多便利,有時甚至會給創業者創造壟斷的局麵,這樣無疑會有助於創業者財富的增值。從另一方麵說,如果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創業者的財商智慧通過關係得到最大的發展。創業者有了來自他人的資助,無疑會有利於實現自己財富的增值。正是從這兩個角度考慮,才有了“關係就是財富就能生錢”的觀點。

在此提出的“關係能生錢”中的“關係”指的是良性關係,是在法律和道德允許範圍內的“關係”。另外,接受“關係能生錢”的觀點的確是對傳統上對“關係”一詞多持貶義觀念的革新。事實上,幾乎沒人會懷疑每一個理性創業者都曾企圖建立起自己的“關係網”,但局外人往往容易對“關係”一詞產生反感,這主要是因為“關係”一詞容易與“腐敗”、“權錢交易”等聯係起來。誠然,這個社會中是有些人利用自己手中的職權或利用自己腰包裏的金錢亂搞“關係”,但這並不在本文所提倡的“關係”之列。

“關係能生錢”,主要是指“關係”能幫助創業者實現財富的增值。當然,“關係能生錢”有時也體現在“關係”能使創業者無本萬利。

大家也許不知道,香港富豪陳玉書之所以被稱為“景泰藍大王”,就在於很注重建立自己良好的關係網,並且憑此網身經百戰,每遇困境都能渡過難關。當年他初到香港時,憑自己的頑強奮鬥站住了腳,但這與他的宏偉理想還相差甚遠,為此他日夜苦思創業大計,不想一天的奇遇卻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使他走上迅速發達之路。

1975年的一天,陳玉書閑來無事,便帶兒子去維多利亞公園遊玩,碰巧遇到了熟人,經熟人介紹,認識了印尼駐港領事的妻子,更巧的是這位領事妻子與陳家頗有淵源,從此陳玉書便與領事一家結下了良好的關係,建立起了一張最奇妙的關係網。不用說這張網的效力是非常大的,因為它可以幫助陳玉書辦別人不能辦的事。在當時,得到一張印尼的商務簽證很不容易,陳玉書就憑著與領事的關係,為那些辦簽證的人服務,從中收取服務費。第一次辦成功時,陳玉書就得到了5萬元的報酬,令他喜出望外。於是他幹脆辦了一家公司,正式對外營業,做起簽證生意來。通過簽證生意,他不僅賺到了錢,而且使他得以同各行各業的人打交道,尤其是與其中的不少商人建立起了朋友關係。利用這些朋友關係他又了解了不少商業行情,利用其中的機會進軍大陸貿易,開辟了事業的新天地。

陳玉書的經曆充分體現了“關係”對創業者的巨大推動力。我們知道陳玉書利用與政府官員的關係取得了成功。在這方麵,哈默的經曆恐怕更富有傳奇色彩。

美國億萬富翁哈默素有“點石成金的萬能商人”之稱,他的事業起步與他和列寧的關係緊密聯係在一起。

哈默的父親是個俄國移民,一個熱情的社會主義者,美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哈默父親的身份使哈默在訪問蘇聯時得到了特殊的待遇。哈默第一次訪問蘇聯正值蘇維埃內戰時期,由於連年的國內戰爭和外國武裝力量的幹涉及封鎖,蘇聯經濟已凋敝不堪,國內食品供應非常緊張,而當時美國糧食連年豐收,價格相當便宜。盡管哈默從未做過糧食生意,但他見此情形,決定要做一筆跨國大買賣,即從美國購買糧食,賣給蘇聯。哈默的建議得到了列寧的賞識,列寧接見了哈默,並指示外貿部門確認這筆貿易。哈默與列寧因此締結了真摯的友誼,通過這次貿易他也賺取了很多錢,從此他的錢“開始數不清”了。

1921年哈默在蘇聯做完一筆生意準備回國時,偶然想起要買一支鉛筆,這個偶然的想法又給他創造了絕好的機遇。他到商店一問鉛筆的價格不禁大吃一驚,每支鉛筆竟賣26美分!而當時在美國不過兩三美分而已。吃驚之餘,一個設想打消了哈默回家的念頭。

盡管他對製筆業一無所知,但他毅然決定在蘇聯建立一個鉛筆廠。哈默憑著與列寧的特殊關係,取得了在蘇聯生產鉛筆的許可證。但是哈默遇到了一個難題,就是當時蘇聯還沒有製鉛筆的技術。哈默了解到德國紐倫堡的德伯鉛筆公司是當時世界鉛筆生產的壟斷者,要獲得技術,就必須去德伯公司求經,但是德伯公司對這項技術嚴守秘密,拒不外傳。哈默在德伯碰了釘子後,並未灰心,他明察暗訪,終於得知一名懂這項技術的叫喬治·拜爾的德伯公司的工程師對公司不滿,於是哈默私下裏找到喬治·拜爾,許以重金請求他去蘇聯幫助自己,得到應允後,哈默把從德國購買的機器拆散,帶著喬治·拜爾一家一同來到蘇俄。鉛筆廠建成後,第一年的產值就達250萬美元,第二年迅速增長到400萬美元,到1926年,產量已達1億支,不僅滿足了蘇聯市場的需求,還出口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從這個鉛筆廠,哈默賺取了幾百萬美元的財富。

從上述事例中,我們不難看出,“關係”是他們能取得上述成功的關鍵因素,由此也充分說明了“關係”能有助於創業者實現財富的增值與飛躍。所以,“關係”可以作為創業資本。這就是“關係能生錢”的內涵。當然我們也不難看出,“關係能生錢”也並不是說“關係”本身“就能生出錢來”,要使“關係”助己創業成功,這對創業者的財商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這點不言而喻,因為一個沒有財商能力的人擁有再好的關係也難以致富成功。第八章馭財行善:取之於社會,造福於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