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借助貴人、名人成就自己(2 / 3)

2借棵大樹暫寄身

公元617年5月,一直在韜光養晦的隋朝太原留守李淵,見時機成熟,毅然起兵反隋。

當時東、西突厥再度強盛,太原又地處突厥騎兵經常出沒襲擾的地方,為解後顧之憂,李淵用十分卑恭的口氣親自給突厥寫信求和,並以厚禮相贈,希望得到援助。突厥始畢可汗卻回答說,李淵必須自立為天子,突厥才會派兵馬來援助。

見強大的突厥希望李淵成為天子,李淵屬下將士包括文臣謀士,無不歡呼雀躍,紛紛勸李淵趕快做把龍椅,登上皇位。李淵當然也在做稱皇稱帝的美夢。但此時,他卻異常冷靜,考慮得很多、很多。

當時全國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他們大多打著明確的推翻隋王朝的政治旗幟,使飽受隋煬帝橫征暴斂的窮困百姓趨之若鶩,農民軍聲勢迅速壯大。李淵當然也要取代隋煬帝,但他想,他還不是農民起義軍,因為他所要依靠的對象主要是新興的貴族、官僚和豪強。這股勢力中的人與農民不同,他們具有濃厚的“忠君”意識,他們隻反對某一個皇帝,隻要用一個“明主賢君”去代替當朝的“暴君昏君”,絕不容許有人推翻整個政治製度。而今隋王朝行將沒落,中央集權名存實亡,而地方貴族、官吏則擁兵自重,具有很大的實力,他們為確保自己割據地位而控製的武裝力量,無論在武器裝備還是在戰鬥力方麵,並不亞於朝廷的正規部隊,而手持鋤頭竹竿的分散的農民力量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與其同日而語的。

再說,從隋煬帝前不久鎮壓楊玄感反兵之迅速、果斷和殘忍來看,楊廣對於貴族階層的叛亂更為深惡痛絕。隋朝雖行將就木,但它畢竟是一國之政權所在,如果隋煬帝集中力量來剿滅李淵,那麼此時此刻恐怕有10個李淵也是難逃滅頂之災……

經過再三考慮,李淵否決了部下的建議,不僅沒有自立,反而打出了“尊隋”的旗號,尊隋煬帝為太上皇,立留守關中的楊廣之孫代王楊侑為新皇帝,並移檄郡縣,改易旗幟。這樣,在突厥方麵看來,李淵聲勢浩大,馬上便要自立,自己的建議已被采納,不再隨意侵犯,並有條件地給予了支持。而在隋政權看來,當然懷疑到李淵身藏野心,但畢竟打著尊隋的旗號,現在明目張膽要推翻隋政權的農民軍多如牛毛,已無力對付,哪還能專力去攻李淵?因此,除了作一些少量的防禦布置外,一時間從未對李淵發起過主動的攻擊圍剿,李淵便乘機有計劃有步驟地發展壯大起來。

更重要的是,李淵的尊隋旗幟迎合了“忠君”思想濃厚的貴族士大夫階層。而且李淵新立代王楊侑為帝,在這批人看來,朝廷官僚便有一次大換班的過程,對他們是一次難得的升官發財的機會,誰先加入李淵部隊,誰便會搶到更好更多的先機。於是,眾多手握精兵的貴族士大夫們紛紛湧入李淵部下。李淵的實力急劇強大起來。

當然,李淵尊隋畢竟是個權宜之計,他隻把隋朝當作一棵正在快速腐朽過程中的大樹,當自己剛剛破土、尚處幼苗之時,機敏地把苗根一下紮在這棵大樹之上,飽吸樹中水分養料(如隋朝的貴族士大夫階層等),又借大樹遮風擋雨,甚至讓大樹誤認為這棵小苗乃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而加悉心保護(如李軍與其他農民軍交戰時,隋朝往往追迫農民軍而寄妄想於李唐軍隊),從而獲得迅速壯大的有利條件。而等到時機成熟,李淵便一腳蹬開隋朝這截爛木頭,建立唐王朝,從而去贏得更為廣大的民眾之心。

借棵大樹暫寄身。唐軍借此辦法迅速地從幼小變成了強大,李淵用計何其妙也!商業經營中,對於弱小的企業、對於還無名氣的產品——總之是一切還處在弱小地位的東西,如果想要走捷徑迅速壯大起來,是否也應先去“借棵大樹暫寄身”呢?

3尋求貴人作背景

清政府的官場中曆來盛行靠後台,走後門,求人寫推薦信。然而,軍機大臣左宗棠從來不給人寫推薦信,他說:“一個人隻要有本事,自會有人用他。”左宗棠有個知己好友的兒子,名叫黃蘭階,在福建候補知縣多年也沒候到實缺。他見別人都有大官寫推薦信,想到父親生前與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來找左宗棠。左宗棠見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氣,但當黃蘭階一提出想讓他寫推薦信給福建總督時,登時就變了臉,幾句話就將黃蘭階打發走了。

黃蘭階又氣又恨,離開左相府,就閑踱到琉璃廠看書畫散心。忽然,他見到一個小店老板學寫左宗棠字體,十分逼真,心中一動,想出一條妙計。他讓店主寫柄扇子,落了款,得意洋洋地搖回福州。

這天,是參見總督的日子,黃蘭階手搖紙張扇,徑直走到總督堂上,總督見了很奇怪,問:“外麵很熱嗎?都立秋了,老兄還拿扇子搖個不停。”

黃蘭階把扇子一晃:“不瞞大帥說,外邊天氣並不太熱,隻是我這柄扇是我此次進京,左宗棠大人親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總督吃了一驚,心想:我以為這姓黃的沒有後台,所以候補幾年也沒任命他實缺,不想他卻有這麼個大後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見麵,他若恨我,隻消在皇上麵前說個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總督要過黃蘭階扇子仔細察看,確係左宗棠筆跡,一點不差。他將扇子還與黃蘭階,悶悶不樂地回到後堂,找到師爺商議此事,第二天就給黃蘭階掛牌任了知縣。

黃蘭階不幾年就升到四品道台。總督一次進京,見了左宗棠,討好地說:“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黃蘭階,如今在敝省當了道台了。”

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來找我,我就對他說:‘隻要有本事,自有識貨人。’老兄就很識人才嘛!”

黃蘭階能夠官拜道台,是以左宗棠這個大貴人為背景,讓總督這個小貴人給他升了官,實在是棋高一著的鬼點子。當然,欺世盜名,瞞天過海,是應該遭受譴責的,清政府的官場腐敗也令人驚詫而痛恨。

單從借力的角度,為自己尋求一些貴人作為背景,從而使自己盡快得到提拔,英雄有用武之地,卻是很值得研究。現結合現代社會的特點,給諸位提供五項具體可行的建議:

(1)找尋貴人

是指在層級組織中職位比你高且能幫助你晉升的人。有時你得費心地去分辨誰具有這種能力。你或許以為,你的晉升機率取決於頂頭上司對你的評語好壞,這觀念或許是正確的。但是更高的管理階層可能覺得你的頂頭上司已到達不勝任階層,因而可能不在乎他的推薦和好惡。所以,不要太膚淺,仔細深入觀察,你將能找到能幫助你晉升的貴人。

(2)激勵貴人

不激勵貴人等於沒有貴人。必須向貴人講明,貴人幫助你往上晉升後他有什麼好處,如果他不幫助你晉升,他有什麼損失。

(3)以退為進

康莊大道永遠是最好的途徑。試想你正置身於遊泳池內,你努力地往高處的跳水板爬,可是當你爬到半途時,前麵一名也想跳水的人擋住了你的去路。那人爬到一半便已失去勇氣,雙眼緊閉,死命地抓住欄杆,既不會掉下來,也不再向上爬,而你就是無法超越他,這時,站在跳水板上的朋友雖然拚命為你呐喊加油,結果還是無濟於事。

同樣地,在工作上的層級組織中,如果你的上一層職位被某一個不勝任者占住,那麼你花再多力氣或你的貴人再有心提拔你,也都將徒勞無功。

為了到達跳水板頂端,你必須爬下那座被堵塞了的階梯,橫越到另一側沒有障礙的階梯,然後再順利地爬上頂端。同樣地,在層級組織中,你必須離開擋路人那條升遷管道,然後從另一個沒有阻礙的管道往上晉升。如果那人仍有資格獲得晉升,他便不算是擋路人,而你也不必躲開他。隻要稍加忍耐多等一些時日,他將獲得晉升,屆時出現空缺,你的貴人便能立即提拔你。

(4)爭取多位貴人的提拔

“多位貴人的共同提拔,可產生乘數的提拔效果(指貴人人數乘以個別提拔效果)。”乘數效果的產生,係由於這些貴人在他們的談話裏,不斷地互相強化你的優點,因而使他們決心提拔你。假使你隻有一個貴人,你便得不到這種強化的效果。所以,擁有多位貴人便能獲得晉升的機會。

4攀附高枝,快速成功

許多人都崇尚名人,對名人的話俯首恭聽,唯命是從。因此,生意場上若能使自己的商品與某個名人掛上鉤,銷路自然大開。北京北海公司瓊島北麵有家名叫仿膳飯店的老飯莊,已有數十年曆史。雖然這裏的飯菜全是仿照清朝宮延菜點的方法烹製,但生意一直很淡。後來他們通過調查,發現外國遊客大都對皇帝的起居飲食懷有濃厚興趣,於是決定以“皇帝吃過的飯菜”作為仿膳的特色,大張旗鼓進行宣傳。他們搜集了許多關於宮廷菜點的傳說和有關的軼事,編成故事,讓服務員背下來,在點菜、上菜時根據不同顧客,不同場合加以介紹,生意一下子變得興盛起來。一次,美國華盛頓黑人市長在這裏舉行答謝宴會,席間服務員端上一盤點心,彬彬有禮地介紹說:“慈禧太後夜裏夢見吃肉末燒餅,第二天早上碰巧廚師為她準備的正是肉末燒餅,她高興極了,認為這正是心想事成、吉祥如意的象征。今天各位吃的就是當年慈禧太後‘夢寐以求’的肉末燒餅,願大家今後事事如意,步步吉祥……”一席話把美國客人逗樂了。華盛頓市長高興地敬了服務員一杯酒,說:“下次來北京,願再來你們這裏做客!”

許多商業廣告喜歡用名人而不惜重金,實際上也是借力的應用。有頭有臉的人都喜歡用的東西,普通人心理上容易認同:“我和××用的同一個品牌的”。同樣是消費,多一層攀龍附鳳的光環,自然很多人願意借這個光。

美國一家公司所生產的天然花粉食品“保靈蜜”銷路不暢,經理絞盡腦汁,如何才能激起消費者對“保靈蜜”的需求熱情呢?如何使消費者相信“保靈蜜”對身體大有益處呢?廣告宣傳,未必奏效,大家見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