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誘而引亡:人生戰場的不敗法寶(2 / 3)

(7)結誘

所謂結誘,即冒充敵人同盟軍的使者,和敵人相約,攻擊我方,並催促其從速發兵,而我方卻乘機埋伏,待時攻敵。十六國時期,平州刺史崔毖,鎮遼東,但百姓大多願歸鮮卑族首領慕容。崔毖很不滿,私下裏便說服高易麗、段氏、宇文氏,相約共同攻滅慕容,然後共分其地。慕容的長子慕容翰勇而有謀,悉獨官很恨他,便派遣數千騎士襲擊他。慕容翰知道這一消息後,便派人假裝成段氏的使者,打進悉獨官營部,對他說:“慕容翰長久以來就是我們的敵人,聽說你們要發兵攻擊他,這很好。我們也已嚴兵相待,和你們一起發兵,共同攻擊他。請你們從速出兵。”使者走出悉獨官的營部,慕容翰便立即出城,設下埋伏。宇文氏見到使者聽其報告後,高興之至,出兵行進,進入了伏擊圈。慕容翰率兵奮擊,殺傷俘虜多人,敵兵殆盡,敵後又乘勝前進。又派人通報慕容,使其出戰。慕容派其子慕容光與裴疑帶著精兵強將作為前鋒。自己統率大兵隨後。悉獨官開始並沒有設置防備,得知慕容大兵到來,驚恐萬分,倉忙迎戰,不戰自潰,大敗於慕容。

3故露破綻,誘敵入甕

唐玄宗時,有李適之和李林甫兩位宰相共同輔政。二人麵和心不和,互相勾鬥,但表麵上還很客氣。

唐玄宗荒於酒色,窮奢極欲,弄得國庫日見空虛,滿朝文武都很著急,日夜思謀開源節流之計。最後,皇上也感覺到了財政威脅,下詔讓兩位宰相想辦法。

形勢所迫,二人都很著急。但李林甫最關心的卻是如何鬥倒政敵,獨攬大權。看著李適之像熱鍋上的螞蟻,李林甫生出一條毒計來。

散朝之後,二人閑扯,李林甫裝作無意中說出華山藏金的消息。他看到李適之眼睛一亮,知道目的達到了,便岔開話題說別的。李適之果然中計,忙不迭回家,洗手磨墨寫起奏章來,陳述了一番開采華山金礦、以應國庫急用的主張。

唐玄宗見到奏章大喜,忙召李林甫來商議定奪。李林甫裝出欲言又止的樣子,玄宗急催:“有話快講!”李林甫壓住了聲音裝作神秘地說:“華山有金誰不知?隻是這華山是皇家龍脈所在,一旦開礦破了風水,國祚難測”玄宗聽罷點頭沉思。那時,風水之說正盛行,認為風水龍脈可澤及子孫,保佑國運。而今聽得李適之說出了這樣的餿主意,玄宗心中當然不高興。李林甫見有機可乘,忙說:“聽人講,李適之常在背後議論皇上的生活末節,頗有微辭,說不定,這個開礦破風水的主意是他有意——”玄宗心煩意亂,拂袖到後宮去了。李林甫見誘敵的目的達到,心中暗喜。

自此,玄宗見了李適之就覺得不順眼,最後,找了個過錯,把他革職了。朝廷實權,便落在了李林甫手中。

說話不嚴密而露出破綻,也是一種丟醜。如果有意為之,故賣破綻,則可達到以露醜製勝的目的。說話時有意識地通過看似失語的語言形式,“無意”地透露給聽話者某種虛假的信息,從而使對方信以為真,以致正中說話者的下懷。

張某的妹妹一張借款給人的字據找不到了,非常著急。張某給她出了一個主意,幾天後,妹妹笑嘻嘻地說:“借據補來了。”原來,妹妹照他的主意發了封電報,要借方快速寄還2100元。然而,借方實際隻借了1200元,看電報後很生氣,回信說“我隻借你1200元,正準備還你。你不要昧著良心瞎說……”妹妹故意把1200元寫成2100元,露出破綻,讓借方更正。也就等於補寫了借據。妹妹有了“借條”後,便寫信道歉,說寫成2100元是筆誤,請求諒解。

4為魚做餌,長期誘之

俗話說:“釣到的魚不用再喂食”,這道出了很多人的心態。他們人際交往非常急功近利。這種短視完全違背了釣大魚的原則。

有位剛去美國的朋友來信說:“我們在那兒,沒有什麼社交生活,我們難得去看看朋友,這當然是因為我們初到異境,認識的朋友不多,但後來我聽說,其他的人也一樣……

“我們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朋友,因為一到假期,誰都不在家,除非朋友患病在床……

“但我們常常和朋友通電話,這是我們惟一可以列入應酬朋友的方法,我們無事也打電話的,哪怕是寒喧幾句,或者講些無關緊要的事。

“但一有事情,我們會立刻聚在一起的,比方上星期鮑比(他的兒子)患肚子痛,我急忙起來打電話給友人江醫生想辦法,他馬上駕汽車從70裏外趕到,初步診斷,認定他患了盲腸炎,就用他的車子送鮑比進醫院施手術……”

看了這封信,給人的最大的感想是,他懂得無事之時打電話找朋友,所以一有事時,朋友馬上就來幫忙。

有事之時找朋友,人皆有之,無事之時找朋友,你可會有過?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你發生了一種困難,你認為某人可以幫你解決,你本想馬上找他,但你後來想一想,過去有許多時候,本來應該去看他的,結果你都沒有去,現在有求於人就去找他,會不會太唐突了?在這種情形之下,你不免有些後悔“閑時不燒香”了。

法國有一本名叫《小政治家必備》的書。書中教導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為的人,必須起碼搜集20個將來最有可能做總理的人的資料,並把它背得爛熟,然後有規律地,按時去拜訪這些人,和他們保持較好的關係,這樣,當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個當起總理來,自然就容易記起你來,大有可能請你擔任一個部長的職位了。

這種手法看起來不大高明,但是非常合乎現實。一本政治家的回憶錄中提到:一位被委任組閣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慮。因為一個政府的內閣起碼有七八名閣員(部長級),如何去物色這麼多的人去適合自己?這的確是一件難事,因為被選的人除了有適當的才能、經驗之外,最要緊的一點,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要和別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賞識,不然的話,任你有登天本事,別人也不知道呢。

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沒有時間進行過多的應酬,日子一長,許多原本牢靠的關係就會變得鬆懈,朋友之間逐漸互相淡漠。這是很可惜的。萬望大家珍惜人與人之間寶貴的緣份,即使再忙,也別忘了溝通感情。

中國人諷刺臨事用人,最簡練的話語“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有事有人,無事無人”。這是十足的目光短淺,俗話說得好:“平時多燒香,急時有人幫”,“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傘”。真正善於求人的人都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早作準備,未雨綢繆,這樣在急時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

款待或送禮物給那些對你來說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人,怎麼款待,怎麼個送禮,什麼時候款待,或什麼時候送去,這裏麵很有學問。

在別人給你幫過忙之後,再將禮物送去,對方一定認為你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從未拜托人家幫忙,並將禮物煞有介事地送去,受禮者的想法就會大不一樣。送禮給才上任的總經理與送禮給即將調離的總經理,所取得的效果也有顯著的差異。送禮給原為自己上司,但即將調到其他部門擔任其他職務的人,將使對方非常感激。

有一位朋友曾提任某公司總經理,每年年底,禮物、賀卡就象雪片一般飛來。可是一當他退職離休之後,所收的禮物隻有一兩件,賀年卡一張也沒有收到。以往訪客往來不絕,而這年卻寥寥無幾,正在他心情寂寞的時候,以前的一位下屬帶著禮物來看他,在他任職期間,並不很重視這位職員,可是來拜訪的竟是這個人,不覺使他感動得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