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針於綿:啟智開悟的韜略學問(3 / 3)

(2)以柔克剛

例如,甲乙兩人關係不好,一次在小巷中狹路相逢,甲傲慢地說:“我就不給你讓路,你能把我怎麼樣?能把我吃掉嗎?”乙慢條斯理地說:“我當然不能吃掉你,因為我是回民。”乙的回答看似向甲妥協,但實際上是暗罵“甲是個豬”。

話裏藏話,總體上有兩個基本功:一是能夠聽出對方的弦外之音,惡毒之音,否則便會成為笑柄,白白被人耍了自己還陪著笑臉。二是要會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話說得很藝術,又讓聽話之人心領神會,明白你話中的鋒芒所在。你的敵人發出的旁敲側擊之音,暗含惡毒之意,這是一種無形的霹靂,甚至會讓你身敗名裂,萬萬不可小瞧。對待居心不良的暗算之“飛鏢”的上策便是接鏢有術,還以顏色。維護自己的名聲和麵子,是自我保護、立足於世的必備功夫。

(3)以退為進

有時在交談中,表麵退縮,實則是為了更有力的反擊,就像拉弓射箭一樣,先把手往後拉,目的是為了把箭射出去更有力。

古代齊國晏子出使楚國,因身材矮小,被楚王嘲諷:“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說:“齊國首都大街上的行人,一舉袖子能把太陽遮住,流的汗像下雨一樣,人們比肩接踵,怎麼會沒有人呢?”楚王繼續揶揄道:“既然人這麼多,怎麼派你這樣的人出使呢?”晏子回答說:“我們齊王派最有本領的人到最賢明的國君那裏,最沒出息的人到最差的國君那裏。我是齊國最沒出息的人,因此被派到楚國來了。”幾句話說得楚王麵紅耳赤,自覺沒趣。

這個故事中晏子的答話就是采用以退為進之法,貌似貶自己最沒出自己,所以才被派出使楚國,這是“退”,實則是譏諷楚王的無能,這是“進”,以退為進,綿裏藏針,使楚王侮辱晏子不成,反受奚落。

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愛故意找碴兒、尋釁滋事,想讓別人下不來台。這時你如果退避三舍,必會遭人恥笑;如果視而不見,也難免有軟弱之嫌。你想化被動為主動,反唇相譏,既可讓尋釁者無言以對,也能在主動中有台階可下。

5退一進三,新瓶舊酒

退讓有一種辦法是表麵上作出讓步,實際上卻暗中進了一步。所謂“換湯不換藥,還是老一套”,又所謂“新瓶裝舊酒”。換了瓶子向對方退步,可酒還是老酒,酒力反而更大,因為對方肯定猝不及防地毫無還手之力了。此時看似退讓了一步,實則進擊了三步,受益更大。

有一次,世界著名滑稽演員侯波在表演時說:“我住的旅館,房間又小又矮,連老鼠都是駝背的。”旅館老板知道後十分生氣,認為侯波詆毀了旅館的聲譽,要控告他。

侯波決定用一種奇特的辦法,既要堅持自己的看法,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於是在電視台發表了一個聲明,向對方表示歉意:“我曾經說過,我住的旅館房間裏的老鼠都是駝背的,這句話說錯了。我現在鄭重更正:那裏的老鼠沒有一隻是駝背的。”

“連那裏的老鼠都是駝背的”,意在說明旅館小而矮;“那裏的老鼠沒有一隻是駝背的”,雖然否定了旅館的小和矮,但還是肯定了旅館裏有老鼠,而且很多。侯波的道歉,明是更正,實是批評旅館的衛生情況,不但堅持了以前的所有看法,諷刺程度更深刻有力。

再如,英國牛津大學有個名叫艾爾弗雷特的學生,因能寫點詩而在學校小有名氣。一天,他在同學麵前朗誦自己的詩。有個叫查爾斯的同學說:“艾爾弗雷特的詩我非常感興趣,它是從一本書裏偷來的。”艾爾弗雷特非常惱火,要求查爾斯當眾向他道歉。

查爾想斯了想,答應了。他說:“我以前很少收回自己講過的話。但這一次,我認錯了。我本來以為艾爾弗雷特的詩是從我讀的那本書裏偷來的,但我到房裏翻開那本書一看,發現那首詩仍然在那裏。”

兩句話表麵上不同,“艾爾弗雷特的詩是從我讀的那本書裏偷來的”,也就是指艾爾弗雷特抄襲了那首詩;“那首詩仍然在那裏”,指的是被艾爾弗雷特抄襲的那首詩還在書中。意思沒有變,而且進一步肯定了那首詩是抄襲的,這種嘲諷和揶揄的程度更深了一層。

運用“舊酒裝新瓶”法要注意以下兩點:

(1)要有明確的目的

論辯技法是為論辯目的服務的。運用“舊酒新瓶”法,其意圖是在論辯局勢不利的情況下靈活機動地換一個角度來進一步堅持自己的立場觀點。如果背離了論辯的主旨,就會變為純技巧性的東西,流於語言遊戲,那麼就失去了價值與意義了。

(2)“舊酒”裝“新瓶”,“裝”法要巧

“舊酒”裝“新瓶”其“裝”法很多,但關鍵在於一個巧字,以上幾例均很巧妙。例一是抽象的否定,具體的肯定,否定了旅館的小和矮,但還是肯定了旅館有老鼠,而且還很多,衛生條件差,隻不過巧妙地轉換了一個角度。例二是巧換同義詞句,同義詞句是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一組詞句,詞句雖異,但含義相同或相近,巧換同義詞句,就能達到“舊酒”裝“新瓶”的目的。查爾斯前後兩句話均表達了同一個意思,而後一句諷刺意味更濃了。

這種方法的妙處有很多。它可以以假掩真、以虛蔽實,它反語正說,虛實不定,的確是令對手難以捉摸、防不勝防的以退為進的高超技術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