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詭林迷蹤:遠籌帷幄的詭謀詭智(2 / 3)

盎退出後,景帝複召入晁錯,繼續議論糧餉之事。晁錯見景帝態度依舊,這才放下心來,心想盎所奏,恐與自己無關。遂向景帝說完本意,便辭別退歸。

景帝已中盎挑唆之計,決心殺錯,以求罷兵。晁錯走後不久,景帝便召來丞相青翟、廷尉張歐,密囑他們劾奏錯罪,就說他議論乖謬,大逆不道,應該處斬,罪及三族。青翟、張歐不知出了何事,隻得按諭行事。

數日後,青翟等上書求斬晁。景帝立即手批,準其所奏。此時,事尚未張揚,景帝為速辦此事,又秘密召入中尉,授以密計。

中尉領了密旨,帶了數人,乘車直入禦史府,傳旨召錯,立即入朝議事。晁錯聞詔,急忙穿好朝服,與中尉同車而行。車行不久,晁錯猛然發現,所走的不是入宮大道,而是通往東市之路。東市乃是朝廷刑場所在之地。晁錯頓時大吃一驚,剛想發問,車已停下。中尉一躍下車,立即說道:“晁錯快快下車聽詔!”話音剛落,湧上幾句士卒將晁錯拖下車來,反綁了雙手,牽到刑場,令他長跪聽宣。中尉從袖中取出詔書,剛讀到斬首一語,刑卒不容晁錯說話,手起刀落,將晁錯頭顱斬下。可憐晁錯,死時還不知自己犯了何罪,身上尚穿著朝服。

景帝聞晁錯已死,這才宣布晁錯罪行,並下令捕殺晁錯全家。

晁錯死後不久,謁者仆射鄧公從軍中返回長安,向景帝稟報軍事。景帝問道:“你從軍中來,可知晁錯已死,吳楚肯罷兵嗎?”鄧公長歎一聲,說道:“吳王欲反,已有幾十年了。今日借削地發兵,不過托名誅錯,其目的不在晁錯。陛下無故將晁錯誅殺,臣恐天下之士,從此將箝口結舌,不敢再言國事了!”景帝驚問:“這是為何?”鄧公道:“晁錯恐諸侯強大,不可抑製,故請求削封,以尊中央。這乃是強本弱末,有利萬世之事。可惜計劃剛行,便遭誅殺,內使忠臣寒心,外為諸侯報仇,臣認為這是陛下最大的失策!”景帝聽後,沉思良久,方醒覺道:“君言甚是,但我已悔之不及了!”

吳王欲誅殺錯,卻不直接出擊,而托他名,借人之手,實現目的。

3偽順佯孝,博取聲名

假的就是假的,偽裝應當剝去。金海陵王本是個屠殺成性至無以複加地步的殺人魔王,卻要做出一副恭敬、孝順的樣子,以此來博取聲名,而當他嫡母對他稍有所勸諫時,他的偽裝就完全剝去了,凶殘的本相顯露出來了……

完顏亮是金太祖阿骨打的長子宗幹之子。宗幹的正室徒單氏無子,收養次室李氏之子完顏充為子,完顏亮是次室大氏所生。金熙宗在位時,完顏亮和完顏充同居相職,但完顏充嗜酒如命,荒於政事,所以徒單氏總責備他,而對勤於政事的完顏亮印象不錯。雖然如此,完顏亮還是認為徒單氏是父親的嫡妻,輕視自己母子,向著完顏充,心裏不是滋味。完顏亮篡弑熙宗自立後,徒單氏很是吃驚,曾對人說:“即便皇帝失道,做臣子的也不該這樣無禮呀!”她沒有向完顏亮道賀。完顏亮更是記恨在心。

完顏亮即位後,遵照慣例,尊徒單氏和母親大氏為皇太後,徒單氏居東宮,大氏居西宮。徒單太後生日那天,賓客滿座,酒正喝得高興,大氏向徒單氏敬酒祝壽。徒單氏正和身旁的人說話,大氏跪了好長時間,她才發現。完顏亮憤怒地離席而去。第二天,席中和徒單氏聊天的公主、命婦們都受到杖打。大氏認為完顏亮做得過分了,他卻說:“現在兒貴為天子,怎能和以前一樣呢?”

天德四年(1152年),完顏亮把都城從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市)遷到中都(今北京市),一家人中單獨把徒單太後留在會寧。徒單太後眼看完顏亮誅殺了許多宗室子弟,就連他過去的幫凶都不放過,心裏非常害怕。每當有朝中的使者來到,她就換了衣服等候厄運的降臨。

徒單氏為人賢淑,講恩義,大氏與她相處得很融洽。大氏在中都,常思念遠方的徒單氏。她曾告誡完顏亮:“徒單太後對我們母子有恩,你千萬不要忘掉她。”貞元元年(1153年),大氏病重,以臨終前沒見到徒單氏為憾,她對完顏亮說:“你因為我的原因,沒有讓徒單太後來中都,我死後,你一定要把她接來,像孝敬我一樣侍奉她。”

大氏去世後,為向世人表白自己的孝心,完顏亮決定把徒單太後接到中都。貞元三年,他派人到上京遷徒祖上的山陵,請徒單太後隨祖宗的梓宮同來,他又派平章政事蕭玉迎祭梓宮,吩咐蕭玉說:“你們路經醫巫閭山(在今遼寧省北鎮縣),那兒風景秀麗,祭奠完畢後,陪著太後遊覽一下山水。”梓宮還沒到,他就遠遠地出迎,來拜見太後,身後有人帶棍棒。他恭敬地跪在太後麵前,謝罪說:“兒子不孝,好久沒侍奉您。希望太後用棍棒狠狠地打我,不然的話,兒子心裏不好受。”太後把他扶起來,讓持棍棒的人退下去,對他說:“我有你這樣能幹的兒子,怎麼忍心打你呢?”太後來到京城,他率領後宮、百官奉觴上壽,場麵很隆重。

此後,他裝出極其恭順的樣子侍奉徒單太後。太後躺著要坐起來,他親自扶持身體;太後乘坐輿輦外出,他徒步從行,並親自拿著太後隨身攜帶的物品。人們無不誇獎他孝順得很,就連太後也被蒙敝了,也覺得完顏亮變了樣。

其實,完顏亮是做給別人看的,他骨子裏並沒有改變對徒單太後的態度。特別是當他妄自尊大,竭盡全國之力伐宋時,太後認為時機不成熟,勸諫他不可操之過急。完顏亮哪裏聽得進反對意見,從太後那兒出來,他一臉怒氣,左右的人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他暗中指使太後的侍婢高福娘窺察太後的動靜。太後的一言一動,高福娘總是誇大其辭地稟報給他,樞密使仆散師恭與太後關係密切,他奉命出征契丹起義,臨行前,與太後長談了一次。談話中,太後提及自己曾勸諫皇上伐宋,皇上不聽,現在又發生了契丹人的起義,真不知如何是好。高福娘把這話傳給完顏亮。他猜疑太後怨恨自己,向著完顏充的子孫,欲憑借仆散師恭的後力圖謀廢立。完顏亮凶相畢露,派殿前點檢使大懷忠等率領衛兵殺害了徒單太後,焚骨為灰,將骨灰撒入河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