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塑造好形象:贏得他人的信任 一、好形象是成功人生的金字招牌(2 / 3)

那次宴會是柯馬·伊魯斯第一次在英國上流社會的社交場露麵,可是他一露麵,就憑借他優秀的形象,征服了整個倫敦的上流社會,隨後,金錢和好運向他滾滾湧來。

可是在十二年前,柯馬·伊魯斯就來過倫敦,並出席了一個由商會舉辦的小型聚會。但在那次聚會上,柯馬·伊魯斯不僅受到了幾位女士的嘲弄,還被侍從當成鞋匠給趕了出來。憤怒的柯馬·伊魯斯一氣之下離開了倫敦。

那時的柯馬·伊魯斯還是個小人物,開了一家小水泥廠,整天勤奮地忙來忙去,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形象。為了擴大生意,他千方百計弄到了一張商行聚會的邀請信,想混進去多結一些人際關係。可一進入聚會大廳,就立即知道自己走錯了地方。大廳裝飾得金碧輝煌,男士們個個西裝革履、彬彬有禮,女士們個個華服錦衣、溫文爾雅,柯馬·伊魯斯低頭看看自己,一身滿是補丁,而且有著厚厚油膩的工作服,大膠鞋,亂發,簡直像個乞丐。這時幾位女士過來了,故意將酒灑在他身上,並趾高氣揚地給他小費,侍從過來詢問他,他講明自己的身份,可是沒人相信,而他拉一個認識他的人做證時,那個人不承認認識他,而說他是路邊的鞋匠,於是他被當成混進來的鞋匠給趕了出來。

怒火過去之後,柯馬·伊魯斯開始考慮自己為什麼會受到這種待遇。自然,憑他的頭腦,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他回到家鄉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參加了一個禮儀培訓班,並高薪聘請了私人形象顧問。

良好的形象是磁石,把別人的眼光、信賴、好感、幫助吸引到你的身上來,讓你建立自信瀟灑的人際關係,同時,左右逢源的人際關係又更加促進你的好形象。

美國汽車大王艾柯卡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認為:“一個人要獲得事業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與人相處的能力”,而我檢驗一個人的這種能力的標準則是他的形象。”

因為社交,特別是初次接觸,形成最初印象的主要因素是認知實際對象的外部線索和信息,經由語言和非語言的途徑獲得,且以非語言為主。若是你的語言傳遞的信息與你的儀容傳達的信息一致,對方就容易對你產生信任感。否則,素不相識的對方更相信的則是形象所傳遞的信息。

人們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判斷一個人,靠的不是背景材料,而是強烈的第一印象。而這個第一印象往往是在視覺器官與觀察對象的外表形態相接觸的一瞬間產生的。根據“暈輪效應”,一旦第一印象這種定勢產生了,在一定時期內就很難改變。短暫的人際接觸,有時會決定你的某項事業或某種行為的成功與否,這種無聲的語言不可忽視,否則將會出乎意料地失敗,甚至都不知道原因。

可見,美好的形象有助於增強人際間的吸引力,有助於拓展人脈。

有位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他首先衣衫襤褸、不修邊幅地閑遊過地鐵、商場、公交車站等地方;然後再衣飾整潔、意氣風發地走回來,而讓助手躲在人群中悄悄調查人們對他的看法。同樣一個人,但卻得到許多不同、甚至矛盾的結論,例如:有人說他是惡棍流氓,也有人說他是優雅的紳士。

由此,形象對人際交往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法國巴黎著名的形象設計師薩克拉斯說:“我們看到一個人,最初的印象從他的體貌服飾上獲得,而對人物內在的素質美,要用時間來檢驗。所以從外表來看,體貌和服飾首先體現出一個人的美。”

所以,形象是很重要的,特別當你希望別人在同你接觸的最初幾分鍾就願意接受你時,外貌、外形對於你來說就愈發重要。當然,外貌如何,我們自己無法改變,但是自信和衣飾帶來的風度卻是我們可以創造的。

當一位要出校門的大學生詢問老師如何才能在社會上贏得人們的青睞和好感時,他的老師告訴他說:“我隻有一個建議,就是:把你的形象弄到自己滿意再出門。那樣,大家也會對你滿意,對你刮目相看。”

想要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應該照這句話去做。

3好形象使事業順達,促進成功

一個人有沒有良好的形象,形象有沒有魅力,已經成為社交活動中是否占有優勢,能否取得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先說一個小故事。

我國東北盛產大豆,以其粒大、油多、脂肪豐富而聞名全國。前幾年改革開放,一大批農民企業家迅速崛起,陳誌貴就是其中的一個。他胸懷寬廣、目光遠大,就地取材,以當地特產的優質大豆為原料,創辦了一家豆粉餅加工廠。由於經營得方,業務很快就做大起來,不僅將客戶發展到了全國,甚至還發展到了東南亞地區。

一天,陳誌貴收到了一張來自香港的大訂單,他親自帶領工人連夜加班,終於在規定的時間內完工,將貨物發往了香港。但幾天之後,香港公司卻打來電話,說貨物“有質量問題”,要求退貨。

陳誌貴十分納悶,自己的產品一向以質量過硬而贏得卓越信譽,況且,這批產品由自己親自監工生產,怎麼會出現質量問題呢?絕對不是質量問題,一定是其他環節上出現了問題!陳誌貴十分自信,他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立即乘飛機飛往香港。

當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陳誌貴出現在香港公司的總經理麵前時,對方竟然驚訝地張大了嘴巴。雖然還不明白退貨的問題出在哪裏,但感覺敏銳的陳誌貴已從對方的細微變化中捕捉到了什麼。

在以後兩天的相處中,陳誌貴不亢不卑,侃侃而談,充分表現出一個現代企業家應有的氣質和風度,最終不僅“質量問題”煙消雲散,還和那位總經理成了好朋友,成為長期的商業夥伴。但是“質量問題”始終是陳誌貴心中的一個疑團,因為他和對方談得多是企業管理和人生修養方麵的問題,他們根本沒有再提什麼質量問題。直到多年之後,陳誌貴向那位經理詢問才得知真正原因。

原來,這批貨是香港公司的一個部門經理向陳誌貴訂的貨,但在向總經理彙報後,總經理得知這批貨是由農民家庭加工生產時,腦海裏憑空臆想出了一個土得掉渣的農民形象。他顧慮重重,對那批貨看也不看,就做了退貨的決定。但當形象鮮明、個性十足的陳誌貴突然出現在他麵前時,他才知道自己犯了個多麼可笑的錯誤。

陳誌貴的故事證明:一個人的形象對其事業有著很大的影響。

亨利·福特說:“好形象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通行證。”這句話就是對陳誌貴故事的最恰當注解,同時也為我們打開了通向成功的一扇門。

每天我們都接觸許多的人,有些人我們見過之後會立即忘記,而又有些人卻可以長久地銘刻在我們心裏。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答案毫無疑問:讓我們記住的人具有非凡的形象魅力,這種魅力在接觸的瞬間占據了我們的心靈。

形象魅力是一個非常誘人的話題,因為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具有形象魅力的人。因為具有形象魅力的人在社交和事業中都容易獲得成功。

形象魅力,就是指一個人的形象所具有的對他人的吸引力、感召力、感染力、凝聚力。稱做“魅力”,真是再恰當不過了。一個嫵媚動人的美女,可以使無數異性神魂顛倒,其“魅力”可謂強矣。可是當人們發現這個女人既貪婪又邪惡時,她的“魅力”就會頓時“雲消霧散”、蹤影全無。這就是“魅力”!

在競爭機製的驅動下,人們要生存,要上進,要做出成就的動機大大增強。在通往實現自我價值的道路上,人們都在施展才能,積極地參與競爭。現在,全方位開放的社會交際,各種媒體“五彩繽紛”、“無微不至”的宣傳報道,使得人們更加注意對自己形象的構建,注意培養自己的形象魅力。

人的形象魅力的基礎是其內在特征。內在特征,就是我心常說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的要素主要有道德水平、意誌強度和真誠可信程度,其他還有正義感、寬厚、善良等等。

形象魅力的另一個內在特征是知行魅力,即一個人所具有的學識、智慧和才華。知行魅力對人的吸引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自古以來,有學識的男子得到絕色女子的青睞屢見不鮮,“才子佳人”的動人故事家喻戶曉。其實,這種“門當戶對”的結合還不能充分說明知行魅力的巨大威力,一個才華橫溢但卻家境貧寒、一介布衣、其貌不揚,甚至身有殘疾的男子,因其知行魅力的感召,使得大家閨秀、窈窕淑女為之神魂顛倒、傾心癡迷,終結連理的故事更被人們千古傳唱。知行魅力在女子身上同樣也具有令人向往的吸引力。理性的男人都會讚賞具有知行魅力的女子,而不喜歡頭腦簡單、無知無識、徒有美貌外表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