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塑造好形象:贏得他人的信任 一、好形象是成功人生的金字招牌(3 / 3)

形象魅力的外部特征是指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包括儀容、儀表、體態、修飾等等。形象魅力的外部特征是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形象魅力的核心是“動人”,就像知行魅力一樣,具有吸引力、感染力、誘導力等等。

事業成功與良好的社交形象是分不開的。因為社交中的自身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響著交往雙方關係的融洽和交際的成敗。

在社交活動中,人對人印象的形成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知覺過程。這一過程的特點:一是信息少。在人與人的個體接觸中,主客雙方所掌握對方的信息是很有限的,其中不乏虛假信息。人們卻不得不根據這些資料去分析、判斷對方。二是印象形成快。人們一見麵,甚至一句話也沒有說,隻是匆匆的一瞥,便可能一下子形成一個清晰的、不可磨滅的印象。三是具有伸展性。人們常常根據少量的信息而形成超出這些信息實際能證明的範圍之外的、更為廣泛的印象。由此看來,社交中印象形成的過程是極容易發生偏差的,並且還會造成不良後果,導致社交失敗。

良好的形象非常有利於社交的成功。人們的印象形成過程始於感情刺激,即首先通過感官覺察對方。社會交往中的人,總是以一定的儀表、裝束、言談、舉止進行某種行為而出現的,這是影響人們第一印象的主要因素。整潔大方的衣著、得體的舉止、高雅的氣質、良好的精神麵貌和真誠動人的談吐,必定給對方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從而建立起友誼和信任關係,達到社交目標。在這裏,形象不僅起著潤滑和媒介的作用,而且起著粘合和催化作用,它對表達感情、增進了解、相互吸引都是必要的。

所以,形象在社交生活和個人事業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自己的形象意識,從一點一滴做起,逐步建立自己的好形象,並充分運用形象這個好武器去開拓和創造自己輝煌的事業和完美的人生。

4永葆光彩照人的好形象

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不光看外表,更應看內在。真正的美源自“內”,也就是人的內在修養。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曾經說過:“外貌美隻能取悅一時,內在美方能夠經久不衰。”許多視美麗為天分的人,常常抱怨上帝沒有賜給自己完美的身材和容顏。對著鏡中的自己,總有那麼多的不滿與挑剔,有的甚至完全否定自己。

你是否注意到,最具有魅力的的人不一定都容貌非凡。他們的迷人之處在於積極的人生觀與自我意識,而非身材與容貌。美麗是自己的,我們何必在意別人的評價呢?何況旁人的指點又不一定準確。隻有自己接納自己,欣賞自己,美麗才會由表及裏、由內至外地散發出來。隻要你相信自己是最美的,你就肯定會變成最美的,因為自信能帶給你紅潤的臉色、明亮的眼神、灑脫的舉止、優雅的風度……隻有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美麗,你才能讓你的美麗不打折扣地顯示出來,使人為之心動。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使英國由一個四分五裂的弱國而變成為世界強國。在女王遲暮之年,她身邊有一個名叫羅伯特的寵臣,他外表英俊,深得女王的寵愛,入宮之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為女王麵前的紅人。

有一天早上,羅伯特來到王宮,門口的侍女告訴他,女王正在梳妝,不宜晉見。羅伯特在外麵等候了許久,也不見女王召見他,就恃寵而驕,不顧侍女的勸阻,徑直闖進了女王的居室之中。羅伯特一進門,不由得大吃一驚,他幾乎認不出女王了,此刻的伊麗莎白除了女王的尊嚴以外,幾乎沒有一點動人之處。她那灰白的頭發披散在臉旁,眼角和額頭上已有了皺紋,雙頰沒有胭脂,眼睛周圍沒有一點光彩,與平日裏的容光煥發迥然不同。羅伯特這才明白,為何女王每天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在化妝上了。

實際上,好形象三分是外在,七分來自內心。伊麗莎白女王的故事就充分證明了這個觀點的正確,她之所以在外表完全喪失吸引力,甚至達到令人害怕的程度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著迷人的魅力,就在於這種魅力是源自女王的內心。

一般人被問及“迷人”的定義,答案除了聰明、仁慈、有活力之外,美麗的外貌仍是不可或缺的一項。盡管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吸引應憑借內在的人格特質,然而在交往之初,外表吸引力的影響還是極大的。

外表的吸引力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靜態的外貌吸引力,包括五官、身材、發式及化妝等,這些非常表麵的特質,隻需憑照片便可評斷“美”“醜”,一般人口中所說的美,便是指這種外表的美。另一種吸引力則是,由言談舉止、肢體語言所表達的動態吸引,這種吸引力,我們稱之為“迷人的魅力”,這才是最多人所忽略的,也是最值得探討學習的。

人說“一顰一笑俱可鉤魂”,即是指動態吸引力。臉部神情、舉手投足、身體儀態,與人互動的舉止、說話的聲調或語氣等,都是促成這種“美”的重要條件。關於動態吸引力,也是注重形象美必須重視和考慮的。

英國文學家奧維也曾說過:“使一個人偉大,並不在於富裕和門第,而在於可貴的行為和高尚的品性。”由此可見,儀容的美麗會隨著時間的逝去而褪色,而蘊於內心深處的美德,卻是曆久彌馨。正所謂“滿腹詩書氣自華”,人們追求的應是一種內在的氣質和修養。

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不應該以貌取人。古代楚國大夫孫叔敖,左腿長、右腿短,並且是個禿頭;被人喻為“大聖人”的周公,背傴,直不起腰;虞舜的大臣陶,麵如削瓜,臉色泛青綠色……這些人其貌不揚,卻為萬人敬仰,他們或以治國的才能聞達於世,或以賢德的品行稱著於民,為自己的國家和當時的社會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得以名留青史。有些鑽研學術到了忘我境界的科學家、思想家,不修邊幅,頭發胡須都很蓬亂,甚至對隨身衣物也常常是忘了這件,丟了那件。愛美的天性在這些人身上仿佛體現不出來。其實不然,他們是為了一個崇高的目的,為了更高度地發揮心靈美、行為美,而把儀態美、裝飾美在某段時間裏暫時擱在一邊罷了。這些不修邊幅的人,他們能夠給人以不尋常的美感,正是他們的心靈美在灼灼閃光的緣故。

心靈美,以及由它產生的一切行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一切美,離開了這個基礎,就會黯然失色。人們常說:“鳥美在羽毛,人美在靈魂。”靈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質、精神境界、思想意識和誌趣情操之美。儀表、衣著、裝飾的美固然可以給人以美感,而心靈的美、智慧的美、行為的美所激發起的美感,會比前者強烈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內心美來彌補,而心靈的卑汙醜惡卻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每個人對自己的外在形象不一定都有客觀的評價,別人的評價又是隨每個人的層次不同而各異,然而要想在與人交涉時留給對方一個良好的印象,你必須具備“自知之明”。這種自知之明,就是要認識自我形象,盡量保持明確的自我形象,從而發展自我形象。

——認識自我形象,關鍵是要有塑造自我形象的意識。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首先使自己接受自己,自己欣賞自己,對自己充滿信心,信心又再塑形象,並向更高層次進一步。

——用自己的方式塑造自我形象。不論你我,人生都隻走這一遭,所以決不可妄自菲薄,而要將自己的能力高估一點,對自己有信心,這是一個人邁向成功之路的必經之途。

——發展自我形象,就要不斷激勵自己,充分觀察自己的長處和特質,一步一步將真實的自我引導出來,這樣,無論在人生的舞台上,還是在競爭中,都會愈來愈生動有趣,而自己也變得非常樂於計劃生活了。在你不斷的努力下,你的潛能終會逐日顯現於外,而達到充分發揮魅力的境地。

這時,你的形象就會得到確立,你的長處就會得到展現。

在現代社會,“讓人喜歡你”是一條重要的人際交往準則。形象佳者容易被人們所接納,所喜歡;形象不佳者則常常遭到冷遇。形象佳者每每能化險為夷,擁有機遇;形象不佳者則往往舉步維艱,困難重重。成功者要想保持優勢,需注意良好的形象;失意者要想擺脫困境,也往往從調整心態、重塑形象著手。

形象是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我們應當全麵提高自己的能力與素質,讓形象的魅力融入我們的人生,讓好形象幫助我們建立人生的自信,融洽我們的人際關係,促進我們的事業成功。

打造你光彩四射的人生金招牌,永葆你魅力四射的酷形象,走出你幸福完美的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