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寬以待人,容人之過
能夠容忍別人的過失,以寬仁為懷,是一個人非常優秀的品質。很多成功者就是憑借著對他人的寬容走上了成功之路的。寬容能幫助人們減少仇恨、暴力和偏執,同時還能讓我們以善良、尊重和理解來對待別人,寬容能使我們認識到所有的人都值得受到熱愛、公平和尊重的對待。在生活之中,假如朋友不小心做了對不起你的事,千萬不可耿耿於懷。假如你揪住朋友的錯誤不放,朋友就會認為你過於小氣,也許你們的友誼就會到此為止。而如果你能夠表現出寬宏之態,那麼你的朋友一定會對你有歉疚感,從而主動地向你表示友好,這樣你才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孰優孰劣,相信你會作出評判。
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是建立在寬容的基礎之上的。以寬待人,人們彼此之間才能感情融洽、和睦相處。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缺點與不足之處,倘若不能寬容他人的弱點和缺點,人與人之間就無法正常交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寬容不會失去什麼,相反,卻會以此得人心。
曆史上的楚莊王就是一個頗懂寬容的君王。由於他有寬容之心,才贏得了江山。一次他宴請群臣,讓大家不分君臣之位落座。正當大家飲酒盡興之際,一陣風吹來,把燈火熄滅,頓時全場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這時,有一個人趁黑之機,調戲楚莊王的愛姬,愛姬十分機智地扯斷了這人的冠纓,並告訴楚莊王說:“請大王把燈火點燃,隻要看清誰的冠纓斷了,就可以查證誰是調戲我的人。”群臣亂成一片,以為定會有人喪命。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楚莊王卻宣布:“請大家在點燃燈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纓,誰不扯斷冠纓,誰就要受罰。”燈火再燃起,群臣都已經拔去了冠纓,自然無法查出那個調戲愛姬的人。大家都舒了一口氣,又高興地娛樂起來。兩年以後,晉軍攻打楚國,有一名將軍勇往直前,殺敵無數,立了大功。楚莊王召見他,讚揚他說:“這次打仗,多虧了你奮勇殺敵,才能打敗晉軍。”這個將領淚流滿麵地說:“臣就是兩年前在酒宴中調戲大王愛姬的人,當時大王能夠重視臣的名譽,寬容臣的過錯,不處罰臣,還給臣解圍,這使臣感激不盡。從那以後,臣就決心效忠大王,等待機會為大王效命。”
在人的一生中,誰都有犯錯誤、辦錯事的時候,當人們做了錯事、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的時候,總是渴望得到別人的諒解,總是希望別人把這段不愉快的往事忘掉。因此,如果自己遇到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言行時,就應該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來理解和寬容別人。一個人若想成就一番大事,在人際交往中,就不要太計較個人的得與失,而應該把目光放得遠大些,長遠些,做到眼光高遠,胸襟博大,克己忍讓,寬容待人。
當我們與他人相處時,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有言差語錯。你長我短時,我們應當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多為他人著想,不可心眼兒狹窄。如果遇事不能容忍對方,因此而鬧矛盾,是很容易破壞彼此情感的。
曾有一個人,從不愛說讚美他人的話。對於你的優點,即使是在心裏肯定,他也不會當著你的麵說出來,而且他隻會給你潑冷水,否定你。一次,他與一同事閑聊,說:“今天我在大街上看見一個人,長得比你還難看。”當時,這位同事心裏十分生氣,哪有像他這麼說話的人呢?也不怕得罪人?真不知好歹。這位同事忍無可忍,正要發作,可又一想,這樣做又何必呢?都是一個單位的同事,低頭不見抬頭見,要是鬧翻了,以後見麵多難受啊!想到這,他忍住了怒火,一場戰爭在沒有開始之前,就已經停火了。後來,這位老兄好像是覺察到了自己的語失,有點不好意思了,正因為同事沒有和他吵,才使他深受觸動。從那以後,他改正了缺點,處處為同事著想,並且與同事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在生活中,誰不渴望友誼呢?誰不需要他人的幫助呢?如果當時這位同事與他爭吵,即使出了氣,又會得到什麼呢?一個人,若想在人際交往中獲得好人緣,就要以寬仁為懷,以大局為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一個人是沒有短處的,隻要你擁有一顆容人之心,人生之路就會越走越寬廣,到處充滿陽光。
《三國演義》中周瑜與諸葛亮的故事大家一定不陌生。
周瑜是東吳的都督,諸葛亮是西蜀的丞相,迫於曹操百萬大軍南下的危急局勢,吳蜀決定聯合抗曹,於是周瑜和諸葛亮走到一起,共商大計。周瑜見諸葛亮才略過人,處處高自己一籌,妒火中燒,對諸葛亮屢次刁難加害。但諸葛亮沒有跟周瑜計較個人榮辱得失,而處處從聯合抗曹的大局出發,最後不但打敗了曹操的83萬大軍,也機智巧妙地躲過了周瑜的加害。諸葛亮的寬闊胸懷、高尚品格和足智多謀給每一位讀者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類似的故事,在我國古代可以說不勝枚舉。戰國時期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藺相如對廉頗的嫉妒誹謗置之不理,容忍回避,而以國家大義為重,終於促成廉頗醒悟,兩人成為刎頸之交,這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恢宏氣勢對我們處世交友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人難免會犯些小錯誤,或因一時粗心,或因現實錯綜複雜,或因個人能力有限,對你產生誤會讓你難堪,這些事情在我們的交往中也許司空見慣。這時我們不要抓住別人的“小辮子”不放,或者借機讓對方下不了台。
在交際中難得的是諒解和寬容,“人之相知,貴在知心”,能夠原諒別人的過失,理解別人的痛處、難處,寬容幾分,忍讓幾次,那麼心胸最狹窄的人也會成為你的朋友。
福特是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好友,也是幫助他創建標準石油公司的夥伴之一。但有一次,洛克菲勒與福特合資經商,福特投資很大卻慘遭失敗,損失巨大,這使福特很過意不去。有一天,福特走在路上,看到洛克菲勒與其他兩位先生走在他後麵。他覺得沒臉回頭,假裝沒有看見他們,一直低頭往前走。這時洛克菲勒叫住了他,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微笑著說:“我們剛才正在談有關你的事情。”福特臉一紅,以為洛克菲勒要批評他,於是他說:“太對不起了,那實在是一次極大的損失,我們損失了……”沒想到洛克菲勒卻若無其事地回答道:“啊,我們能做到那樣已經難能可貴了,這全靠你處理得當,使我們保存了剩餘的60%,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謝謝你!”
洛克菲勒在本該有所責備的地方,不但寬容地原諒對方,而且找出一堆讚美的話來,這真是出乎福特的意料之外,也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但他這種處世的風度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諒是獲得對方好感並獲得友誼的有效方法,是勉勵對方繼續努力的動力源泉。
“有容乃大”。當你與對方為某個觀點爭執不下時,你還是要設法克製自己,讓對方充分表明他的立場、觀點和想法,不要中途打斷他。即使你實在不能讚同對方的態度和立場,也要耐心地靜心聆聽,並向他們表示你在盡力理解他們的態度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