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對人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影響甚大,因此,與客人交談時,應該注意調節環境的溫度、濕度和淨度。夏天能選擇一個有電扇或空調的環境接待客人比較合適;冬天客人的帽子、大衣脫下後主人應接過,並掛在衣帽架上。同時,注意環境的安靜。如果來訪者和家中其他人或同室的其他同事不熟,其他人最好不要在旁聆聽,更不要隨便插話。如無處可避,其他人也應各做各的事,如看電視、聽音樂,應盡量把音量放小,保持安靜的環境。
(2)接待之忌
在接待客人時,不但要講究禮儀,還要注意不要觸犯禁忌,不該發生的事,最好不讓它發生。下列這些情況應加以杜絕:
有客來訪,主人蓬頭垢麵或室內不整;客人進門,仍“我行我素”;不把客人介紹給家裏人或在場者;與客人交談時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把客人攜帶的禮品當場打開、亂翻亂弄。凡此種種,都是不文明、不禮貌的、失德丟麵子的行為,在接待客人中應絕對避免發生。
盡管有些來訪者並不受主人歡迎,但來者都是客,主人不能根據自己的好惡而下逐客令,而應該采取一些合乎禮貌的做法。比如:要熱情不失禮節;主人應該站在客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耐心聽取對方的談話內容,認真地分析其間的合理性;對於自己能辦到的事情,應盡力而為;熱情主動,要婉轉不失身份;對於辦不到和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應委婉拒絕,說明原因,以求客人的諒解,等等。
客人準備告辭時,適當地表示一下挽留也是不可缺失的禮儀,但不可過分。客人執意要走,一定要等客人先起身後自己再起身相送,送客應送到住房門口或樓梯口,握手後,囑咐客人慢走。對年長的客人或長輩、老上級等,住高樓房應送至樓下,住平房應送出院門,再握手道別,同時要目送客人遠去。如果客人回首招呼,應舉手示意或點頭,直到客人不回頭或見不到身影後方可回來。如果是送至電梯,則要待電梯關門後再走。不要不握手道別後就走,更不要馬上關上房門,並且關得很響,否則是很失禮的。
社交箴言:
待客之禮,最為關鍵的是,讓客人高興而來,滿意而去。決不能因失禮而使之掃興而歸。
7掌握打電話時的禮貌做法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電話與我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即使現在有快遞、有電子郵件,通過電話長距離聯絡,仍是現代人最方便也最普及的方法,因此熟悉基本的電話禮儀就成了十分要緊的事。好話一句,幸福一生!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究竟有多少項目是我們必須留心的。
(1)開頭先問候
接到電話記得先問候,例如“您好”、“早安”等問候語,不要劈頭就問找誰,實在沒禮貌!
(2)別讓對方等
電話響聲以不超過5聲為準,不要讓對方等太久才接電話,還有就是轉接電話亦然!
(3)請對方大聲點、說慢點
有時因信號太差或環境太吵,對方的聲音我們可能聽不到,您應先道歉再請對方大聲點說,另外可以用紙筆記下通話重要內容,以示慎重。還有就是若對方很急或說話速度太快,不妨建議他慢慢說,並保證您一定會為他作妥善處理。
(4)打電話要挑時間
每一家公司的工作習性不同,所以忙碌的時間亦不一樣,例如證券公司一定是早上開盤時最忙,晚報就是早上開印前最慌亂。若您不是為著公事而來,盡量避開這一時間來電,免得被人罵!
(5)自動報上姓名
電話接通等對方應聲後,應即刻報上自己的名字並說明身份來意,有助於早點完成工作,免去胡攪蠻纏的時間。
(6)如何處理顧客抱怨電話
這種情形多半發生在服務業的客服部,細心、耐性肯定是最高原則,若是碰上有理說不清的客戶,更要將傳統美德發揮到極致,切記別動怒,因為通常後果是自行負責!
①耐性
通常會打抱怨電話進來的客戶一定有怨無處吐,語氣當然不會太好,因此您得充分發揮耐性與他周旋,才有勝訴的機會!
②細心
細心是必備的工具,尤其碰到上了年紀的人,好好說、慢慢說是必經的過程。
③保證
客戶來意說清楚後,您一定要再三保證會幫他處理,最好是當場幫他想好法子著手進行。這不僅可為公司建立形象,對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會更有信心!(7)幫上司過濾電話
通常身為高層主管的人電話都很多,幫他過濾電話便成了秘書的工作。至於該如何過濾電話,其實有幾項重點可以注意:
·人:問明找他的是誰?最好把公司名稱、個人職銜及姓名記錄下來,主管可依情況回電。
·事:找他所為何事?有時候是急事或是主管一忙忘了的重要約會,可以借此趕緊提醒。
·時:把來電的時間記下來,若是對方有約何時要見麵或什麼的,也好在適當時間彙報給主管。
·地:若是有重要約會,可幫主管記好,以方便赴約。
·物:比如要簽約或什麼的,可提醒主管要帶些什麼重要文件或印章等,以免去因忘記帶還得來回奔波。
(8)留言方式
若要留話也請記得提醒對方,將人、事、時、地、物統統講清楚,這樣留言才有效果,否則講一堆沒用的話,隻是浪費彼此的時間!
(9)掛斷電話要適時
有時候人一忙常會以為對方已說完話,因此就會匆忙地收線掛斷。在此提供一個小秘方可確定此時掛電話是否合適,那就是“說再見”,若是對方還未說完您講再見他會製止您,而若是已講完事情您說再見,這也是電話禮儀的一種,本就應該實踐。下次若有此困擾不妨試試。
總之,電話禮儀基本上該遵守的規矩並不多,以上介紹這些相信是大家早已知道的部分,隻是因為工作忙或情緒不好忘了遵守,所以再次提醒您,遵守電話禮儀是修養而非教條!
請、謝謝、對不起,記得時刻掛嘴邊,即使使用電話亦不例外!
8注意與人交往中的禮貌禁忌
在社會交往中,人們都渴望創造一個良好的人際環境,以實現交往的目的,這就要求人們不僅要講究社交禮儀,還應注意交往中的禁忌。與人交往,禮貌為先。注意禮貌,事事順利。
(1)不要過分開玩笑
朋友之間相處,開玩笑是經常發生的事。但開玩笑要適度,不能違背禮儀。過度的玩笑常常會適得其反,引起不良的後果。
①要根據說話的對象來確定
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大度豁達,有的則謹小慎微。對於不同性格的人,開玩笑就要因人而異。
對於性格開朗、寬容大度的人,稍多一點玩笑,往往可使氣氛活躍;
對於謹慎小心的人,則應少開玩笑;
對於女性,開玩笑要適當;
對於老年人,開玩笑時應更多地注意給予對方尊重。
從總體上說,就是要看說話對象的特點和承受力如何,以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和讓對方感到輕鬆、愉快為準。
②要根據說話對象的情緒來確定
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裏可能會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緒。當說話對象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不幸和煩惱時,情緒就比較低落,這時需要的是安慰和幫助。如在這時去和對方開玩笑,弄不好對方會認為你是在幸災樂禍。因此,開玩笑應選擇在大家心情都比較舒暢時,或是在對方因小事而不高興,並能通過笑話把對方的情緒扭轉過來時為好。
③要按說話時的場合、環境來確定
在安靜的環境中,如別人正在專心致誌地學習和工作時,開玩笑會影響別人的學習和工作;在莊重的集會或重大的社會活動場合,開玩笑會衝淡莊重的氣氛;在一些悲哀的環境中,如參加追悼會或去探望病人時,不宜開玩笑,這樣會引起人們的誤解。此外,在大庭廣眾之前,也應盡量不要打趣逗笑。
④開玩笑一定要注意內容健康,幽默風趣,情調高雅
切忌拿別人的生理缺陷開玩笑,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同時,還要忌開庸俗無聊、低級下流的玩笑。開玩笑的內容應帶有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大家在開玩笑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從中收到積極的效果。
(2)不要亂起綽號
綽號即外號,它是根據一個人的特點而人為產生的。有的綽號,如稱中國女排名將郎平為“鐵榔頭”,稱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為“鐵娘子”等,這是一種帶褒義的美稱,這是包括本人在內都樂於接受的。但是有的是針對別人的生理缺陷而帶有侮辱性的綽號,這種專揭別人短處的綽號一定要忌起。
(3)不要隨便發怒
在社交場合中隨便發怒,會造成兩種不良的後果:
√ 對發怒的對象不友好,它會傷了和氣和感情,失去朋友、同事之間的友誼與信任。
√ 對發怒者不利,一方麵對本人的身體狀況產生不良的影響;另一方麵對發怒者的形象有不良的影響,人們會認為他缺乏修養,不宜深交。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適應環境,並求得環境的認可和接受,也是一種本能的表現,它在社會交往中主要表現為與朋友、同事友好相處,不發怒或不發脾氣,並從多方麵克製自己。
一是遇事要冷靜思考。二是要多為對方著想,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從中找出自己的缺點,以便更好地修正自己的看法。此外,對人要平和禮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獨特的個性,都有著各自的生活習性和興趣愛好,都有著不受他人幹涉的生活領域。尊重他人,事實上也是在尊重自己。對人平和禮貌,可以表現自己的修養、風格和氣度,可以樹立起自己良好的威信,可以贏得更多朋友的信賴和尊重。
(4)不要惡語傷人
惡語是指那些肮髒汙穢、奚落挖苦、刻薄侮辱的語言。這些語言和現代文明極不相稱,必須予以杜絕。
在社交活動中,為避免惡語出現,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從自身做起,避免惡語傷及他人。
二是臨時回避,給對方以冷靜思考的機會。
有時,在對方脾氣一觸即發,可能會以惡語傷害自己時,最好回避,使對方找不到發泄對象,並逐步消火。這雖是對對方的一種“妥協”,但它可證明自身的修養,也給對方以冷靜思考的機會,這對雙方都很有利。
三是及時溝通,以消除彼此之間的矛盾。
對有些人來講,惡語有時很難避免,這就要分析惡語的原因,最好的辦法,是在事情發生或有苗子之後,雙方坐下來進行思想交流,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為指導原則,借以消除雙方的誤解或矛盾,避免惡語的再度出現。
(5)不要飛短流長
人際交往,貴在一個“誠”字。那種在背後嘰嘰喳喳、飛短流長的做法,不僅會破壞同事之間的團結,傷害朋友之間的情誼,嚴重的甚至會釀成社會的不安定,同時也反映出一個人的品格低下。因此,在社交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不要幹涉別人的隱私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隱私,隻要它不違背社會法律和公眾道德,不損害他人利益和侵犯他人權利,這種隱私權理應得到尊重和保護。
②不要主觀臆斷,妄下結論
捕風捉影,無事生非,在人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其結果是攪亂了人們的視野,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損害了當事人的名譽。這是一種心理不健康的表現,甚至是道德敗壞的表現。
③傳播不負責任的小道消息
小道消息是沒有經過證實的消息,它可能有一定事實,也可能毫無事實根據,但傳播者一般都對此不負責地添枝加葉,以訛傳訛,越傳越離題,從而形成對人有攻擊性的“風波”或“新聞”。
④對朋友的過失不能幸災樂禍
當一個人在工作或生活中有一定的錯誤或誤入歧途時,作為朋友,不應熟視無睹,幸災樂禍,甚至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話資料,而應該善言相勸,指點迷津,幫助他迷途知返,這才是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