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交往貴在真誠,貴在多為對方排憂解難。倘若一味顧及自身利益,而絲毫不顧對方的承受能力,逼之過緊,就會遭到拒絕。
許多生活上處於動蕩、混亂狀態的人認為,他們在尋求熟人和朋友幫助時的表現是平靜而慎重的。然而實際上,他的行為舉止與音調變化可能給人留下的是,已經陷入絕望甚至失去控製的印象。他的言語或許很正常,但其話外音卻像是在大聲疾呼:“救命!救救我!”當你暗示你把你的命運交給其他人來負責掌握,或者請求對方使你免遭厄運的時候,你是在尋求一種醫生才能給予的幫助。“我無法忍受有人闖進來,一股腦地向我宣泄他的煩惱,”一位職業經理人說,“我現在一開始就會拒絕任何這種要求,因為人們口上總說需要的隻是一點點幫助,但實際上卻遠不止這些,他們會不斷地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超出我的能力範圍,到最後我疲於應付,也隻能拒絕。而此時,他往往會陷入被動的局麵,似乎你因為沒有滿足他的要求應該感到內疚才對。他們卻不想想你已經給予的東西,對你不是感激,而是失望、埋怨。所以,對於這種抱著‘一切指望你’的想法的朋友,我真的不敢答應他們什麼,雖然他們對我的信任讓我很感動,但他們給我的壓力更大。”所以,在你向朋友尋求幫助的時候,千萬不要隻考慮自身難處,同時也要為對方想想,讓對方做力所能及的事。
不要直接向熟人提出幫忙找工作的要求,除非你確信他有或者知道哪裏有職位空缺。如果需要對方投入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就會使熟人打消提供幫助的念頭。要求別人為了你而危及自己的聲譽是一種冒險的舉動,也是一種很自私的行為。即使你的朋友願意為你犧牲一切,你也應該為對方考慮,當然,更不能主動提出這種“犧牲別人,成全自己”的過分要求。此外,許多人往往認為,要求熟人第二次推薦你都會顯得過分和冒昧。
熟人在與你會麵時,也許不會直接承諾什麼,可能做出“我將關注此事,一有消息就會立刻通知你”等等類似的表示。這種說法屬於一種推托之詞,而事已至此,你也不要表現出任何不滿,畢竟,對方並未公開拒絕你,也許你還有希望。而你要做的就是通過讓他們記住你的存在而保持對此事的關注,說不定對方因為你的誠懇,最後真的幫你辦成此事。那麼,如何讓對方記住你的存在呢?一種方法就是你可以將他們可能感興趣的文章或是信息發送給他們,即使你覺得他們也許已經看過這些資料,但你隻要附一封短信說:“我看到這些,它使我想起了您。”那麼,他們一定會感到很高興,並很可能因此而經常想起你,而且感覺也會更加親切。對於一個心中時刻有你的朋友,你怎麼好意思拒絕對方的要求呢?所以,如果他們確實有能力辦到,一定很樂意幫你。
麵對麵交流是最有效和最快速的溝通方式,但是在求職過程中,卻有大量的後續工作要做,比如信件往來,無論電子郵件的形式還是傳統的信函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對你發出的每一封信件窮追不舍。“我盼望你的來信”之類的語句必定會導致事態主動權和前進動力的喪失。你迫切希望獲得結果的心情可以理解,然而在追蹤信件的過程中,不要超越界限,給人造成過分急切、專橫甚至生硬粗暴的印象。比如“我將於周四下午1點半給你打電話來安排一次會見”之類的措辭太過冒昧,應以更委婉的方式表達這種意圖:“不知您哪天方便,能否允許我於近期同您再次接洽,以探討下一步可能的行動方案。”不要忘記,你並非一定享有獲得幫助的權利,不要擅自主張決定什麼事情。對方也有對方的難處,一旦逼得太緊,很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反而遭到拒絕。因此,不能過分考慮自身的利益。
7繞開衝突,消除矛盾
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必須想方設法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千方百計地消除各種矛盾,使自己有一個寬鬆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現實中,發生矛盾的原因不外乎這麼幾點;
(1)觀點不同
觀點不同是人們之間發生衝突的最主要的原因,多見於領導成員之間,也經常發生在其他地方。古人雲:“道不同,不相為謀。”由於對同一個問題產生不同的看法,人們之間便相互產生矛盾和隔閡,進而導致雙方互存偏見,相互攻擊,以至發展到勢不兩立的地步。
(2)趣味相異
因趣味相異而產生衝突多發生在同事之間、鄰裏之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趣味和愛好,有不同的優點和缺點,甲所崇尚的東西乙未必就崇尚,乙所追求的東西甲可能嗤之以鼻。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誌趣完全相同的人。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誌趣不同的人是難以建立密切的聯係的。
(3)感情不和
因感情不和而發生的衝突主要發生在親屬之間,如夫妻之間、婆媳之間、父母與兒女之間的矛盾等。家庭是一個人生活的主要場所,如果後院經常起火,一個人是難以把精力和注意力全部投入到事業上的。一個在事業上建立了輝煌成就的人,必定離不開家庭的支持。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必定有一個做出巨大犧牲的女人,反之亦然。
(4)個性抵觸
性格、氣質不同以至相反的人,相互之間也會產生衝突。例如一個急性子的人,會看不慣一個慢性子的人做什麼事都磨磨蹭蹭;一個慢性子的人,又會抱怨一個急性子的人幹什麼都風風火火,總之,這兩種人常常互相不能理解和諒解,結果便產生一些矛盾。
(5)產生誤會
人和人相處,即使主觀上不想發生摩擦,但仍然難以避免產生一些誤會,有些誤會甚至還是根深蒂固、難以消除的。
(6)發生糾紛
生活中有些衝突是隱性的,比如誌趣不同的兩個人之間的衝突未必就公開化,但是也有不少矛盾是會激化的。例如同事之間、鄰裏之間,甚至兩個陌生人之間,都往往會因一點小矛盾而發生顯性的衝突,輕則產生口角,重則拳腳相加,以至於發展到不共戴天之仇。
產生矛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由於諸如狹隘自私、敏感多疑、剛愎自用等人性的弱點造成的。人們思考和處理問題往往習慣於從自我出發,平時疏於同別人理解和溝通,因而出現矛盾後,總認為真理在自己手中,別人都是錯的。
發生這樣那樣的衝突應該說對雙方都是不利的,必然會對各自的事業產生消極的影響。
那麼,一個想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如何才能防止同別人產生衝突呢?
第一,要胸懷寬廣,高瞻遠矚,凡事講大局,講風格,講團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第二,要注意調查研究,及時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努力化解各種矛盾,防患於未然,減少或完全消除人們之間的隔閡。
第三,以理解的眼光看別人,懂得大千世界是五彩繽紛的,人也是各種各樣的。別人不可能完全同我們有一樣的誌趣,我們不能像要求自己那樣要求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有不同的長處和短處。
第四,寬容別人的過錯,明白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包括自己在內誰都有缺點,誰都有可能犯錯誤,要給別人改正錯誤的機會,就像希望別人也原諒自己的過失一樣。
第五,對別人不要求全責備,要小事糊塗,大事明白,記住水至清則無魚。對別人要求過高就會曲高和寡,對別人太苛刻就會拒人於千裏之外,對別人橫挑鼻子豎挑眼,就沒有人同我們共事。
第六,除非是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要搞清楚是非曲直之外,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不能抓住不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有意裝糊塗。絕不應簡單問題複雜化,本來沒有多大的事,卻非要弄個水落石出,論出個我是你非,那隻能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第七,冤家宜解不宜結,即使有了矛盾,也應坦誠布公,想方設法尋求理解和溝通,就事論事,不要把矛盾擴大,要勇於做自我批評,以自己的真誠換取別人的理解。
總之,化解矛盾要首先從自己做起,記住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如何對待你,要走進別人的心靈,自己就要首先敞開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