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田芳是一位深受廣大聽眾喜歡的評書藝術家。調查統計表明,他在海內外的聽眾已達6億之眾,這確實令人驚歎。
然而單田芳走上評書事業的道路卻是與他善於接受別人的幫助分不開的。
單田芳出生在一個評書世家。在舊社會,這是一個卑賤的職業。為此,單田芳的父母痛下決心,決定改換門庭,以讀書續世。
1953年,單田芳順利地考入了大學。這時,風華正茂的他卻患上了嚴重的痔瘡,先後動了三次手術,耽誤了許多功課,怎麼辦?單田芳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和懊惱之中。
這一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四個年頭,新國家的誕生也產生了人的觀念和地位的巨大轉變。曲藝演員在當時不僅收入豐厚,而且社會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單田芳的母親王香桂就曾相繼受到周恩來等高層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於是,單田芳的父母重又萌動了栽培他學藝的念頭,並動員了評書界的幾位前輩,每日以理曉之,以情動之。
雖然單田芳當時並未料到他將會有輝煌的未來,但鑒於形勢,他還是明智地聽從了勸告,改弦易轍,並於1954年正式拜著名評書藝人李慶海為師,走上了從藝之路。不久,便聲名遠揚。
文革開始後,率真耿直的單田芳因口吐真言而受到批鬥,造反派的毒打打碎了他的滿嘴牙,窩火帶憋氣毀壞了他的嗓音,以至於文革結束時,單田芳已不得不麵臨再次改行的問題。
然而,命運又給了他一次絕處逢生的機會。20世紀80年代初,著名女評書演員劉蘭芳的一炮走紅使得鞍山曲藝團的領導想到了單田芳。在他們的幫助下,單田芳很快被送進醫院,經過手術終於又發出了現在人們再熟悉不過的沙啞的聲音。
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鄭海霞,她的成長更是離不開她一生中所遇到的三個“慧眼識珠”的伯樂。
第一位伯樂,便是鄭海霞的哥哥,他寫信給河南省體委,從而引起了上級對鄭海霞的重視;第二個伯樂,則是商丘體校的方炳銀教練,他初步培養了鄭海霞的運動素質;第三個伯樂,就是武漢部隊文化部訓練處的王新華教練,他把鄭海霞帶入了籃球運動的殿堂。
鄭海霞的表現的確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因為她懂得把握機遇。她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教練,您說我該怎麼做?”然後,她便用行動一絲不苟地去完成。
把握機遇,善於接受別人的幫助,是鄭海霞由一個普通的農家子女變成一名世界級籃球明星的奧秘之一。
唐代文學家韓愈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隻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裏稱也。”所以,假如你是一匹良駒,一定要找到可以相助自己馳騁千裏的伯樂與“貴人”。
3敢借虎威,才能成大事
用今人辦事的眼光分析,假虎之威,借虎之名並沒有什麼不好。一個人能有一定的勢力支持及一定的關係幫助本身就意味著不凡的背景、驚人的勇氣和過人的頭腦。
在傳統戲文中常可看到這樣的描寫,若想做成一件極難做成的事,隻要手中有了一柄天子所賜予的尚方寶劍,什麼事都好辦,什麼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由此可見,老虎之“威”真有其妙用。
“狐假虎威”僅僅是個隱喻。在現實生活中,它可以代表許多辦事的含義和竅門。
①“虎”當然是一位強大而有權有勢的貴人,他與你抱有同樣的夢想,而且願意幫助你成就事業。
②“虎”可能是一位權貴,隻是為了雙方共同的利益,情願伸出手來,助你一臂之力。與此相似,你是否注意到許許多多的小鳥在大水牛的背上,它們吃掉水牛背上的虱子和蚊子,讓水牛免遭虱蚊噬咬之苦,而水牛則為小鳥提供棲身之處和保護。
③“虎”也許是一個組織或者協會,它的夢想和觀點與你的一模一樣。通過跟別人攜手合作,同心協力,你能夠製造出這樣一種必不可少的情形,即老虎就在你跟前。
④“虎”興許是你的一種政治關係,通過支持“適當”的候選人,就可以創造出一位有權有勢的夥伴。正因為這個原因,富人常常慷慨解囊,捐出大筆大筆金錢,以便扶持一個供他們驅使實現政治目的得力幫手。
⑤“虎”或許是你的職位,也許是你的才智,或者是你的工作。孤家寡人常常勢單力薄,微不足道。然而,如果你為一位能夠呼風喚雨、有權有勢的雇主工作,你就不再僅僅是一位無能為力的孤家寡人了。假使艾薩克·斯特恩從來沒有彈過小提琴,那麼他永遠也不會成為我們今天所認識的艾薩克·斯特恩。通過精通這種樂器的本領,艾薩克·斯特恩成為舉世聞名的人物。由於同樣的原因,不管你從事哪種專業,你的工作都能成為你的“老虎”。
美國曆史上出現過兩個羅斯福總統,老羅斯福是指西奧多·羅斯福,小羅斯福是富蘭克林·羅斯福。老羅斯福與小羅斯福是叔侄關係。
小羅斯福入哈佛大學以後,一直想出人頭地。哈佛同美國其他大學一樣,把體育活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可羅斯福的體格使他不能在這方麵有所發展。他太瘦弱了,身體較高,但體重卻不及常人。因此,橄欖球隊、劃船隊都未能入選,隻能幹個“啦啦隊”隊長。女孩子們打趣地叫他“媽媽的乖兒子”(由於他有紳士的派頭),“羽毛撣子”(由於他身體細高)。在體育方麵是毫無出路了,小羅斯福決定另謀他途。
他看中了哈佛校刊《緋紅報》。做校刊的編輯是引人注目的,然而這並非易事。為了達到目的,他巧妙地利用了其堂叔老羅斯福的影響。
老羅斯福當時正擔任紐約州州長。一天,小羅斯福來到堂叔家裏,稱哈佛學生都很崇拜老羅斯福,尤其想聽聽老羅斯福的演說,一睹州長的風采。老羅斯福一時興起,來到哈佛發表了一場演說,演說從頭至尾都是小羅斯福一手操辦,而且,演說完後,老羅斯福又接受了小羅斯福的單獨采訪。這樣一來,校刊編輯部便注意上了小羅斯福,認為他有當記者的天才,於是吸收他做了助理編輯。
不久,他的堂叔作為麥金來的競選夥伴與民主黨的布賴恩競選總統。哈佛大學校長埃利恩特的政治傾向自然是引人注目的。小羅斯福決定再充分利用這次機會,向主編提出要采訪校長。主編認為這是徒勞,而小羅斯福卻堅持要試試看。
埃利奧特接見了這位一年級的新生。麵對威嚴的校長,小羅斯福並沒有被嚇倒,他堅持要校長表明自己將投誰的票。埃利奧特很賞識他的勇氣,高興地回答了他的問題。此後,不但《緋紅報》上刊登了小羅斯福采寫的獨家消息,全國各大報紙也紛紛轉載。小羅斯福一時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臨近畢業時,他當上了《緋紅報》的主編。
小羅斯福大學畢業時,除哈佛圈子裏的人外,公眾們誰也不知道他。1904年,他不顧母親的反對,宣布與遠房表妹埃利諾·羅斯福訂婚。1905年3月17日,他們在紐約舉行了婚禮。小羅斯福特別邀請了在總統任上的堂叔參加。舉行婚禮那天,賓客如潮,但大部分人是為瞻仰總統風采而來。經過這次婚禮,小羅斯福的名氣更大了。
可見,借“虎”之威辦事並沒有什麼不好。小羅斯福三次巧借堂叔的力量和威名,抬高自己,達到了出人頭地,引人注目的目的。這便是借虎生威,辦成大事的成功範例。
4愛因斯坦在貴人相助下創造奇跡
在攀向事業高峰的過程中,貴人相助往往是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有了貴人,不僅能縮短成功的時間,還能加大你成功的籌碼。如果你自知能力缺乏,毅力有限,那就更需要“貴人”相助。
大名鼎鼎的愛因斯坦,在生活極度貧困的日子裏,也是靠同窗好友格羅斯曼的幫助,才得以順利地發現了相對論。
1895年,16歲的愛因斯坦到了瑞士,進入阿勞州立學校補習中學課程。1896年考入蘇黎世瑞士聯邦工業大學師範係理論物理專業學習。在大學期間,愛因斯坦如饑似渴地學習,自學了許多學校課程外的學科。1900年,他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畢業證書。
然而,畢業之後,愛因斯坦卻找不到固定的工作。貧困饑餓驅使他整天為生活而奔波,他終身沒有治愈的肝炎也是在這個時候患上的。
經濟的拮據使得愛因斯坦不得不在電線杆上張貼廣告,試圖以講授數學、物理和小提琴來賺錢糊口。他曾當過補習教師,也曾為老同學幫自己找到幾個月的臨時工作而喜出望外。
對於愛因斯坦這段貧困日子,他的一位同學曾這樣描述:“可憐的愛因斯坦啊,隻差拿著小提琴挨家挨戶地演奏乞討了。”
但是,貧困並不能動搖愛因斯坦走科學研究道路的決心。他繼續研究他感興趣的物理問題,構思他的學術論文。他說:“隻要能找到一個固定的工作就好了,即使工資少一點,也無所謂。那樣,我就一定能把學術論文寫出來。”
就在愛因斯坦山窮水盡的時候,大學時的同窗好友格羅斯曼幫助了他。格羅斯曼的父親有位朋友是伯爾尼專利局的局長,經格羅斯曼父親推薦,愛因斯坦在伯爾尼專利局謀到了一份技術員的固定職業。從1902年開始,愛因斯坦在專利局工作了7年。這是愛因斯坦在業餘時間努力探索並取得驚人的科學成就的時期。直到晚年,他依然深情地懷念他的老同學,感謝格羅斯曼在自己最困難時給予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