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世紀雕塑(2 / 2)

蠻族雕塑

5世紀,來自東方,北方的曰耳曼人、汪達爾人等遊牧民族部落,大批遷徙到羅馬帝國的核心地區,最終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這些民族經濟文化水平遠遠落後於 羅馬,還處於原始公社的生產水平,因而他們被稱為“野蠻人”和“蠻族”。他們的入侵最終摧毀了羅馬的奴隸製度,確立了歐洲的封建製,他們的藝術富於天真質樸和自由開闊的想像力,具有無拘無束的創造精神,為以古希臘羅馬傳統為主的歐洲藝術注入了新鮮血液。

蠻族是遊牧民族,他們的藝術家擅長於各種手工藝品製作,他們創作的工藝品上雕刻著各種以變形了的動物形象為母題的繁複精美的裝飾圖案,但這些雕刻是平麵化的,沒有立體感。蠻族雕塑家也曾將他們熟練地運用於工藝品上的雕刻應用到建築裝飾雕刻中。7世紀蠻族人的一支倫巴第人在意大利北部建國,在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後,他們建立了一些教堂,並在教堂建築上作了大量裝飾雕刻,這些雕刻也是平麵化的,表現的多是動物和花草為主的裝飾圖案,但也有一些有人物形象的基督教題材的浮雕作品。如現藏意大利奇維達萊聖約翰教堂的祭壇裝飾浮雕《光輪中的基督》。這類浮雕作品顯示出拜占庭藝術的影響。在西班牙的哥特人的教堂中也有大量裝飾雕刻,這些雕刻十分精美,但也主要是平麵化的各種華麗的裝飾紋樣。

盎格魯—薩克森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他們擅長製作飾有精美雕刻的金屬製品,其作品包括金屬模鑄、錯鍍金銀、鑲嵌玉石等等,這種裝飾雕刻藝術後來被應用到建築裝飾雕刻中。盎格魯—薩克森人5世紀時開始入侵英格蘭,並逐漸占領了英格蘭全境。七八世紀,盎格魯—薩克森人在不列顛島上留下有幾百件巨型的十字架,其中最著名的是蘇格蘭西南部拉斯韋爾教堂前高達5米的十字架。這些十字架的頂部是四福音使徒的象征像,造型較為生硬,但布滿十字架表麵的有鳥同走獸居間的葡萄藤渦紋高浮雕卻十分精彩。

維金人是來自北歐斯堪第那維亞半島的漁獵部族,以製作極端複雜的裝飾圖案性雕刻而聞名,著名的奧塞堡木雕獸頭雕刻就是維金人的作品。在丹麥發現的維金人製作的大型石碑,兩麵刻有耶穌和獅像,周圍還有植物紋和蛇紋盤旋圍繞。維金人在9世紀開始入侵英格蘭,並在那裏定居。在英國他們的藝術風格被運用到建築裝飾雕刻中。 8~9世紀,大不列顛的雕刻主要以萊斯特郡弗萊頓教堂和布裏登教堂的板壁、飾帶、拱叉口上的雕刻及約克郡伊斯比十字架雕刻為代表,這些雕刻品都滲入了維金民族特有的繁複華麗的裝飾風格。 加洛林王朝雕塑

8世紀,法蘭克王國查理曼是一位著名的國王,他統一了西歐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加洛林王朝。查理曼力圖恢複古羅馬的繁榮,在文化上複興羅馬的傳統,鼓勵藝術家仿照古典樣式進行創作。查理曼大帝熱衷於用雕塑布置教堂和宮殿。他專門購買了意大利雕塑傑作作為楷模,如亞琛王宮教堂的雲石柱頭和青銅的狄奧多裏克騎馬像等。

查理曼時代的雕塑模仿了古羅馬式的自然主義的手法。現藏巴黎盧浮宮博物館的一件高24厘米的青銅圓雕國王騎馬像,約作於810年,塑造的可能是查理曼本人的形象,這件雕像明顯是按照《馬可·奧裏略騎馬像》一類的雕刻創作的。所不同的僅是這件騎馬像塑造的是一位狂熱好戰的國王,而不是一位羅馬式的古代英雄。

奧托時代的雕塑(10~11世紀)

查理曼曼死後加洛林王朝隨之完結,但它在文化藝術上影響巨大。號稱“神聖羅馬帝國”的奧托王朝繼承了加洛林王朝的傳統,並發展為一種肅穆宏大的風格,在雕刻方麵發展了圓雕的形式,十分注重對人物情緒的表現。可以這樣說,奧托王朝的雕塑具有紀念碑的氣魄。

《傑羅十字架》(約975~1000,現藏德國科隆大教堂)是一件表現極刑的大型塗金著色木雕,高188厘米,是奧托王朝雕塑的代表作。表現了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受難的肉體,基督全身的肌肉因體重的壓力而緊張膨脹,他的身體被拉長,觀者似乎能夠感受到那幾乎無法忍受的酷刑之苦。他的臉上因極度痛苦而深重的皺紋,顯示出其肉體所承受的痛苦已經達到了極限。這件雕刻具有強烈的表現主義色彩,具有德意誌民族的藝術特色。

奧托王朝的金屬雕刻有較高的水平,當時最為著名的藝術讚助人是希爾德斯海姆的主教,他建立了一座第一流的鑄銅雕像工場。這個工場製作了該地聖米歇爾教堂裝飾著青銅浮雕的大門和東麵圓柱浮雕裝飾。這對大門的浮雕被劃分成八個水平方格,這些浮雕都以人物群像為主,其中的人體造型仿照了加洛林插圖繪畫。圓柱浮雕清楚地 反映了羅馬紀功柱雕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