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式雕塑(3 / 3)

尼科洛(Nicholaus,或NiccoIo)是當時另一位頗具影響力的雕刻家。他對1120— 11 50年間意大利雕刻的影響最大。尼科洛的雕刻吸收了法國羅馬式雕刻風格的因素,在他所製作的大門上運用了拱肩雕刻和大型山牆雕刻。這位雕刻家在他所作的大門上都銘刻上了自己的名字。維羅納主教堂的西入口雕刻是尼科洛最精彩的作品。這個入口的大門是較深地凹進去的,門上方的山牆雕刻表現的是《天使向牧羊人報喜》和《博士來拜》。橫粱上雕刻著帶有人物形象的圓花飾。而門側柱上樸素的線角則是純古典式的。

在維羅納主教堂的西入口方形門側柱上雕刻著扁平的小型嵌板和壁龕,維剩吉爾莫開創了這種雕刻形製的先例,他曾在門側柱的壁龕上雕刻了先知的形象。尼科洛卻將這種人物雕刻放大,並使其脫離壁龕,而且有時將人物雕刻安置在門側柱的棱角上,而不是柱子的平麵上。在費拉拉主教堂,尼科洛雕刻了人像側柱。這些人像側柱表現了四位先知、聖母瑪麗亞和大天使加百利,後兩個形象組成了《聖母領報》的群像。這些人像側柱分立入口兩側。

12世紀中葉前意大利托斯卡納地區沒有高質量的雕刻,而這之後在1150年左右一位被稱為卡貝斯塔尼大師(Master of Cabestany)的人來到托斯卡納工作。他的作品極富個性,並散落在加泰羅尼亞、納瓦雷、魯西永和朗格多克等地區。例如在加泰羅尼亞地區的聖安蒂莫大修道院中的一個柱頭和佛羅倫薩附近的聖喬凡尼教堂中的一棵雕刻著若幹敘事性場景的小柱。其雕刻風格得益於古羅馬的石棺雕刻。

12世紀下半葉的托斯卡納雕刻在古羅馬古典主義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一地區的雕刻家大都采用卡拉拉采石場的大理石,所創作的動物雕刻和人物雕刻手法完全是古典自然主義的。這一時期較為著名的雕刻家是古列爾莫(Guglielmo)。德國羅馬式雕刻

奧托時代的德國藝術在羅馬式藝術的形成中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在11世紀晚期到 12世紀,德國藝術的發展卻稍稍落後於其他國家。教堂裝飾雕刻主要以富於裝飾性的倫巴底風格占主導地位。而教堂中最引人注目的雕刻品是其內部的陳設如屏風(灰泥製作)、講經台、洗禮盤、祭壇的後部裝飾、墳墓雕刻及一些器物雕刻等。德國的雕刻幾乎沒有受到法國羅馬式雕刻風格的影響,而主要是在奧托時代藝術和倫巴底雕刻風格的影響下發展。

12世紀初期一位名叫賴訥(Rsainer)的金屬雕刻家活躍於默茲地區,他為列日地區的教堂製作了一個洗禮盤(現藏聖巴泰勒米教堂)。這個洗禮盤是一個圓柱形的容器,容器壁上的浮雕表現的是幾個洗禮的場景。其中的人物處理完全是自然主義寫實風格的,人體的比例準確,服飾衣紋的處理具有古典特征。但是通常認為賴訥的古典風格不是得自於古希臘羅馬傳統。而是直接從奧托藝術發展而來。

以賴訥為起點,默茲地區的工匠在12世紀中後期開始發展超卓的金屬雕刻藝術,他們的藝術風格不像典型的羅馬式雕刻那樣自由地對人物的各種形象進行變形處理,而是更注重寫實。默茲工匠在歐洲享有很高盛譽,他們為歐洲的許多教堂製作了大量的豪華聖龕、祭壇裝飾。聖物盒等。現藏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博物館的有教皇亞曆山大頭像銀質鍍金的聖物盒和現藏英國倫敦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的圓頂聖物盒都是默茲工匠的代表作品。

德國羅馬式雕塑的突出作品還有希爾德斯漢姆的聖米契爾教堂的青銅門,這個銅門是1008年至1010年鑄造的。門上有取材於聖經和福音書的浮雕,共16塊,可以自由組合起來。另外一件是貝恩瓦爾德的圓柱,它有些類似羅馬圖拉真紀功柱一樣,表 麵裝飾著螺旋形的新約聖經故事浮雕,共有28個人,包括耶穌童年時代到被害為止的生活和福音書的內容。著名的亨利二世的巴塞爾金祭壇(祭壇前的裝飾雕刻作於1009—1019,現藏巴黎克留尼博物館)也是一件較為嚴整的羅馬式風格的雕刻作品,是這位國王為紀念自己病愈送給巴塞爾大教堂的贈品,它的正麵是表現祝福基督的浮雕,其中基督和幾位天使的形象為了適應構圖的需要而被略微拉長。

西班牙羅馬式雕刻

西班牙有三處羅馬式時期的雕刻:裝飾奧維亞多大教堂的聖米哈伊爾禮拜堂的使徒雕像;阿維拉的維遜特教堂廊的雕像;雕刻家馬狄奧在1183年製作的聖雅各·德·康波斯泰拉大教堂的門廊。

聖雅各大教堂的著名門廊——“光榮的門廊”,是由三個宏偉的發券組成。中央最大的發券山牆上,雕刻了榮耀的基督、聖徒和天使。富麗堂皇的券麵上裝飾著啟示錄中手拿樂器的24位長老。門像柱是先知和使徒的雕像。雕塑家馬狄奧將自己的形形也安排在門廊雕刻中,跪在中央墩上的教堂保護者聖約翰的腳邊。這個門廊雕刻真有嚴整的古風風格。

彩色木雕在西班牙的羅馬式時期十分盛行。赫羅納的聖約翰·德·拉·阿巴德沙斯教堂的木雕群像《降下十字架》(作於13世紀初)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