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雕塑
12世紀40年代一種新的建築樣式——哥特式建築,首先出現在法國,而後傳遍歐洲。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學者將12世紀到他們時代(大約15世紀)的藝術稱為“哥特式”,認為這段時間的藝術是“蠻族”哥特人創造的,實際上哥特藝術與哥特人可以說沒有什麼關係。哥特式雕刻稍後於哥特式建築,在13世紀初開始出現,但發展很快。哥特式雕刻主要是用於裝飾教堂的石雕,此外還有木雕、木刻。木雕主要有折疊祭壇、唱詩班席位和各種私人宗教祭禮用雕像。
哥特式教堂建築重視外部的裝飾,雕刻人物和裝飾花紋布滿教堂內外。法國的蘭斯教堂是較為突出的例子,教堂內外的人像雕刻達2300多個。羅馬式教堂中的裝飾雕刻完全服從於建築結構的需要。哥特式雕刻最初也是附屬於建築的。到13世紀,哥特式雕刻開始從建築中分離出來,出現了半圓雕或高浮雕形式。哥特式雕刻的最高成就也是在這時即1220~1420年之間出現的。
哥特式雕刻的作用是對宗教教義作形象的圖示,由於當時的教義企圖成為無所不包的哲學。使得為它進行形象注解的雕塑藝術有可能涉及廣泛的題材。除了聖經故事外,哥特式雕刻中還出現了有關曆史、地理、生產勞動以及宮廷生活等方麵的題材,這就使藝術家在完全的宗教題材之外,有了直接表現自己生活的可能。
哥特式雕刻在表現手法上也日益追求寫實,追求自然真實感情的表現,形成了所謂“哥特現實主義”。哥特式雕塑家征服了許多前輩遇而未解的技巧難題,盡管他們還不太懂人體解剖,但他們創作的雕像富於激情。
早期哥特式雕刻中的人物形象刻板冷漠,後來逐漸變得豐富自由起來,雕塑家不再滿足於對形象公式化的製作,開始注意模仿自然造型,采用人體自然的比例,使雕像的姿態越來越準確生動。
盛期哥特式雕刻是紀念碑性質的,不太注重對人物個性的表現,而強調對信仰的傳達。但這種情形到13世紀末就基本結束了。此後的哥特式雕刻中宗教信仰的崇高感,被人間的溫情所取代。紀念碑式的莊嚴讓位於繪畫性和充滿感性色彩的細節描寫。聖子和聖嬰是哥特式雕刻的重要題材,這類作品中的人物被賦予了溫柔的人間情感。
受到當時宗教運動的影響,14世紀的哥特式雕刻中出現了表現獻身和神秘冥想的題材,如誇張死亡恐怖與悲哀的聖母哀子像。14世紀的藝術傾向也逐漸發展為1 5世紀的國際哥特式風格,這種風格的特點是強調表現物象的體積感和重量感,並有向優雅和靈巧發展的趨勢。
晚期哥特式雕刻世俗化的傾向較為明顯,出現大量配合複雜建築結構的裝飾雕刻,以英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還出現了追求逼真肖似的陵墓雕像。而此時期的雕刻製作也逐漸脫離教會的控製而轉向同業工會和私人工場。
法國的夏爾特爾教堂是著名的哥特式建築,教堂的西邊大門建於1145年,它代表了哥特式雕刻最早最完整的風格。西大門入口處的3個大門並排,他們被兩側排列著的門像柱圖聯係在一起。這些像柱是具有建築結構作用的裝飾雕刻。在羅馬式的大門側柱上也有過這一類拉長的人像雕刻,但它們是被設計成為建築物上的浮雕,而夏爾特爾教堂側柱上的人物則被處理成為獨立的雕像,並顯示出脫離建築而獨立的傾向,人物形象不是緊貼柱子的僵硬模式,而是左右顧盼形象生動的高浮雕。這些雕像為了要與建築的垂直線條取得統一,因而對人體的處理顯得過於纖長,但這些雕像的衣紋處理精致優雅,每個雕塑人物都有各自的性格表現,他們仿佛都在深思內省,富於神聖感。這些雕像的身體雖然還有些僵直,但已開始向較為自然的方向發展,這是一種革命式的發展,它標誌著希臘羅馬古典時期以來三度空間中的立體雕塑傳統的逐漸恢複。
盛期哥特式雕刻在構圖布局上、人物動態處理上。都顯示出雕刻家的技巧已經日益成熟。巴黎聖母院袖廊旁側正麵的圓雕與浮雕和亞眠大教堂與蘭斯大教堂的雕刻都是這一時期出色的傑作。
鍍金的瑪麗亞亞眠大教堂的雕刻體現了盛期哥特式雕刻的典型風格。門廊中的基督雕像是哥特式S形人體的出色範例。這種人體彎曲成S形的造型,是哥特式雕塑向自然主義複歸過程中的重要成果,它生動地表現出隨便站立的人的自然動態。晚期哥特式雕刻這種S形的軀體動態變得過分矯揉造作。而在盛期哥特式雕刻中,這種人體的彎曲是很有分寸的。這座基督像的雕刻手法豪放大膽。雕刻重視線條的表現力,衣服上的衣褶有流暢的韻律感。基督的頭發、胡須線條也富有節奏感。手的動態準確。基督的麵容顯得俊秀而莊嚴。整個雕像精致嚴整,內心刻畫豐富,有一種威嚴而又和諧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