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世紀音樂 奧斯曼帝國的音樂(1 / 3)

奧斯曼帝國的音樂

奧斯曼帝國是奧斯曼土耳其人(簡稱土耳其人)建立的軍事封建帝國。

11世紀土耳其(其主要民族為過著遊牧生活的突厥人)從阿爾泰山脈西遷到小亞細亞半島,其突厥塞爾柱克部族建立了突厥人的王朝。13世紀突厥的另一部族奧斯曼取代了塞爾柱克的統治,建立了奧斯曼帝國。1453年土耳其人占領君士坦丁堡,傾覆了拜占庭帝國後,開始了奧斯曼帝國領土擴張的新階段。15世紀末,奧斯曼帝國已擴張至小亞細亞和克裏米亞的大部分地區。16世紀初,相繼占領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魯吉亞部分地區和庫爾德斯坦,後又對控製地中海通往印度的海上通道的埃及發動進攻,將埃及、敘利亞和巴基斯坦等地區並入奧斯曼帝國。蘇裏曼一世時期曾一度兵臨維也納,占領匈牙利大部分地區,形成對歐洲的巨大威脅。1534年,蘇裏曼一世王朝進犯伊朗,占領巴格達和整個美索不達米亞,並繼續對北非進行征服,控製了北非大部分地區,征服阿拉伯半島和也門,奪取了海洋控製權,從而控製了海上貿易通道。15世紀至16世紀奧斯曼帝國的全麵擴張,使其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曆史綿延600年之久的大帝國。正由於奧斯曼帝國是以軍事征服建立起來的龐大封建軍事帝國,所以沒有統一的經濟、政治、宗教、文化等基礎。在帝國統治下,異教徒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伊斯蘭教的壓製和迫害,利用宗教進行統治和精神奴役是奧斯曼帝國專製統治的一大特色,也是維係帝國的重要紐帶。19世紀初,巴爾幹半島諸國先後獨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又遭列強宰割,1919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922年末,帝國告終。

土耳其音樂與阿拉伯——波斯的音樂同屬於一個體係。

13世紀時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中部城市科尼亞,神秘主義者塞拉列丁·魯米創建了伊斯蘭教第一個托缽僧音樂舞蹈團體——梅芙萊維,培養了大批的音樂家。在神秘主義宗教儀式中產生了許多至今仍流傳在整個中東地區的音樂體裁,如土耳其藝術音樂的兩種最重要的器樂合奏形式——佩什萊夫和塞邁。15世紀起,隨著奧斯曼帝國的不斷擴張,為振奮軍威、鼓舞士氣,在帝國的各個軍團設置了龐大的近衛軍樂隊——梅赫特哈納,從而軍樂得到很大的發展。奧斯曼軍樂也用於平常的節日以及各種娛樂活動之中,成為土耳其音樂的一大特色,並曾對歐洲專業音樂創作產生很大的影響。非洲音樂

大量考古物證,表明非洲可能是人類最早的發源地。

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人類文明發展主體大都集中在亞歐大陸和北非地區,在中南非洲和美洲等地的文明則相對處於較後進的狀態。

非洲是僅次於歐亞大陸的世界第二大陸。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麵積占非洲總麵積的2/3。赤道橫貫其中部。有撒哈拉大沙漠、卡拉哈裏沙漠;有埃塞俄比亞高原、穀深崖陡的東非高原和一望無際的南非高原,形成東高西低、南高北低,由東南向西北傾斜的地貌;有尼羅河、剛果河、讚比西河、尼日爾河、塞內加爾河、岡比亞河等呈輻射狀的河流,且激流、瀑布比比皆是。

東非較早地出現了相當發達的文明社會。公元前後在埃塞俄比亞形成以阿克蘇姆為國都的古代國家,4世紀時進入極盛時代,並皈依基督教,逐步形成埃塞俄比亞帝國,16世紀以後,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導致埃塞俄比亞帝國的衰敗。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亞之間的蘇丹,在公元前12世紀末就已建有國家,6世紀中葉基督教傳入麥羅埃王國,7世紀中葉至13世紀逐漸被阿拉伯人征服,漸漸伊斯蘭化,成為阿拉伯文明世界的一部分。東非沿海一帶的索馬裏國際貿易相當繁榮,公元前後即出現了一批極富活力的商業城市。8~9世紀,伊斯蘭教傳入東非。10世紀後曾輸入大量中國瓷器(中國旅行家汪大淵、費信等人的著作中曾對東非城邦有所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