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

音符的實驗家

認識德彪西,我們可以先從《月光》開始。這首鋼琴小品細致而浪漫,皎潔的月光含蓄地從雲霧間穿透出來,溫柔而浪漫地灑落地麵,為萬物覆蓋了一層暈黃的薄紗,花朵與夜露的靈魂沉醉在靈動的音符裏,仿佛隨著月光的節奏旋轉起舞。這種透過旋律描繪某個景物或意象的手法,表達一種光影閃爍、若有若無之空靈質感,和19世紀末繪畫界所盛行的印象派繪畫風貌相近,我們稱之為印象派樂風。

德彪西正是印象樂派的開創者,他一反過去嚴謹製式的音樂曲風,自由地運用各種調性,以豐富的想像力描繪自然風情,諸如皎潔的月光、澎湃的大海,或牧神在夏日午後迷蒙的幻想。德彪西盡情在音符間揮灑才氣,實驗出各種新的音階、調式與和聲效果,以劃時代的姿態滿足了創作的欲望。

1862年8月22日,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誕生於巴黎西郊的聖熱曼昂萊(StGermain-en-Laye),他並非出生在音樂世家,也不是一位自小即展現過人音樂造詣的孩子,他的父親曾擔任水手一段時間,還一心希望德彪西長大後成為一名海軍軍官呢!事實上,遼闊浪漫的大海就是德彪西生命的背景,爾後更在他的創作中占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德彪西的父母不擅長養育孩子,他們平凡的家庭環境也無助於德彪西藝術氣質的培養,後來,德彪西被送往姑姑家,由姑姑克萊蒙蒂(Clementine Debussy)扶養長大。姑姑是他生命中第一位重要的女人。4歲那年,德彪西跟隨姑姑前往戛納,隨意大利鋼琴家喬凡尼·切魯蒂(Giovanni Cerutti)學習鋼琴,開啟了他的音樂之路。德彪西也因為姑姑與金融家兼藝術品收藏家阿希爾-安東尼·阿羅薩(Achille-Antoine Arosa)密切的交往,而深受其影響。阿羅薩收藏了許多畫作與藝術品,也認識當時的許多畫家,受到這種環境的熏陶,德彪西開始了解藝術、喜愛繪畫,培養了對高雅藝術的鑒賞力,這些為他的音樂風格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反叛的青澀歲月

1871年,德彪西遇到了第二位對他影響深遠的女人莫蒂夫人(Mautede Fleurville)。在一次因緣際會之下,莫蒂夫人聽出德彪西特殊的演奏才華,決定親自教導德彪西。莫蒂夫人是肖邦的弟子,也是德彪西音樂才華的啟蒙者,德彪西自己萌生了進入音樂院的念頭,莫蒂夫人資助德彪西所有學費開銷,全力扶助他成為一位傑出的鋼琴家。1872年10月22日,德彪西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巴黎音樂院鋼琴班,成為馬蒙泰(Marmontel)的學生。馬蒙泰是一位嚴厲的老師,德彪西在他的指導下,漸漸發揮與眾不同的音樂特質。但傳統的學院無法容忍德彪西的天生反骨,德彪西很快就被列入管教名單中了。這個問題學生厭惡注重技巧的鋼琴比賽,也不喜歡在偌大的舞台上接受觀眾的注目,他喜歡借著創作把心中的思緒一吐而出,喜歡嚐試各種不同的調性與和聲,就像拿著試管與攪拌棒攪出新奇的音符。他發覺當個賦予音樂生命的人,才是真正吸引他的工作。

1873~1876年間,德彪西加入了拉維尼亞視讀、聽力及視唱班,並同時學習和聲與管風琴。除了學習這些深厚的理論外,他也同時教授一些鋼琴課程,為有錢的家庭擔任伴奏來賺取生活費。因為這些工作,德彪西得以遠離巴黎到各處旅遊,這開拓了他的視野並激發了他無窮的創作靈感。1879年7月,德彪西受聘前往舍農索城堡(Chenonceaux),他在這裏觀賞了許多著名歌劇的演出,並編寫了許多著名的曲子如《月光》、《星光滿天之夜》、《美麗的黃昏》等浪漫生動的曲調,來描繪這座美麗城堡在他心中的印象。

1880年7月, 德彪西開始為柴科夫斯基的讚助人梅克夫人服務,在這期間他曾旅居俄國,開始接觸東方樂調,這段機緣非但開拓了他的眼界,更使他得以盡情探索神秘的東方藝術,為他的音樂糅進更多追求自由與反叛的元素。這段期間他跟隨梅克夫人周遊於歐洲和俄羅斯各地,他的工作除了陪梅克夫人彈琴,就是教授梅克夫人的子女鋼琴、小提琴和音樂理論。德彪西深得梅克夫人的器重,也和梅克夫人的孩子們相處融洽,就像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後來他追隨梅克夫人來到莫斯科,在此接觸了俄國“五人團”的成員穆索爾斯基。這位音樂家無論在音樂、人格或精神方麵,都深深啟迪了德彪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