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最欣賞大詩人歌德說的一句話:“我們是獨創性的,因為我們一無所知。”他雖然學習古典主義音樂大師巴赫、貝多芬,卻不為古典主義所籠罩;雖然,他接受了浪漫主義的影響,然而他的作品不裝腔,不做勢,是最有個性的作品。他的音樂像他的人一樣,氣質厚重,嚴肅沉冥,自成一家。

勃拉姆斯對論戰是很有風度的。當時德國樂壇發生論戰,一邊是維新的瓦格納派,一邊是保守的勃拉姆斯派。據說勃拉姆斯對此論戰並不感興趣。因為他對瓦格納是尊重的。當時,他還保存著瓦格納的手稿。而罵勃拉姆斯的是伏爾夫,他經常對勃拉姆斯攻擊。可是,當勃拉姆斯看到那些攻擊的文章毫不介意。有一次,就是伏爾夫聽到勃拉姆斯的新歌《永恒的愛》,也不得不由衷地佩服。當看到伏爾夫稱讚他的新歌時,勃拉姆斯笑了一笑說:“誰也是不能信賴到底的,連他也說起我的好話來了。”由此,可以窺見他的待人風度了。

1876年他的《第一交響樂》公開演奏,有的評論家說:“總算我們有了第十部交響樂!”那意思說它是貝多芬死後的第一部交響曲。那時勃拉姆斯的名聲已傳遍國外,1877年英國劍橋大學贈他名譽博士學位;1886年普魯士政府頒給他勳章;1889年他被選為漢堡的榮譽市民。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說:“一個人不到50歲,無法了解勃拉姆斯的音樂。”勃拉姆斯經曆人世的貧窮,冷落和挫折,到43歲的中年才完成他的《第一交響樂》。他的一生創作了4部交響曲、11部室內樂、還有模範曲、協奏曲、變奏曲、狂想曲、幻想曲、夜曲等,聲樂方麵有《挽歌》、《哈爾慈狂想曲》、《聖母頌》等等及合唱曲。

勃拉姆斯50歲那年,創作了《d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他把樂譜寄給了克拉拉,當時克拉拉的胳膊疼痛難忍,不得不讓她的女兒彈鋼琴部分,而她堅持親自給勃拉姆斯寫信,談論“這首優美的奏鳴曲”。勃拉姆斯和克拉拉之間的感情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仍是很強烈的。1896年3月克拉拉患了嚴重的麻痹症,但她還設法寫了幾個潦草的字用以祝賀勃拉姆斯的生日。

勃拉姆斯一生未婚,他曾以一種解嘲的方式解釋說:“如果一個作品失敗了,他完全可以忍受過去;但是如果我被迫到我妻子那裏去,看到她那詢問的目光焦急地盯著我,而我又不得不承認這又是一場‘大災難’,我無法忍受這種情景。”勃拉姆斯也間或地嚐試一下戀愛的滋味,但是,結束總是“我愛你,可是我不能戴上婚姻的枷鎖”。他的第一個戀人是一個大學教授的女兒,名字叫阿加西,他們在郊外散步,在枝葉婆娑之間對唱小夜曲。阿加西有一雙迷人的黑眼睛,一頭柔軟的黑頭發。“我多麼喜歡讓我的手指在這樣的秀發之間穿來穿去啊!”他對她說。他還寫了一首弦樂六重奏,讓第一和第二小提琴重複地發出她的名字:“阿—加—西”的聲音。但是,勃拉姆斯永遠是一個獨身主義者,每當他愛上某一個人的時候,他的樂稿上就會增加一個新的不朽的片段。勃拉姆斯總是將戀愛的熱情,升華為歌曲。他和阿加西分了手,但他們卻做了要好的朋友。這種由戀愛而朋友的知交還有幾個,這些人都成了勃拉姆斯的終生朋友,她們給他晚年的獨身生活帶來了慰藉。勃拉姆斯在維也納的貴族人家教授音樂時,有個年輕的女子伊麗莎白,她與勃拉姆斯也有過一段戀情,後來伊麗莎白嫁了人,成了他最忠貞不渝的朋友之一。伊麗莎白死後,還給他留下一大筆遺產。她讓人把一盒樂譜送給勃拉姆斯,錢款就藏在其中。勃拉姆斯把錢款退了回去,他說,一定是有人把款子放錯了地方。

勃拉姆斯長得高大結實,喜穿雜色衣服,打扮得像個流浪藝人。晚年的勃拉姆斯須發皆白,既像個隱士,又像個哲學家。年歲愈大,愈不修邊幅。他很少打領結,褲子總是褲腳磨破了,吊在鞋子上麵。朋友們常請裁縫為他裁一條長短合適的褲子,但勃拉姆斯拿到褲子以後,又把褲腳剪短一截,還是吊在鞋子上麵,而他剪得並不準確,結果搞得一長一短。每當褲子破了,他就用火漆把裂縫粘住。

勃拉姆斯熱愛自然,酷愛運動,尤其喜愛徒步旅行和爬越山嶺。他常在海邊遊泳,愛潛水尋找由朋友扔到水裏的錢幣。熱愛自然之外,他還熱愛兒童,所以常和孩子們玩耍。有一次在瑞士,他背著一個朋友的5歲女兒走遍全城。一個美國婦女從意大利寫信給她的友人說:“我們在多莫多索拉的旅館走廊裏看見勃拉姆斯,你猜他怎麼著!他趴在地上,3個孩子爬在他背上,拿他當馬騎!”走在街上他也經常停下來與孩子們說話,孩子們也總是圍著他轉。

1896年,勃拉姆斯63歲,舒曼的遺孀克拉拉死於法蘭克福。勃拉姆斯聞訊後,急忙趕到車站,結果在匆忙中他竟乘上相反方向的火車,當他發現以後才立刻改換火車,克拉拉之死對勃拉姆斯的身心健康影響極大,下葬時,由於勃拉姆斯過度悲傷而動彈不得。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恢複元氣,心力交瘁的勃拉姆斯再也沒有寫什麼作品。更為不幸的是他還患上了癌症,疾病嚴重地損害了勃拉姆斯的健康。1897年4月3日——勃拉姆斯在埋葬了克拉拉一年以後離開了人間,享年64歲。

勃拉姆斯的葬禮是極為隆重的,他的遺體埋在維也納中央墓地,葬在貝多芬與舒伯特的墓旁。

現在世界上的人們都已經認識到勃拉姆斯藝術的真正價值。音樂史上把他與巴赫和貝多芬並列。由於他們3人的名字都是B字開頭,世人稱他們為“三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