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廳的盡頭放置著高大的國王辦公桌。大廳的這個部分建築采用了18世紀英國休息廳普遍采用的大八角窗,窗戶分割出許多小的格窗。
從鍾院有低矮的過道通往噴泉院,在這裏仿佛走進了另一個時代。這是一個不大的正方形院落,院內草青樹綠,除了一些敞廊上有許多高大的窗戶外,其頂部還建有內陽台。頂層的圓形窗戶四周飾有華麗精致的樹枝浮雕圖案,所有的建築結構頂部都有柱形欄杆。
噴泉院外觀並不是十分出眾,它更像是座城堡或古堡。它的建築已經完全世俗化了,建築比例勻稱以突顯出整體建築的平和、安寧、協調。由於使用了部分普通建築材料(紅磚、經過加工的白石),在這個相對封閉的建築空間內,建築設計的整體思路把噴泉院和下院、鍾院緊密有機地連在一起。
17世紀的建築師雷恩改建了漢普頓—科爾特宮的這部分建築,因為在當時看來,這座皇宮已經不再能夠滿足當時所追求的那種舒適安逸的宮廷生活。除了白廳,早先的設計方案甚至想拆除整個漢普頓—科爾特宮內所有的老建築。但最終隻是對皇宮的東部建築進行了改建。
與漢普頓—科爾特宮毗鄰的是一座大型的花園,它是仿照凡爾賽花園修建的。其中最有趣的應屬園內的迷宮,它由許多柵欄圍成,布置得錯綜複雜,以至於走進去之後如果沒有向導或圖紙的幫助是不可能走出來的。迷宮內蜿蜒曲折的小路總長大約為800米。
在花園內還能夠見到眾多能夠適應英國氣候的世間奇花異草以及珍貴樹種。胡桃樹在園中長得枝繁葉茂,而園中生長的巨型葡萄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珍品。它種於1768年,離地一米高處的主幹有75厘米粗。
葡萄藤長在玻璃溫室之中,但它的根莖卻已不在溫室內,而是在院內的玻璃牆附近。這株葡萄藤長得十分粗壯,因為它每年都在不斷地生長,以至於室內已經沒有足夠的地方供它生長。如果把它的枝藤連接在一起的話,總長大約有100米。
每年這株葡萄能結兩三千串紫葡萄,但為了不使其過於辛苦勞累,而僅僅保留其中的1200串,成熟的葡萄約有300公斤,並且隻供皇室成員享用。
英國人一直以此引以自豪,認為類似的葡萄樹在世界上找不出第二個來。早在19世紀,英國人就稱它進入中年期,已經400歲了。但是這種說法很難令人信服,因為葡萄樹的壽命一般不會超過100~1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