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村宮

聖彼得堡近郊的宮殿和花園不是皇家的就是達官顯貴的,隻是它們不是和城市一起出現的,而是散落在北國之都滿是沼澤的近郊。從前,在大皇村宮(現在叫葉卡捷琳宮)所處的地方,在高高的山丘上是薩爾莊園,山腳下有條小河。1710年,彼得一世把這個莊園送給了自己的妻子葉卡捷琳娜·阿列克謝耶芙娜,從此,薩爾莊園成為皇家領地的一部分,並開始進行修繕。

葉卡捷琳娜一世的莊園最初在建築規模和風格上都與彼得一世的官邸彼得戈夫和緬希科夫的莊園奧拉寧鮑姆都有很大的不同。整個薩爾莊園的建築體係保留了古羅斯人日常生活的特點,這裏既不是娛樂城堡,也不是郊外別墅,而是17~18世紀普通的俄羅斯莊園領地。

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圓木房屋的外表和內部裝修都很簡單。木屋不遠處是馬廄和馬夫及馬車夫的住所,還有四輪轎式馬車和敞篷馬車車棚、畜舍和禽舍、庫房、穀物幹燥室、打穀場、儲藏室和糧倉。

木屋和雜貨屋周圍很快就出現了住滿農奴的村莊,他們從莫斯科郊外的村莊被帶到這裏“永久居住”。在這裏建成第一座教堂後,莊園開始叫薩爾村,隨著宮殿建設的不斷發展,更名為皇村。

1723年底,由建築師布隆斯坦和“建房能手”費爾斯特負責,在舊木屋的原址上建造起一座石頭宮殿,在皇村曆史上它被稱作“葉卡捷琳娜一世石屋”。

1740~1751年是皇村建設的新階段。彼得一世的女兒伊麗莎白即位,擺脫了陰暗的比倫苛政的俄國民族意識空前高漲。在藝術中,尤其在建築藝術中確立了莊嚴隆重、氣勢宏偉的俄羅斯巴洛克式風格,其發展高峰就是皇村園林宮殿建築群。

此時,許多從前的建築被徹底重建,首先就是首都市郊的沙皇宮殿。1741年,傑姆佐夫開始設計新宮殿,他死後交給了年輕的天才建築師安德列·克瓦索夫。但由於安德列·克瓦索夫經驗還不足,又找來了特列吉尼,還給他配備了四名助手。

根據安德列·克瓦索夫的計劃,整個建築主要是在兩側的廂房之間建造一棟樓,通過長廊將兩側廂房連接起來。1744年開始實施這個計劃,由於特列吉尼不太重視建築工作,又交由切瓦金斯基負責,他對克瓦索夫的計劃進行了一些修改。

他們建造的宮殿長300多米,包括一座中樓、兩個側翼廂房、一座教堂和一個溫室大廳。這些建築位於一條線上,由四個一層長廊連接,長廊上有“空中花園”。

但在1752年5月,當宮殿建設結束甚至也裝修完後,女皇卻認為宮殿不夠氣派和豪華,而且也不適合舉行有很多人參加的聚會和慶祝活動。按她的命令從1752年5月10日開始改造宮殿,負責人變成了拉斯特列利,此前他因建築而聞名莫斯科和聖彼得堡。

拉斯特列利第一次到皇村還是1749年,當時在給宮殿中樓建陽台,裝欄杆,給正麵裝飾鍍金。當時他做的隻是宮殿中一些不起眼兒的活兒,主要是監督所有的建築工程。但在18世紀50年代,在設計“為統一的俄羅斯榮譽”而建造的宏偉宮殿時,拉斯特列利的才能得到充分展現。

拉斯特列利保留了宮殿建設的總體結構原則,但同時把一些獨立的樓房連成一個統一體,新建了幾道牆,用另外的方法對正麵進行裝修。他建造的大宮殿以其奢華和裝飾的華麗讓同代人眼花繚亂。

俄羅斯最優秀的藝術人才都加入到了皇村宮殿的建設當中,有一些材料是在皇村之外完成的。例如,一些爐子所需的彩繪瓷磚就是在聖彼得堡的官辦磚廠裏燒製的;金板都是從莫斯科運來的;拉斯特列利設計的陽台鐵欄杆和宮殿籬笆是由圖拉和謝斯特羅列茨克的兵工廠製造的;大理石樓梯台階和地麵及花園廣場所用的石板都是由烏拉爾石刻場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