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雕塑藝術欣賞(1 / 2)

七、雕塑藝術欣賞

雕塑藝術綜述

雕塑及其種類

雕塑又稱雕刻,因它使用刻和塑的製作方法而得名。雕塑的重要特征,是以各種可塑的(如黏土)或可雕刻、翻製的物質材料(如石頭、木材、金屬等),塑造出占一定空間的可視而且可觸摸的各種具體的藝術形象,借以反映現實生活和表現藝術家的審美理想。所以,具體生動而又富有表現力的形體是雕塑藝術最重要的手段,或稱雕塑藝術的語言。這是其他美術形式難以企及的。

雕塑分為雕和塑兩種類型。雕,有石雕、木雕等;塑,主要指泥雕,鑄銅是先塑後鑄。

雕塑還分為圓雕和浮雕兩種形式。圓雕是指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四麵觀賞的、完全立體的一種雕塑。浮雕是在平麵上雕出凸起的形象的一種雕塑。按照表麵凸出的厚度,又分為高浮雕和淺浮雕兩種。另外,還有一種界於圓雕和浮雕之間的一種雕塑,即在浮雕的基礎上,鏤空其背景部分,有是單麵雕,有的則是雙麵雕。

按照製作雕塑的目的和用途,雕塑的體裁有:架上雕塑(如一般美術展覽會陳列的人物或動物雕塑),雕塑樣式有頭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紀念性雕塑(如劉胡蘭紀念碑雕塑);園林雕塑(如南京莫愁湖公園中的莫愁女雕像);建築性裝飾雕塑,實用性裝飾雕塑等。加上各個國家藝術傳統不同等原因,各種雕塑還有各自不同的特點,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具體分析。彩塑是我國雕塑藝術中一種重要形式。

雕塑藝術

雕塑藝術是視覺藝術,是在三維空間的立體形式中再現生活,用物質性的實物形式來塑造形象。根本特點是雕塑有寬、有高、有深度。雕塑的一般特點:其一是在欣賞雕塑作品時,不能隻看一個麵、一個角度,它有無窮個角度可以欣賞;其二是雕塑不適合敘事,隻適合抒情。作品在表現事物時都很集中概括。因此說雕塑藝術是造型藝術空間的詩,不是小說,也不是散文,它隻能表現行為的一個片刻。它以靜態的造型所表現出運動的事物;其三雕塑表現事物時,以高度的雕塑語言形象的概括和集中。作品往往象征的表現一個時代、一個城市、一個地區。如美國的自由神、前蘇聯電影片頭中的工農兵都證明了這一點。

欣賞雕塑作品時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麵著眼。

第一,雕塑藝術是體積的藝術。雕塑不同於其他藝術,它用體積的語言、體積的力量、體積本身的美來表達事物的本質。

第二,雕塑藝術的韻律,基本體積。任何藝術不是具體人的模仿,而是通過它強有力的感覺,給人一種特別強烈的激勵、一種分量。欣賞時要注意體積相互之間和轉折形成的某一種特殊的韻律這是最基本的語言。羅丹認為雕塑要表現運動,就要表現出“從一個姿態到另一個姿態的轉變,”這樣就可以使欣賞者看到它的過去和未來。這是作品取得生動效果的重要原因。古希臘雕塑家米隆的《擲鐵餅者》、我國大型泥塑群像《收阻院》的“反抗”部分,都成功地表現了運動感而使擲鐵餅者人物栩栩如生。從上述作品中也使人感到作品從頭、胸、盆骨一直到腳這樣互相的轉折而形成強烈的或是和緩的、瀟灑的或凝重的、歡快的或悲憤的,完全靠基本體積互相轉折,形成特殊韻律。

第三,雕塑藝術的影像。我們所指的影像就是所看到作品的外部大輪廓。這個影像在雕塑時,特別重要。因為一般的雕塑都比較大,放在廣場的中間,光線變化也比較多,細節往往不是一下就看清楚。重要的是一下被雕塑的大輪廓、大的影像所抓住、所感動。所以影像是開始時的雕塑,使人產生深刻印象的首要條件,因此要特別注意這個影像問題。假如基本影像不突出,別人看了以後就再不去看了。

第四,雕塑的主次中心安排。雕塑都有中心主次的安排,什麼是最關鍵的?如油畫往往用最強烈的紅顏色或白顏色放在一張畫麵的突出主題的地方,也就是最要害的地方,引起人們的注意。素描黑白畫往往用最強烈的線或強烈的明暗對比來強調它的主要部分。

雕塑一般都是銅的或大理石材質。一般都不是以顏色取勝,而是以體積來表現解決問題的,在體積上解決主次矛盾。雕塑的主次是往往靠如何組織它的突出點。如米開朗琪羅的《掙紮的奴隸》,奴隸的背整個擰過來,而手和肩膀就成為最突出的地方,頭往後仰,這個肩膀反過來,那個背著的手就成為全部身體最突出的地方。這一塊就形成了強有力的三角形體。這就成為米開朗琪羅《掙紮的奴隸》組織突出點的重要部分。再比如,埃及的法老他身體的作是很平穩的,而最突出的就是頭部。中國的佛像,也是這樣,除頭外還有手印,這就是佛像的突出點,也是他的主題所在。雕塑主要塑造人物形象,著力於人物本身刻畫,表現人物的形貌特征和思想性格。我國古代雕塑除人物形象外,還有大量的動物形象。雕塑如同真人一樣,以物質性的實體形式陳列在室內或室外環境中。受到自然光線或燈光的照射,供人們在不同時間、從不同角度去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