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話本(1 / 2)

宋話本

話本原是“說話”藝人表演時所依據的底本,隻供說話人表演之用。“說話”是唐宋以來一種表演伎藝的名稱,就是“說書”或講說故事的意思。從事“說話”伎藝表演的人,稱為“說話人”。

到了宋代說話文藝空前發達。在大城市裏都設有專供表演用的瓦舍、勾欄。例如在東京的東南角即有三處瓦舍及五十餘座勾欄,勾欄中最大的表演棚可容數千人。說話是勾欄內相當受歡迎的一種表演,據《東京夢華錄》載,當時東京即有孫寬等人的講史與小說等。說話人中還有以專說某一部書著稱的,如說《三分》 (即“三國”)的霍四究,講《五代史》的尹常賣等。還有不能固定設場,隻能走村下鄉臨時設場的,如陸遊《小舟近村三首》中所描寫的那樣:“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

話本的產生也有一個過程,最初由於社會文化水平及書寫、印刷條件的限製,說話藝人並沒有底本,說話內容隻能口傳心授,後來有了底奉,文字比較簡略,隻記錄唱詞、主要故事情節,說唱時再由“說話”藝人靈活運用,臨場發揮,增添細節。

說話藝人師徒相傳,在演出實踐中不斷修改加工,又有書會才人一麵編寫話本,一麵又根據“說話”藝人在口頭說唱中流傳的話本,加以整理提高,才有了可供閱讀的話奉。唐代時已有話 本,但留傳不多,隨著宋代說話盛行,話本也大量產生,並被整理加工,刊印成讀物,成為保存有說話藝術特色的書麵文學。

小說話本可分為四類。飛為愛情小說,代表作有《碾玉觀音》、《鬧樊樓多情周勝仙》、《誌誠張主管》等。二為社會問題小說,其中又以公案小說為主,代表作有《錯斬崔寧》、《錯勘贓》、《簡帖和尚》、《快嘴李翠蓮記》等。三為豪俠小說,如《宋四公大鬧禁魄張》、《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等。四為神怪小說,如《張古老種瓜娶文女》、 《西山一窟鬼》等。四類中以前兩類成就最高。

總之,小說話本大多數以市井平民為主人公,廣泛地反映了宋金元時期的社會現實,反映了市民階層與封建勢力之間的矛盾衝突,歌頌了他們為爭取人身自由、自主婚姻所作的抗爭,表達了廣大市民階層的理想與願望。這些都是小說話本思想內容方麵的精華。但是由於話本作者的思想比較複雜,有些作品存在著宣傳封建迷信,因果報應等思想局限。

宋遼時期的小說話本一般都有煞尾,往往用四句或八句詩句為全篇作結。有時也有用詞或整齊的韻語作結的。煞尾直接連接在情節結局以後,由說話人(或作者)自己出場,總結全篇主旨,或對聽眾加以勸誡,或對人物、事件進行評論。

小說話本除了保存著“說話”伎藝所特有的體製以外,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

首先,情節曲折,故事性強,是小說話本的突出特點。小說話本極重故事情節安排,在展敘故事時,努力做到有層次的介紹,並隨時有意地為以後情節的發展進行鋪墊,使情節發展自然而又井井有條,盡管頭緒繁多,卻能將來龍去脈交代得一清二楚。善於使用伏筆,造成懸念,增加情節的曲折性,取得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其次,運用生動的白話口語敘事狀物,是小說話本的另一特色。小說話本中許多優秀的篇章,都成功地做到了用白話來描寫社會日常生活,敘述駭人聽聞的奇聞逸事,並用以抒發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件了不起的成就,它第一次用白話文來描寫敘述社會日常生活,對當時社會上的人情世態,做出生動的描繪。如《碾玉觀音》、《錯斬崔寧》在這方麵的成就都很出色。

再次,小說話本也很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畫,並善於通過對人物的內心活動以及人物言行等的細致刻畫來表現人物,塑造了許多生動鮮明具有個性的人物,如《錯斬崔寧》中的劉貴陳二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