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密道之二 女人市場(1 / 3)

一、關注女性消費—挖掘投資熱點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的消費市場持續快速發展,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消費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2007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9,210.00億元,比2006年增長16.8%,占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5.8%;今年雖然麵臨通貨膨脹的壓力,但我國的零售消費仍繼續擴大,前6個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累計達到51,042.7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4%。中國老百姓不僅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經濟的繁榮,亦享受著經濟繁榮的成果:收入水平、生活水平、消費水平節節提高。

提到消費就不能不提到中國消費者大軍中的核心主力——女性。據我國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女性占我國人口的48.7%,其中在消費活動中有較大影響的中青年女性,即20-50歲這一年齡段的女性,約占人口總數的21%。女性消費族群不僅數量大,而且在消費市場中占據著特殊重要的地位:女性不僅是個人消費品的購買者,也是絕大數兒童用品、老年人用品、男性用品、家庭用品購買的決策者。自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女性的政治、經濟、社會和家庭地位都有顯著的提高,目前,中國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就業等方麵已逐漸與男性看齊。而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就業機會的改善和收入的提高,女性的經濟獨立性和在家庭經濟決策中話語權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據《2006年:中國女性生活狀況報告》,在被調查的已婚女性中,46.5%的女性將個人收入“自由支配”,51.3%的女性與丈夫“兩人共同支配”夫妻的收入,隻有2.2%的女性將個人收入交給“丈夫支配”;在被調查者中,有77.3%的女性是家庭日常消費的決策者和主要購買者;22.7%的已婚女性在家庭買房、買車、購買貴重物品等大額支出時會“自己作主”,還有77.3%的已婚女性會和丈夫共同商議再決定,但她們的喜好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家庭重大消費的最終決策。

(一)女性消費的特點

女性對當前及未來消費市場發展趨勢的影響日益凸現,“她時代”、“她經濟”、“女性消費主義”等詞彙應運而生,女性消費族群的消費特點需要也值得獲得創業者和投資者的關注。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女性消費呈現出新的特點:

儲蓄少,支出多

“月光光,心慌慌”是時下女性流行的經典自嘲,這話雖然誇張但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時下女性,特別是職業女性收入的分配狀態:儲蓄少,支出多。調查顯示,60%以上的女性月支出占月收入的60%以上,“月光族”的隊伍不斷擴大,女性的消費態度和消費能力可見一斑。

消費結構升級

中國經濟的發展直接帶動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結構也隨之升級,從以滿足溫飽的生存資料為主流商品向以享受資料、發展資料為主流商品的消費結構升級,女性消費結構的變化大致與上述消費結構升級趨同。近年來,女性消費逐步從食品、日常生活必需品、服裝、化妝品等傳統物質型消費向旅遊、健身、休閑娛樂、數碼產品、房產、汽車等精神型、高端型消費發展。“城市女性消費狀況調查”顯示,旅遊消費連續三年成為城市女性個人消費年度熱點,近七成的被調查者(69.5%)在2007年購買過各類旅遊產品。奧運、旅遊和美麗則成為2008年度城市女性個人消費的關鍵詞。

消費方式更新

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女性消費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刷卡消費、網上購物等新興的消費方式逐漸取代傳統消費方式成為女性消費的主流方式。

“城市女性消費狀況調查”顯示,刷卡消費已成為城市女性主流的消費支付方式,近七成被調查者(68.6%)持有信用卡,信用卡已經從時尚潮流轉變為實用工具。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調研數據,與普通網民中男性較多的特點有所不同,網絡購物用戶中女性用戶占據半邊天,目前比例占到50.8%。從幾個知名度較高的網絡購物網站的數據來看,除TOM易趣網之外,其它幾個網站均以女性消費者居多。

(二)女性消費的投資熱點

我們觀察到,在投資如此火熱的中國市場上,以女性消費者為針對人群而獲得投資的企業寥寥無幾、屈指可數,如何從龐大的女性消費族群中掘金,是非常值得創業者和投資者思考的問題,也可能成為下一輪投資熱潮的引爆點。前文中提到過,女性消費領域幾乎覆蓋了社會消費品的方方麵麵,那麼能夠將女性消費心理、消費行為和消費需求揣摩透徹,為女性提供及時、創新的消費產品和便捷的消費方式的企業將牢牢抓住女性的錢包。根據我們對市場的觀察,以下領域或模式很可能成為未來的女性消費熱點和投資增長點。

網絡社區+電子商務

女性消費者精打細算的消費心理決定了其在做出購買決策前“貨比三家”和“注重消費體驗”等的特點,但是隨著女性社會參與度的提高,女性的工作時長相應增長,女性的私人時間縮短,能分配給逛街購物的時間亦隨之縮短,而網絡應用的普及使得女性對網絡的依賴度日益增強,網絡生活已成為女性消費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網絡社區+電子商務”的組合恰恰解決了這個難題,網絡社區、BBS等為女性消費者提供了相互溝通消費信息和消費體驗的平台,而電子商務則為消費者和商家(BtoC)或賣家(CtoC)之間的溝通創造了平台,二者的有機結合大大縮短了女性做出消費決策的時間。

美麗消費

愛美是女性的天性,美麗是女性永恒的話題和畢生追求的事業。服裝、飾品、化妝品等傳統“美麗工具”以及減肥健身、美容美體、防衰駐顏等新型“美麗手段”都可謂女性錢包的“天敵”,美麗產業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廣闊的前景。

母嬰消費

孕育下一代是大自然賦予女性的特質,是女性一生中極為特殊的人生階段,目前市場上已經有許多針對嬰幼兒的產品和服務,但是麵向懷孕過程中和生產後的女性的產品和服務卻比較少見,關注孕期女性需求、將母嬰消費相結合的創業和投資題材目前還是市場的一個盲點。

綜上所述,不管從人口數量、社會地位還是消費能力來看,女性在我國都已經真正地撐起了半邊天,女性不僅僅是經濟建設、社會工作的生力軍,亦是消費市場的主力軍。關注女性消費族群,在女性關注的消費領域將傳統消費品與現代消費方式有機結合,則必然能夠從精明的女性消費者手中淘到金。

二、女性消費市場引商家競折腰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品的提高,消費市場日益完善,一方麵有利於刺激人們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麵,人們對產品的要求也從原來僅在乎質量和價格的基礎上增加了對產品本身的價值的考慮、產品的個性化、功能化、實用性等要求。這也說明,我們的企業要不斷的調整方向來滿足如今這個時代的變化,而在這些變化中,我國男女比例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是不容忽視因素。據官方的統計顯示,中國現在的男童人數比女童超出一千三百萬。2000年第五次中國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中國出生性別比高達117,即新生嬰兒中男孩與女孩的比例為117:100,遠遠超出104到107的正常值。據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性別比為108;到1990年,上升到111。在2000年的統計中,廣東、海南和廣西的性別比甚至超過130。女性是目前的主力消費軍,現在已經進入一個“她”的時代,消費者的家庭消費的行為研究中,女性所扮演著情感性的角色,甚至於決策性的角色。

女性對家庭消費的影響越來越大

女性在消費市場中的地位比較特殊,她們不僅對自己所需的消費品進行購買決策,而且也是家庭用品的主要購買者。在家庭中,她們同時承擔著母親、女兒、妻子等角色,她們也是絕大多數兒童用品、老年用品和男性用品的購買者。

從CMMS連續5年的數據中我們發現,超過60%的女性在家庭中負責購買食品和日常用品;在購買家庭耐用消費品時,女性作為主要決策者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03年,已有近40%的女性成為家庭耐用消費品購買的主要決策者。

不難看出,女性的家庭/事業觀較男性更多地偏重於家庭。因此,女性往往更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致力於建立一個理想的家庭、營造一個舒適的生活氛圍。這就要求女性不僅要關心柴米油鹽這些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也要關心冰箱、彩電,甚至家用汽車、家庭住宅等這些家庭耐用品。由此可知,女性日益成為購買家庭耐用消費品的主要決策者是必然的結果。

在女性與男性各占半邊天的今天,女性地位不斷提高,以年輕白領女性為代表的城市新女性隊伍不斷壯大。而如何充分地和女性消費者溝通,把握女性消費市場的變化也一直是精明的商家苦心研究的關鍵環節。賺女人的錢,這絕對不是一句空話,大到商場小到街邊店,消費的主力都是女性,這為創業者提供了寬廣的市場空間,隻要洞察時代女性的消費心理,把準女性的消費脈搏,就能發現創業金礦。

隨著境外旅遊的普及、流行信息的網絡化以及世界各地的投資家湧至國內提供品牌和服務,無形中增加了女性的“比較選擇權”,盲目消費、衝動性消費的行為,勢必會減少。“蛋白質”(笨蛋、白癡、神經質)女孩畢竟是少數,拿出真功夫、真貨、真服務,接受檢驗,是賺女人錢的第一個重點。

女人花錢“有目的”,縱使被蒙被騙花了冤枉錢,也就那麼一次機會,要吸引她們再次上當,很難。“花錢的目的”用理財的角度比喻就是花錢的“回報”,“投資回報率”就是她們身份的“加分”,是身價的“提升”。她們人人想做流行的領頭羊,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這就需要經營者提供差異化的個性商品服務,才能滿足女性顧客“不一樣的欲念”。這是賺女人錢的第二個重點。第三個重點就是恰如其分地通過分析女性消費心理製定營銷策略。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的一位教授認為:今天女性所追求的美已經不僅是外表的美,美更多的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隻有洞察現代女性的消費心理,才能真正把握女性的消費脈搏。

商家開始研究單身女子經濟

“單身女子經濟”這個最近冒出來的新名詞,像鮮榨橙汁一樣吸引著將目光瞄準女性消費市場的商家。

有專家指出:“單身的都市女性往往是講究品位注重時尚的領路人,她們引導著城市流行的趨勢,是商家最期待的消費群體!”:25~35歲之間的單身職業女性,她們經濟獨立,生活自由,使得這一群體的消費潛力備受矚目。如何影響、改變她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已經成為商家富有挑戰意義的新課題!

“她世紀”錢景看好

購物仍然高居現代都市女性喜歡做的事情第一位。

“現代女性已經把自己消費的力度大大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是拉動都市消費的主力,現代消費已經全麵迎來了她世紀。”“隨著‘她世紀’的到來‘為她服務’也在精明的商家那裏得到重視。因為誰先洞悉了女性心理的變化和趨勢,誰就能掌握未來消費市場發展的新方向!

三、“她”時代來臨的巨大財富

(一)家庭開銷“她”做主:中國女性掌控消費市場走勢

“老公的錢,就是我的錢;我的錢,還是我的錢。”根據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此前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我國約有半數的婦女,讚同上述觀點。有關專家表示,我國女性消費者正逐漸成為我國強大消費力量的核心,未來消費市場的格局和走勢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這些女性消費者手中。“女性消費主義”正在我國悄然興起。

1.女性掌握家庭“財政大權”

安永的調查報告稱,我國家庭60%至70%的消費力掌握在女性手中,與男性相比,女性在家庭財政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根據調查,雖然在多數中國家庭中,婦女不一定是家庭主要收入來源,74%的已婚女性的收入比配偶低,但她們在家庭開銷方麵擁有很大發言權。78%已婚女性負責為家庭日常開銷和購買衣服做出決定;23%已婚女性能在購買房子、汽車或奢侈品等大額商品方麵做出獨立決定,剩下77%的婦女會與配偶進行商定,但她們的個人好惡仍然會對最終決定產生重要影響。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中國女性生活狀況報告》指出,從現代已婚家庭的工資管理方式上不難看出,女性越來越多地掌握了家庭“財政大權”。51%的已婚婦女將夫妻雙方工資放在一起,共同管理;47%的已婚婦女選擇把工資放入個人賬戶,獨立管理;僅有2%的女性將收入全部交給配偶管理。

安永中國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合夥人李港衛表示,隨著中國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和就業的機會增多,她們的消費習慣產生了重大變化。尤其是在城市,女性享有更大的經濟獨立性和消費選擇,她們不僅可以決定如何花自己的錢,還對如何支出家庭收入有著很大的影響力,而且“這種影響之大,可能連她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

2.奉行“消費主義”生活方式

畢業後在上海工作的山東女孩王昆,是這座“高消費”城市裏典型的“月光族”。她說,自己的月薪不低,但每月除了交房租,剩下的錢“總是在不經意間就花光了”。

“和上一代人相比,很多現代職業女性不那麼重視儲蓄,她們奉行‘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選擇即時消費,延遲為未來存錢。65%的女性會花掉月薪的60%或以上。”安永中國零售及消費品行業合夥人龍永雄分析說。

據統計,2001年以來,我國零售市場的銷售增長均在10%以上,2007年零售市場的銷售總額達到8.7億元。預計今後幾年,我國零售市場將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

龍永雄認為,在這些數據背後,女性強大的消費能力是重要的支持因素之一。而未來,中國女性在住房、汽車、奢侈品等大額消費領域的潛力將更加巨大。

李港衛說,中國城市女性對奢侈品有很大需求,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女性,由於受到更優質的教育,擁有更好的就業機會,她們將逐漸成為奢侈品消費的核心推動力量。

安永的報告分析指出,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很多家庭出現了“六個長輩寵愛一個孩子”的現象,造成不少“80後”女性傾向於沒有顧慮地把工資用於購物,而不是存起來。基於對未來經濟繁榮和自己賺錢能力的信心,她們願意為自己或親人的“形象”購物。預計她們到30歲以後,將成為奢侈品的定期消費者。

據預測,中國農村地區將推動下一波消費浪潮。中國婦聯華坤女性消費指導中心和女性生活調查中心,對2000名中國農村婦女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2006年,農村女性的“最大一筆個人花費”依次為日用必需品、藥品、衣物和食品,而到2007年,農村婦女個人消費需求前四項已是服裝、手機、化妝品和首飾。

“女性消費主義”正在我國悄然興起。

核心觀點

1.“她時代”的社會經濟,女性消費引領我國消費升級。

隨著中國消費市場的日益成熟,消費“她”時代作為一個新的概念被提出來,女性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絕對的主流。數據顯示,女性每年的消費額是男性的7倍,女性消費成為市場上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2.女性消費品行業是我國“消費升級的急先鋒”。

目前,我國正逐步步入消費升級,國民消費結構麵臨重大轉折,消費需求增速也將加快,人民的生活消費逐漸從生存型向發展和享受型過渡。女性消費品多為高額甚至巨額利潤,主要由快速消費品和奢侈品構成,未來將成為我國消費升級的急先鋒。

3.差異化定位,特色化產品,樹民族品牌。

高端化、品牌化是女性消費品行業的發展趨勢。研發特色產品,提升品牌內在價值是我國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我國女性消費品生產企業應在培養原有消費者“品牌忠誠度”、維持中低端市場的前提下,擴展產品線,實現向高端市場滲透。

4.女性購買力的迅速膨脹是女性消費品行業快速發展的原動力。

過去20年,女性收入增長迅速,女性購買力顯著增強,這為女性消費品行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同時,大量高收入知識型女性和成功的創業女性的產生,為行業未來持續增長奠定了基礎。

四、女性消費市場現狀和前景分析

(一)女性市場消費現狀

1.中高收入家庭理財意識強

調查顯示,城市中高收人家庭的投資意識增強,投資類型豐富多樣。在本次調查中,四成家庭已有“各類金融投資”;三成被調查家庭選擇購買“各種保險”;11.8%的家庭開始使用理財軟件理財;5.2%的被調查家庭聘請了理財顧問。

2007年城市中高收人家庭消費需求:度假(79.8%)、購買數碼產品(46.7%)、購房(24.3%)。

2。城市女性的美麗消費很猛

在20個城市進行的消費狀況調查顯示,2006年城市女性最大的個人開支,是包含服裝服飾、美容美發、整形健身等在內的“美麗消費”,平均支出3618元。調查顯示,36.9%的受訪者經常刷卡消費,61.9%的人持有信用卡,73%的人口常消費以刷卡為主。對她們而言,信用卡已經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代了現金消費。

在職場女性當中,87.7%的人有上網習慣,周平均上網時間為25.7個小時。除了在商場、超市等常規的購物方式,19.3%的人在網上購物。

2007年城市女性個人消費需求:數碼產品(22.9%)、服裝服飾(17.5%)、化妝品(14.2%)、購房(8.8%)、手機(7.6%)。

3.女性消費名牌是致命誘惑

在女性消費者心目中,名牌=品質加品位加經典。62.1%的女性消費者認為,名牌“價格雖貴,但質量、品質有保證”,50.4%的人認為名牌“製作精良、使用持久”。

調查顯示,95.8%的女性消費者購買過名牌產品,去年上半年女性消費者“買一件名牌的最高花費”平均為3560元,在農村女性中,品牌也是影響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超過七成的被調杳者在消費時會考慮品牌因素。

女性消費者在購買產品價值較高、與人身相關的產品時,更傾向購買名牌。家用電器、化妝品和數碼產品是多數女性認為“隻買名牌”的產品。

4.農村的女性特別愛買衣服

去年10月對10個省份、1969名農村女性進行的消費狀況調查顯示,98.2%的農村女性有個人收入,有85%的受訪家庭是婦女參與財務管理。2006年農村女性“個人最大一筆花費”為日常用品(22.9%)、看病吃藥(22.9%)、服裝服飾(22.1%)等。

2007年農村女性個人消費需求:服裝(57.9%)、手機(24.0%),化妝品(21.82%)、首飾(20.6%)。

5.進城務工女性特別愛化妝

對10省市1295名進城務工農村女性進行的消費調查顯示,進城務工女性的可支配收入顯著增加,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女性靠攏。同期比較,進城務工女性的個人月均收入比農村女性高出120元。其中85.1%的人使用化妝品。

2007年進城務工女性個人消費需求:手機(33.3%)、電腦(29%)、數碼相機(27.5%)。

6.女性產品越個性越有市場

“婦女能撐半邊天”,在快速發展的時代麵前,女性正在通過消費來顯示她們的力量。據《2005年度中國(8城市)女性消費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女性購買服裝服飾的消費最多,其後依次是通訊、旅遊、健身、化妝品和書籍等。

世界時尚領域最著名的雜誌之一《Vogue》登陸中國。這本雜誌厚達450頁,剛一上市就銷售了30萬份,甚至超過了國內長期盤踞時尚雜誌老大位置的《瑞麗》和《ELLE世界時裝之苑》。據了解,《Vogue》的讀者80%~90%是女性,而登載的品牌主要集中於服裝、服飾和化妝品方麵。

去年10月,《Vogue》在中國的母公司康泰納仕調查了北京、上海、廣州3座城市的300位讀者。結果顯示,讀者的平均個人月收入是5881元,而三地讀者平均每個月花費在服裝、化妝品、服飾等上麵的金額大約是2177元。其中,上海讀者消費水平最高,達到2309元。由此推算,《Vogue》雜誌的讀者平均每月用於服裝、飾品、化妝品、箱包、鞋類等的消費占個人月收入的37%。說明這塊市場很大,消費能力很強。

在服裝飾品上,女性消費的特點突出在顯示個性。女性喜愛的飾品不是誰都能用的那種“普通貨”,而是能體現自己個性的東西,甚至用自己的飾品來表達自己的心情。一般來說,女性喜愛鮮豔、跳躍的色彩,這不是說那種100%的紅色,而是稍微柔和一點的顏色,比如粉紅、綠色等等,關鍵是顏色純粹,不帶雜色,造型要獨特。

7.白領女性的最新消費現狀

現代白領女性毫無疑問是當今消費品市場的主力軍,她們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追求潮流,樂於傳播,懂得善待自己,對生活品質有著較高的要求。根據屈臣氏集團個人護理商店近期在廣州、深圳兩地做的女性個人生活理念調查發現,現今的白領女性消費群在心理、外表及行為上有著統一的標準。

屈臣氏在廣州、深圳兩地對近600名女性顧客進行了抽樣調查。有將近一半的被訪者年齡介於18歲~35歲,30%的被訪者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近1/3的人在寫字樓工作,而且57%是大專以上學曆,可見被訪者多為年輕的、具有體麵職業、經濟獨立的知識女性,較能體現白領女性的審美觀點、消費心理和女性消費市場的特點和趨勢。

調查中,被訪者坦言麵臨著各方麵的挑戰,並認為女性應該積極堅強麵對;其中60%的被防者認為大部分挑戰來源於工作,20%的被訪者感覺麵臨著一種不確定的、非外界的挑戰與壓力。

但即使麵對不同的壓力,95%的被訪者仍然覺得要靠對自身的關愛來緩解。調查結果同時還表明,白領女性在商場、連鎖賣場可以通過加強對自身的關愛,消費目標基本集中在美容護膚品、化妝品、健康產品、禮品、飾物、服裝鞋帽等商品上。成熟、氣質卓越、深諳護理之道被認為是白領女性追求的目標,香港名模琦琦和藝員劉嘉玲是她們選出來的心中榜樣。當問及人生的各方麵對女性的重要性時,健康因素以61%的認同率被排在第一,容貌僅以極少的差距居於才華之後,可見女性仍然希望外在與內在的完美統一。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收入地位”一項被排在選項的最後,但仍有近5%的被訪者認為收入的高低最能決定女性的幸福。調查結果還顯示:在當代女性的實際個人消費構成中,服裝占35.4%,美容占20.9%,書籍、電影、CD占11%,交際、旅遊占8.4%,進修占8.1%,飲食交通占8%。在個人護理的投入方麵,廣州的被訪者每月平均消費為205元,深圳稍高,為265元。對於選擇個人護理品的三大重要因素,兩地女性都認為是質量(77%)、價格(50%)及品牌;同時,在選擇消費品牌時,質量過關、品種豐富、照顧生活細節的商品更容易受到白領女性的青睞。

在色彩和審美觀上,當今的白領女性也有了新的追求。以前受到偏愛的黑、白兩色風光不再;而代表獨立與自信的藍色則成了女性們的新寵;此外,大膽清新的紅色與粉色也有不少的追隨者。審美觀方麵,1/3的廣州女性認為肌膚的光滑、白皙最重要,其次才是秀麗的五官、飄逸的頭發及整齊美觀的牙齒。而在消費意識更為年輕化的深圳,取代肌膚護理成為榜首的則是美妙的身材,占42%。

8.金融產品迎合女性的需求

女性消費市場的特點,已經吸引了一些機製靈活的中小股份製銀行的關注,並紛紛推出了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

招商銀行推出了“靚卡”,是一種不可透支的女性消費卡。靚卡可以通過POS機消費,同時組織女性消費者俱樂部,組織一些女性消費活動,可以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用。此外,招商銀行還和企業合作,推出瑞麗聯名卡,進一步開發女性消費市場。

民生銀行也有類似行動。民生在上海推出了針對女性的“蝶卡”。使用民生的蝶卡,女性可以在和民生銀行簽約的服飾店、珠寶店、寵物店以及各個飯店以低於市場的折扣價消費,很是迎合了一部分女性的需求。

調查顯示,女性購買服裝服飾的消費最多,其後是通訊、旅遊、健身、化妝品和書籍等。關注這些領域女性消費,商家更容易成功。

9.旅遊成為女性消費新亮點

旅遊正成為女性關注的消費對象,也成為最近以來女性消費變化的最大亮點。據調查,有45.3%的女性認為,她們最向往的生活方式是“不斷旅行,周遊世界”。11.3%的受訪者去年把最多的錢花在了旅遊上,平均支出6156元。七成以上的人2007年有出遊計劃,國內遊首選海南,出境遊青睞歐洲。

在一項針對16個大中城市、1986個中高收入家庭(家庭月收入平均為13336元)的調查中,2006年,55.5%的受訪家庭曾全家出遊,平均消費為9109元。52.7%的家庭未來有全家旅行計劃。

以前女性的消費領域就是局限在吃穿用幾個方麵,現在旅遊確實占了相當大的一個份額,商家應該在這裏多做些文章。

(二)女人市場未來趨勢“錢景”光明

女性消費者心理曾被描述為像“海底撈針”那樣難以捉摸。盡管如此,在令人眼花繚亂的女性消費行為背後,仍可以捕捉到一些可以把握的規律和趨勢。未來中國女性消費者的特征可以概括為求獨立、求體驗、求個性、求時尚、求發展、求魅力、求便捷。企業的“她營銷”隻有正確理解女性的消費特征和發展趨勢,“她營銷’’才會有的放矢,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求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1.全能女性時代的消費需求

在20世紀前半葉,女性的社會角色基本上定位在家庭方麵,而且社會上也很少有全職的女性工作。二戰以後,這種現象有了很大的轉變,戰爭使得絕大部分男性跋山涉水參戰,而女性則開始展現她們在工廠或辦公室的性別優勢和特點。從那時起直到現在,女性角色已經由原來的家庭主婦型定位轉向了職業女性,有將近3/4的女性擁有了全職工作。

然而事實上,對於女性角色的家務方麵需求依然存在。在社會分工還沒有細化到專業的家政人士來從事家務勞動和人們還以這種偷懶模式為恥的年代裏,大部分女性在工作和照顧家庭之間,以一種透支的狀態在走鋼絲般地做著平衡。在女性擁有越來越多的錢財支配權的情況下,她們對於能夠幫助家庭成員用於節約時間和精力的一些服務和產品以及其個人護理越來越感興趣,因此這類產品、服務市場也開始逐漸擴大。

在今天,很多商家意識到市場營銷的落腳點一定是消費者的需求,全新拓展和日益擴大的女性產品和服務市場也自然成為市場營銷策略的重點,很多企業都將敏銳的眼光投向這一領域,尤其為滿足女性減輕生活、工作壓力的各個方麵需求的產品和服務設計更是層出不窮。

根據市場營銷學的研究和工作狀態,女性市場被分為四個類別:全職主婦、職業女性、謀生女性、事業女性四大群體。

這樣的劃分是基於女性心理和關鍵時刻的導向性選擇作出的,而非簡單地按照某一女性是全職在家,還是職業女性。因為有些人即使是全職在家,但依然是工作進取心很強的作家或者設計師;而有些人雖然看上去是在不停地工作,但其實隻是迫於養家糊口的壓力而已,她們根本沒有職業歸屬感和長遠發展的事業導向。每個分類人群中的女性族群工作都異常繁忙,然而隻有事業女性對於事業的成就感要求高,也傾向於要賺更多的錢來證明自身的價值。

全職主婦事事都喜歡親曆親為,比如她們每天都要烹飪可口的飯菜,她們不能接受任何從速食店買來的食品擺上餐桌。職業女性,對於一些能夠節約更多時間的產品,例如洗碗機、洗衣機、速食產品、配料、淨菜等都十分熱衷。這一類產品的消費人群主要集中於這類人。同樣,職業導向的女性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購物並對不同的購物過程進行比較,她們會更具有品牌忠誠度,甚至是對終端賣場的忠誠度,因為她們不願意在貨比三家或者尋找和發現新的品牌方麵浪費過多的時間。她們願意以更快速、更便捷的方式購物,比如運用購物清單來郵購產品或者通過互聯網購物。她們會選擇在周末或者晚上等相對空閑的時間購物,所以產品的促銷和品牌推廣活動要根據這一特點來吸引她們更多的關注。

很多男人心中的完美女性是照顧好孩子身心健康的好母親。在職場上步步高升的職業女強人,是婚姻和家庭溝通暢通的好妻子,幫助維係家庭親友聯絡的中間人,平衡好日常家務與工作的兩麵手,同時還是一個皮膚和身材都保養得很好的漂亮寶貝,這基本上是一個超人神話,隻不過這一次的超人是一個女性,一個在傳統意義上要靠紳士們去保護和照顧的女性。如果企業不能充分意識到這些社會壓力對於女性形象的要求,企業就不會更加注重於幫助女性提高生存和職業方麵的技能,而忽視了女性全能平衡發展方麵的需求。實際上,很多女性“家務好幫手”之類的工具之所以應運而生,都是根據女性的家庭需求而非工作需求產生的。真正有效率和效益的產品研發,會側重於幫助女性消費者完成她們欲望中的各方麵的平衡,而非簡單地突出某一方麵的需求。她們的目標是夢想成為影視劇中的完美女性。

2.女人市場需求的發展趨勢

(1)女性消費更青睞使用便捷型的消費

進入21世紀,中國社會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是時間需要管理。時間的稀缺性已成為社會各階層共同麵對的問題。女性社會角色的多元化更加增添了她們的時間緊迫感,無論是為自己還是為他人,女性消費者在未來的社會中將更加青睞那些能夠為她們節省時間、緩解角色壓力的商品和服務。例如,外出就餐、出入休閑場所、購買智能化家用電器、享受家政服務的女性消費者將會越來越多。

(2)女性喜歡能讓自己身心輕鬆的產品

研究表明,20世紀70年代以前出生的女性受傳統消費觀念影響較大,身兼多個社會角色所帶來的身心壓力通常得不到及時的緩解,更談不上通過消費來舒緩壓力。80年代以後出生的女性消費者,得益於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她們學會了使用多種手段和方法調節身心平衡,消費領域的眾多產品和服務都成為她們緩解壓力的工具。例如,女性是否應該吸煙已無法成為人們爭論的噱頭,各個階層、各種職業的女性可以在各種場合體驗吸煙的自在感受,無須顧及他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