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古

元代人,生卒年不詳。中國戲曲作家。河北保安人(又說山東或河南人)。所作元雜劇今知有《巨靈神劈華嶽》、《趙太祖鎮凶宅》、《張生煮海》3種,現存《張生煮海》1種。

康進之

元代人,生卒年不詳。中國戲曲作家。一說姓陳。山東棣州人。所作元雜劇今知有《黑旋風老收心》、《李逵負荊》2種。其中《李逵負荊》今存,影響較大。近代地方戲曲《丁甲山》(也叫《杏花莊》、《李逵負荊》)題材與此相同。

高文秀

元代人,生卒年不詳。中國戲曲作家。山東東平人。府學生員。早卒。所作元雜劇今知有32種,數量僅次於關漢卿,故被人稱為“小漢卿”。其中寫梁山英雄李逵故事頗多。現存《雙獻功》、《襄陽會》、《趙元遇上皇》、《須賈誶範雎》4種。《周瑜謁魯肅》僅存曲詞一折,見《元人雜劇鉤沉》。

楊顯之

元代人,生卒年不詳。中國戲曲作家。大都(今北京市)人。據元代鍾嗣成《錄鬼簿》載,他同關漢卿同時代,並成為好友,關漢卿有作品常同他商酌修改,故有“楊補丁”之稱。所作雜劇今知有9種,現存《瀟湘夜雨》、《酷寒亭》2種。

喬吉

(?~1345)中國戲曲作家。一作“喬吉甫”。字夢符,號笙鶴翁,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後居杭州。元代散曲、戲曲大家之一。所作雜劇今知有11種,現存《兩世姻緣》、《金錢記》、《揚州夢》3種,都是愛情喜劇。以詞藻美麗著名。散曲風格清麗,內容則多消極、頹廢。明清人多以他同張可久並稱為元散曲兩大家。作品有今人輯本,名《夢符散曲》。

高明

約生於元成宗大德年間,卒於明初,中國元末明初戲曲作家。字則誠。號菜根道人。溫州瑞安人。學識淵博,詩文書畫均有名。元順帝至正四年中學舉,至正五年中進士。做過處州錄事、福建行省都事等職。元末,方國珍據浙東,曾邀留之於幕下,遭拒絕;明太祖即位後曾招致為官,亦辭不就。旅寓明州(今寧波市)櫟社沈氏樓,以詞曲自娛。有詩文集《柔克齋集》27卷,已遺失。清代輯本由近人搜集整理其詩、文、詞等約50餘篇。代表作為南戲《琵琶記》。劇中刻畫了趙玉娘作為中國婦女的美好品德,豐滿了蔡伯喈的人物形象。戲劇結構合理,唱詞真切感人,曲調格律嚴謹,成為“南曲之餘”,對後來戲曲發展起到很大影響。

高潦

明代人,生卒年不詳。中國戲曲作家。字深甫,號瑞南道人。浙江錢塘人。曾任鴻臚寺官,萬曆時居杭州。所作傳奇今知有《玉簪記》、《節孝記》2種。其中《玉簪記》劇情生動,有強烈的反封建、反宗教的民主意識。劇中《琴挑》、《秋江》等折,一直是昆、弋諸腔盛演不衰的折子。散曲用品今僅存數套。另有詩文集《雅尚齋詩草》、《芳芷樓詞》和雜著《遵生八箋》等。

蘇複之

元末明初人,生卒年不詳。中國戲曲作家。據載為明洪武時作家。作有讚同戲《金印記》。

朱權

(1378~1448)中國戲曲理論家、劇作家、古琴家。明太祖第十七子,初封於大寧,故稱寧王。後改封於南昌,王號仍舊。諡獻,世稱“寧獻王”。自號大明奇士、臍仙、涵虛子、丹丘先生。因明永樂前後、王室之間互相殘殺、猜忌之事頻頻,朱權卣危,乃寄情於戲曲、遊娛、釋道,以示無野心而求保全。著作有數十種,其中關於音樂、戲曲著有《琴阮啟蒙》、《神奇秘譜》、《太和正音譜》等。其中《太和正音譜》是研究元明雜劇的要籍。作雜劇12種,現存有《大羅天》、《私奔相如》2種。信奉道家學說,作品和論著中都有表現。

王濟

(?~1540)中國戲曲作家。字伯雨,號雨舟、白鐵道人,浙江烏鎮人。出身明代富家。曾為太學士,後作廣西橫州通判,以母親年邁請求歸家,和當時名士祝允明、文征明等都十分友好。作有《碧梧館傳奇》3種,今存《連環記》1種。另有詩文集《白鐵山人詩集》、《穀應集》、《和花蕊夫人宮詞》及雜著《君子堂日詢手境》等。

李開先

(1502~1568)中國戲曲作家。字伯華,號中麓。山東章丘人。嘉靖八年(1529)中進士。先後在戶部、吏部為官。嘉靖十九年升提督四夷館太常寺少卿。為官嚴守法規,不願阿附權臣,曾上疏抨擊朝政。嘉靖二十年,以40歲壯年,引疾辭官,歸裏閑居近30年,在棋、酒、詩詞、戲曲中度過餘生。同王慎中、唐順、陳東、趙時春、熊過、任瀚、呂高等並稱“嘉靖八才子”。喜藏書,重視通俗文藝,詩文著作豐富,今存有傳奇《寶劍記》,院本《園林午夢》、雜劇《一笑散》、詩文集《閑居集》等。其中《寶劍記》取自《水滸傳》中林衝故事。劇中強化擁忠臣反奸雄之主題,為明代後朝戲曲創作中反映忠奸鬥爭、揭示社會深刻主題的代表作之一。解放後出版有《李開先集》。

徐渭

(1521~1593)中國戲曲作家、文學家、書畫家。字文長,號天池、青藤道人、田水月等。浙江山陰人。一生仕途坎坷,曾為閩浙總督胡宗憲幕僚,參加過抗倭戰爭。一生性情豪放,天才卓絕,詩文書畫皆出色,著述極多。文學上提倡獨創,戲曲則提倡。本色”,反對當時的“駢綺派”作風。戲曲作品有《四聲猿》和《歌代嘯》。《四聲猿》由《玉禪師》、《狂鼓史》、《雌木蘭》和《女狀元》四短劇組成,表現了進步的婦女觀和借古諷今的作風,在明代後期雜劇中無論題材、戲曲體式和曲調上都有所創新,得到明代戲曲界的高度評價。所作戲曲理論著作《南詞敘錄》則是中國最早最全麵地研究南戲的專著,對後來戲曲理論有很大影響。詩文集有《徐文長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