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我走進辦公室的時候,看見那位日本海軍上將坐在那裏,嘴裏叼著香煙,像平常一樣看了我一眼,卻什麼話也沒說。6個星期之後,天啁,謝天謝地,他被調回東京去了,我的憂慮也就此告終!
“我之所以能撿回這條命,大概是就因為我在那個星期天下午寫出了自己的問題和各種不同的情況,以及每個情況可能產生的後果,然後做出決定。而如果我不那樣做的話,我可能會思想混亂,或猶豫不決,以至於在緊要關頭出錯。如果我沒有那樣做,那我整個星期天的下午都會心急如焚,那天晚上也會睡不著覺,當星期一早晨上班的時候,會帶著滿麵驚慌和愁容,這樣就會引起那位日本海軍上將的疑心,而使他采取行動。
“後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會這樣做,一次又一次的經驗證明了我的這種做法是對的,對我有極大的幫助。我們都是因為不能實現既定的目的,不能控製自己。如果總是局限在一個令人難以忍受的小圈子裏,就會使精神崩潰,生活窘迫。而一旦很清楚、很確定地做出某種決定,那50%的憂慮都會消失,而另外的憂慮通常也會在我按照決定去做之後消失。”
采取以下4個步驟,通常會消除我們90%的憂慮:
第一,清楚地寫下我們所擔心的是什麼?
第二,寫下我們可以怎麼辦以及可能發生的結果。
第三,決定該怎麼辦。
第四,馬上按照決定去做。
威廉·詹姆斯說:“一旦做出決定,當天就要付諸實踐,而且不要理會責任問題,也不要關心後果。”也就是說,你一旦以事實為基礎,並做出了一個小心而謹慎的決定,之後就需要付諸實行,而不是停下來重新考慮,不要遲疑、擔憂,也不要懷疑自己,否則隻會引起其他的懷疑,最終把事情辦砸了。
我曾問過奧克拉荷馬州最成功的石油商人懷特.菲利浦是如何把決心付諸行動的,他回答我說:“我發現,如果在超過某種限度之後,還一直不停思考問題的話,就一定會造成混亂,產生憂慮。當調查和思考過度對我們有害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下定決心、付諸行動、不再回頭。”
現在的格蘭.李克菲已經是亞洲最重要的幾位美國商人之一,他誠懇地告訴我:他的成功應歸功於這種分析憂慮,並敢於正視憂慮的方法。
那麼,我們何不現在馬上運用格蘭·李克菲的方法來解決下麵的問題呢?
第一個問題——我擔憂什麼?
第二個問題——我能怎麼辦?
第三個問題——我決定怎麼做?
第四個問題——我什麼時候開始做?
如果一個人可以把他所有憂慮的時間都用在以一種很超然、很客觀的態度去尋找事實的話,那他的憂慮就會在知識的光芒下,消失得無影無蹤。
知足常樂的心態
卡耐基智慧金言:
1.滿意是一種心態,你的心態是為你所有的、完全受你控製的一種東西。
2.不滿足能激勵人們從弱者變成強者,從失敗走向成功,從苦難走向幸福,從貧窮走向富裕。
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廠長或工人,醫師或護士,律師或秘書,教師或學生,主婦或女工,你都要找到你的工作中令你滿意的地方。
你能找到,你知道怎樣去找。滿意是一種心態,你的心態是為你所有的、完全受你控製的一種東西。
如果你能做那些“自然而來的事情”,而你對這些事情又有天然的才能或愛好,你就很易於從中找到令你滿意之處。而當你接受一項你並不喜愛的工作時,你可能要經受到心理或情緒上的挫折。然而,如果你能運用積極的心態,如果你能受到激勵去獲得經驗,從而對你的工作變得很熟練,你就能緩解並最終戰勝這種挫折。
阿賽姆是夏威夷王族的後裔,他是一個大公司設在夏威夷的辦事處的銷售經理。
阿賽姆具有積極的心態,他熱愛他的工作,他在工作中找到了滿意之處。
阿賽姆接受自己的工作,因為他對他的工作既了解又掌握了熟練的技能,這樣做起來就得心應手一些。當然,阿賽姆還是會遇到工作上的困難的。一個人如果對銷售工作不研究、思考和計劃,以便克服困難,並保持積極的心態,遇到這樣的困難就可能感到不安,所以阿賽姆經常閱讀勵誌自助的書籍。
阿賽姆過去通過閱讀這樣的書籍學到了三個很重要的原則:
(一)使用自我激勵警句,控製自己的心態。
(二)確立目標比沒有目標更使你易於認識那些能幫助你達到這個目標的事物。如果你具有積極的心態,把你的目標定得愈高,你的成就也將愈大。
(三)在任何事情上要想取得成功,都有必要懂得那些事情的發展規律,並了解如何應用這種規律,還有必要定期從事建設性的思考、研究、學習和計劃。
阿賽姆相信這些原則,並親自實踐這些原則。他研究他的公司的銷售手冊,並且實習他在實際銷售中所學到的東西。他確定了他的高目標並力爭達到。每天早晨他都對自己說:“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他的確是健康、愉快和大有作為的,而他的銷售結果也的確很可觀。
當阿賽姆確信他對銷售工作很熟練的時候,他就把一群售貨員召集到自己的身邊,把他所學到的經驗教給他們,並用他的公司的訓練手冊中所提出的最新、最好的銷售方法訓練他們,讓他們樹立高銷售目標,並用積極的心態去達到這個目標。
每天早晨阿賽姆小組都聚會一次,熱情地同聲背誦:“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然後他們一起歡笑,互相拍拍背,祝賀一天好運氣,然後各人幹自己的活,去完成他們當天的銷售定額。他們每人都定了一個目標,目標之高,以致使美洲大陸上年齡較大的經驗較豐富的銷售員和銷售經理都感到吃驚。
每逢周末,每個銷售員都遞交一份銷售報告,這使得阿賽姆的機構的總經理和銷售經理都樂得合不攏嘴。
阿賽姆和他所領導的銷售員真的很愉快,真的對他們的工作很滿意嗎?你可以相信這一點,其主要的理由在於:
(1)他們已經對自己的工作非常熟練,他們了解和掌握了自己工作的規律和技術,以及如何應用這些規律,所以他們做每件事都能得心應手。
(2)他們定下了明確的目標,而且相信能夠達到目標。他們知道,隻要用積極的心態去工作,就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3)他們能應用自我激勵警句,以便持續地保持積極的心態。
(4)他們能享受隨工作圓滿完成而帶來的快樂。
阿賽姆的同事中還有一位青年售貨員,使用阿賽姆的自我激勵警句,以控製自己的心態。他是一個18歲的大學生,隻在暑假期間到這家公司擔任出售保險單的銷售員。在兩周的理論訓練期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其中有:
(1)一位銷售員在離開銷售學校後的最初兩周內所養成的習慣,應在他的事業中保持不變。
(2)當你有了一個銷售目標時,你就要不斷努力,目標為止。
(3)力爭上進。
(4)在你需要的時刻,要用自我激勵警句,如“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激勵你自己朝著預定的方向前進。
在他有了一些銷售經驗之後,他就定了一個特殊的目標——獲獎。要想做到這一點,他至少要在一周內銷售100次。
到那個星期五的晚上,他已經成功地銷售了80次,離要求還差20次。這位年輕人痛下決心:什麼也不能阻止他達到目標。他相信他所受到的教育:人的心理所能設想和相信的東西,人就能用積極的心態去獲得它。雖然他那一組的另一位銷售員在星期五就結束了一周的工作,他卻在星期六的早晨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到了下午3點鍾,他還沒有做成一次買賣。他受過這樣的教育:交易可能發生在銷售員的態度上——不在銷售員的希望上。
這時,他記起了阿賽姆的自勵警句,熱情地把它重複五次:“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
大約在那天下午5點鍾,他作了3次交易。這距他的目標隻差17次了。他記起了,成功是由那些肯努力的人所取得的,並為那些應用積極心態而不斷努力的人所保持。他又熱情地再重複幾次:“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大約在那天夜裏11點鍾時,他疲倦了,但他很愉快:那天他做成了20次交易!他達到了他的目標;贏得了獎品,並學到一條道理:不斷地努力能把失敗轉變為成功。
正是積極的心態激勵阿賽姆及他所領導的銷售員去發現他們工作中令人振奮的事情,正是受人控製的積極心態幫助了這位年輕的學生獲得了獎勵。
且看看你的周圍,注視一下那些喜愛他們工作的人和那些不喜愛他們工作的人。在他們中間有什麼不同呢?
那些幸福而滿意的人能控製他們的心態,他們積極地對待他們的工作。他們總在尋找好的東西,當某種東西並不太好時,他們首先摸索是否能改進它。他們努力學習有關自己工作的知識,以便能更加熟練地掌握工作技能,從而使他們自己和雇主都對他們的工作感到滿意。
但是,那些不愉快的人緊緊抓住他們的消極心態。真的,好像他們寧願處於不愉快的精神狀態中。他們專門尋找他們該抱怨的每一樣東西:營業時間太長、午餐時間太短、老板太執拗、公司沒有給足夠的假日或獎金。有時他們竟然會抱怨一些不相幹的事,例如,舒茜每天都穿同樣的衣服,會計員約翰寫字不清楚,等等。他們在工作上以及在生活中都是不愉快的人,消極的心態完全占有了他們。
能否發現工作中令人滿意之處是與所做的工作種類無關的。如果你想有愉快和滿意的心情,你就得控製你的心態,把你的法寶從消極心態的那一麵翻轉到積極心態的那一麵,這樣你就能找到一些方法和方式創造幸福。
如果你能把幸福和熱情帶到你的工作環境中去,你就會做出少有的貢獻。如果你使得你的工作饒有趣味,你就會用微笑和高效表達你對工作的滿意。
在我們的一個學習班裏,我們正在討論一個人應當如何把他的熱情傾注到工作中去。這時一位年輕的婦女在教室的後麵舉起手,她站起來說道:
“我是和我的丈夫一起到這裏來的。你的話對於一個做生意的人說來也許是對的,但是對於一個家庭主婦說來卻沒有益處。你們男子每天都有有趣的新任務要做。但是家務勞動就無法相比了,做家務勞動的煩惱是單調乏味,令人厭煩。”
這好像是對我們的一個真正的挑戰。有許多人在做這種“單調乏味”的工作。如果我們能找到一種方法幫助這位少婦,也許我們就能幫助許多自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單調乏味的人。
我們問她什麼東西使得她的工作如此“單調乏味”。她回答說,她剛剛鋪好床,床就馬上被弄亂了;剛剛洗好碗碟,碗碟就馬上被用髒了;剛剛擦淨了地板,地板就馬上被弄得亂七八糟。她說:“你剛剛把這些事做好,馬上就會被人弄得像是未曾做過一樣。”
我同情地說:“這真是令人掃興。有沒有婦女喜歡家務勞動?”
她說:“啊,有的,我想是有的。”
我又問:“她們在家務勞動中發現什麼使得她們感到有趣、保持熱情的東西沒有呢?”
少婦思考了片刻回答道:“也許在於她們的態度。她們似乎並不認為她們的工作是禁錮,而似乎看見了超越日常工作的什麼東西。”
這就是問題的症結。工作滿意的秘密之一就是能“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東西”。要知道你的工作是會取得成果的。這句話是對的,無論你是家庭主婦、秘書、加油站的操作員,或者大公司的總經理,隻要你把日常瑣事看作是前進的踏腳石,你就會從中找到令人滿意的地方。每項瑣事都是一塊踏腳石,它通向你所選擇的目標。
於是,我們給這個青年主婦的答案便是要找到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是她真正想達到的,並且還要找到一種方法,使她的家務勞動能通向這個目標。這位青年主婦自動提供了一個信息:她總是想帶她的全家周遊世界。
“很好,”我說,“就以這為你的目標。現在,你要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你想什麼時候實現這一目標呢?”
“當我們的孩子12歲時,”她說,“也就是6年以後。”
“好的,讓我們考慮一下,這需要采取一些步驟。首先你需要籌集經費,這是一件事,還有你的丈夫必須離開工作單位一年,你必須製訂一個旅行計劃,要研究你想旅遊的國家。你試想你能找到一種方式,使得你的鋪床、洗碗、做飯和擦地板都能成為你奔向這個目標的踏腳石嗎?”
幾個月之後,這個少婦又來看我們。當她一走進門,我們就明顯地看出她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她告訴我們:“令人吃驚的是,這種踏腳石的想法起的作用多好啊!我沒有發現任何一樣瑣事不適合這個想法!我把我的洗滌時間作為思考和計劃時間。購物時間是擴大我視野的最好時間!我有選擇性地購買進口食品,它們將是我們在旅遊中要吃的食品。我還把吃飯的時間利用起來:如果我們要吃中國的雞蛋麵條,我就閱讀我所能找到的關於中國和中國人的讀物,在吃飯的時候,我再把這些知識告訴家人。
“從此,家務事對我就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事情了。我知道,由於踏腳石理論,我的家務事也決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令人厭煩了!”
所以你的工作無論如何單調乏味或令人厭煩,如果你能看到在這個工作的末了就是你所向往的目標,那麼這個工作就能給你帶來滿意。這是各行各業中的許多人都會麵臨的情況。才能往往與工作種類沒有什麼因果關係。一位很聰穎、雄心勃勃的青年人可能崛起於出售蘇打水供應器、刷洗汽車或當清潔工等職業中。當然,這類工作並沒有給他提供挑戰或激勵。它僅僅是一種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然而,因為他知道他正在走向他所向往的目標,對他說來,無論工作怎樣辛勞,隻要有助於他取得最終的成果,他就會滿意地接受。
然而,有時一個人要付出很高的代價,才能達到向往的目標。因為,如果你對你的工作感到不愉快,這種不滿的毒害就會擴展到你生活的各個方麵,增加你達到目標的難度。
如果你的工作值得你付出代價,你就要激勵鬥誌,永不滿足。不滿可能是積極的或消極的,好的或壞的,這完全決定於你的心態。
富蘭克林人壽保險公司前任總經理貝克說:“我敦勸你們要永不滿足。不滿足的含意不是心灰意冷,而是上進心的不滿足。這種不滿足在全世界的曆史中已經產生了很多真正的進步和改革。我希望你們絕不要滿足。我希望你們永遠迫切感到不僅需要改進和提高你們自己,而且需要改進和提高你們周圍的世界。”
不滿足能激勵人們從弱者變成強者,從失敗走向成功,從苦難走向幸福,從貧窮走向富裕。
當你犯了錯誤時,你該怎樣辦呢?當事情出了問題時,當他人對你產生誤解時,當你遭遇到失敗時,當一切都似乎暗淡無光時,當你的問題看起來好似不可能令人滿意地解決時,你又該怎樣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