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分析憂慮的方法(3 / 3)

難道你就無所作為,聽任困難壓倒你嗎?難道你就束手無策,逃之天天嗎?

麵對困難你能激勵鬥誌,把不利條件轉變為有利條件嗎?你能確定你需要什麼嗎?當你認識到你所向往的目標能夠並將要實現時,你能應用切實而清醒的思考並積極行動起來嗎?

拿破侖·希爾說:“每種逆境都含有等量的成功的種子。”你想想,在過去有些事情似乎有巨大的困難或不幸的經曆,它們卻鼓舞著你取得了成功和幸福;沒有這些東西,你反而不會取得這種成功和幸福。你想想,這種情況難道不是真實的嗎?

永不滿足能夠激勵你取得成功。愛因斯坦是不滿足的,因為牛頓的定律不能解答他的一切問題。所以他不斷地探究自然和高等數學,終於提出了相對論。根據這種理論,人們找到了擊破原子的方法,懂得了質量與能量互相轉換的關係,並成功地征服了空間和解決了許多令人費神的問題。如果愛因斯坦沒有這種永不滿足的精神,這些成就不可能取得。

當然,我們並非都是愛因斯坦,我們的奮鬥結果不一定能改變客觀世界,但它卻能改變我們的主觀世界,使我們能沿著我們所要走的道路前進。

一個人的個性、能力、才能在某一環境中能使你愉快並獲得成功,在另一個環境中就可能產生相反的結果。你有一種傾向:喜歡做好你所想要做的事。當你做不稱心的工作或從事自己不擅長、內心很討厭的工作時,你就像“圓鑿方榫”。但在這種令你不愉快的情境中,你仍能改變你的地位,把自己置於愉快的環境中。

或許改變你的個性和才能是不太可能的。那麼,你可把你的環境作一些調整,使之符合你的個性、能力、才能,使你愉快起來。當你做這件事時,你便是在把圓榫眼改方,也就是改變環境,使其適合你的需要,這樣就可幫助你把消極的態度改變為積極的態度,去解決你所碰到的問題。

如果你能保持和發揚積極向上的願望,你就能夠改變你舊的傾向和習慣,建立新的傾向和習慣。如果你能受到充分的激勵,你就能把方榫頭改圓,也就是改變你自己。但是,你先要準備好麵對著心理上或精神上的衝突,然後你才能成功地改變舊的傾向和習慣。如果你願意付出代價,你就能勝利。

在進行這種內心鬥爭的期間,為了保證成功,你要熱誠努力保持你的身體、心理和道德上的健康。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

卡耐基智慧金言:

1.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其失敗的原因。

2.與勢力、資本以及親戚朋友的扶持相比,自信力更為重要,它對人的成功存在不可思議的力量。

與金錢、勢力、出身和親友相比,自信是更有力量的東西,是人們從事任何事業都最可靠的資本。而僅有自信心還是不夠的,應該使自信心變得更堅定,那麼即使遇著挫折,也能不屈不撓,不斷進取,決不會因為遇到困難就退縮。

拿破侖親自率軍作戰的時候,同樣是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卻可以產生兩倍的力量。這往往是令人驚奇的,其實,軍隊的戰鬥力在很大程度上基於士兵們對統帥的敬仰和信心。如果連統帥都抱著懷疑、猶豫的態度,那麼全軍便會混亂。拿破侖的自信與堅強,使他統率的每個士兵都增強了戰鬥力。

一個人的成就,決不能超出他自信所能達到的高度。如果當拿破侖率領軍隊越過阿爾卑斯的時候,隻是坐著說:“這件事太困難了。”那麼,很簡單,拿破侖的軍隊根本無法越過那座高山。因此,無論做什麼事,隻要堅定不移地自信,便會達到成功所必須的和最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一個士兵騎馬送信給拿破侖,因為馬跑得速度太快,到達目的地之前猛跌了一跤,那馬便一命嗚呼。拿破侖接到了信後,立即寫了回信,交給那個士兵,吩咐他騎自己的馬,火速把回信送去。

士兵看到這匹駿馬的身上裝飾得非常華麗,便對拿破侖說:“將軍,我是一個平庸的士兵,實在配不上騎這匹華美而強壯的駿馬。”

拿破侖回答:“世上沒有什麼東西,是法蘭西士兵所不配享受的。”

世界上到處都有像這個法國士兵一樣的人!他們認為自己地位低微,別人所擁有的種種幸福,是不屬於他們的,他們也不配享有,認為自己無法與那些偉大人物相提並論。這種自卑自賤的觀念,經常會成為不求上進、自甘墮落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不是他們這一輩子所應該享有的。他們認為,生活中所有的快樂,都要留給那些命運的寵兒來享受。這種卑賤的心理,必然不會讓人有出人頭地的觀念。其實很多的青年男女,本來是能夠做大事、立大業的,但在現實中竟做著小事,過著平庸的生活,原因就在於他們自暴自棄,沒有懷著遠大的希望,不具有堅定的自信。

要論職業和地位,在英國的戴維成為皇家學院的著名教授和科學家時,法拉第還隻不過是個以裝訂書籍謀生糊口的工人。但最後,法拉第不僅成為戴維得力的助手,還取得了比戴維更加卓著的科學成就。

如果我們現在分析研究那些成就偉大事業的卓越人物的人格特質,便會看出一個特點:這些卓越人物在開始做事之前,都具有充分信任自己能力的堅強自信心,深信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必能成功。這樣,在做事的時候他們就能付出全部的精力,破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

莎士比亞說:“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其失敗的原因。”

十九世紀,梭羅是美國的哲學家和文學家,頗有名望,而當年,愛默生隻不過是梭羅雇傭的一個園丁,每天為主人種花養草,打掃庭院。主仆二人的職業和地位可謂差別極大,不可相比。而若幹年後,愛默生在哲學和文學上的成就和名望可以與梭羅相提並論,甚至還有所超越。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就在於愛默生內心充滿自信,充分發揮自己潛能的結果。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瑪麗·科萊利說:“假如我是一塊泥土,那麼我這塊泥土,就要預備給勇敢的人來踐踏。”如果在表情和言行上顯露著卑微,在每件事情上都不信任自己、不尊重自己,那麼,這種人當然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在美國的南北戰爭中,杜邦在法拉格特將軍麵前陳述未能攻陷切斯登城的種種原因時,法拉格特為他加上一句說:“這些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你沒有提到,那就是你根本不確信自己可以做成那件事。”

如果一個人不相信自己能做成自己從未做過的事,那他絕對做不成。我們應該領悟到這一點,隻有不斷努力,不依賴他人的幫助,才能成為傑出的人。任何人都要有堅強的意誌,要相信自己。

普通的人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如果在某一方麵缺少特殊的才能,他就不想再努力,認為努力也是枉然。但有許多人在最初的時候其實與常人無異,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最終卻成功了。這是因為他們的自信要高過一般人,並能以自信作支柱去努力奮鬥,獲得成功。

一個人如果不親自試驗,那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身體裏究竟潛藏著多少才能與力量。造物主給予我們巨大的力量,鼓勵我們從事偉大的事業。這種力量是潛藏在我們腦海裏的,使每個人都具有宏韜偉略。

每個人都能實現自立自助的獨立生活,但在實際生活中,隻有少數的人可以實現真正的自立自助的生活。

外界的扶助,有時或許是一種幸福,但更多的時候情況恰恰相反。供給你金錢的人,其實並不是你最好的朋友,而隻有鼓勵你自立自助的人,才是你真正的好友。當然,依賴他人,追隨他人,讓人家去思想、策劃、工作,自然要比自己去思想、去策劃、去工作要容易得多,也愜意得多。所以,當一個人一旦有了依賴的觀念,以為各樣東西都有人供給,他就會喪失勤勉努力的精神。隻有擺脫依賴,拋棄拐杖,具有自信,能夠自主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在風平浪靜的時候,駕駛航船的船長是否訓練有素、是否富有經驗是顯示不出來的,隻有在狂風暴雨、波濤洶湧、船將顛覆、人人驚恐的時刻才可以看出船長的真實本領。同樣,一個人的機智也是在失敗後的掙紮、奮鬥中顯出的。

之所以很多人在社會上無所作為,就是因為他們貪圖省事,缺乏自信,不敢按照自己的意誌去做。事事都得經他人的同意認可,才敢決定,這樣缺乏自立自助精神,怎麼會有所作為呢?

一個人如果連自身的能力都不敢表現,連自己的意見都不敢表達,那實為人生的奇恥大辱。按照自己的意念,增強自己的信心,努力去做,必然能獲得美滿的結果。

每一個人都應該始終保持勇氣。不論困難怎樣大,挫折怎樣嚴重,也不要讓自己的意誌消沉。那種永無定見、瞻前顧後的做事習慣,無疑是自己前途的攔路虎。這樣的人就好像浮在水麵上的死魚,隨著水流東飄西蕩;而一條鮮活的魚卻能夠在水裏逆流而上。

世上沒有什麼真正的困難可以阻礙一個勇敢者前進的道路。當班揚被投入了監獄後,依然寫出了著名的《聖遊記》;密爾頓被挖掉眼睛之後,依然寫出了《失樂園》;帕克曼能寫成《加利福尼亞與俄勒岡小道》,靠得就是他一往無前的決心;世界聞名的英國郵政總局長夫奧西特之所以有今天的地位,依靠的就是他超人的毅力。

在一個人的事業中,自信心能夠創造奇跡。自信使人的才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一個人沒有自信,那無論有多大的本領,卻不能抓住任何一個良機。每遇到重要關頭,都無法把所有的才能發揮出來,因此,那些絕對可以成功的事在他手裏也往往弄得慘不忍睹。

一個人的潛能就像蒸汽,其形其勢無拘無束,誰也無法用有固定形狀的瓶子來盛裝它。而要充分地發揮出這種潛能,就必須要有堅定的自信心。

成就一項事業需要的不僅僅是才幹,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假如沒有這種自信心,當機遇來到你的麵前時,你都不敢相信它是機遇,更不可能采取行動,當然就不會成功。想要獲得成功,無論如何都要從心靈上、從言行上、從態度上拿出“自信心”。這樣,在無形之中,人家就會開始信任你,而你自己也會逐漸覺得自己是一個值得依賴的人。

一個商人在生意興旺、經營順利的時候,容易喜氣洋洋、春風得意。但在市場蕭條、經營業績下降、入不敷出、麵臨一切艱難困苦時,假如你還具有十足的勇氣,不抱怨、不煩惱,依然待人和善、仁慈,這才是較難做到的。當生意冷清、存貨積壓嚴重、店員不負責任、所有債主又紛紛來催討欠款的時候,最能展示出商人的才能。他這時在人們麵前的一舉一動,都能讓他人清清楚楚地看出他的底細。如果他遇到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暴跳如雷,心中稍感不快,就對人大發脾氣,那就說明,他還沒有學會一種最重要的本領:不能隨時克製自己的怒氣,是沒有自信的表現。

當你在工作和事業上麵臨著困境,多年辛苦積累的資產即將喪失殆盡時,你還是應當在家人和孩子麵前保持平穩的心情,沉著鎮靜、永不氣餒,這是我們所應該培養的品格。任何商人永遠都應該以親切的笑容和藹待人,應當有一種滿懷希望的氣魄,以及具有戰無不勝、突破逆境的自信和決心。一個人如果具有不急躁、不怨天尤人,不輕易發怒和遇事不優柔寡斷的良好品質,經常要比焦慮萬分的心態更容易應付種種困難、解決種種矛盾。

沒有哪一個滿口說“快要失敗”、整天抱怨“處境艱難”的人會獲得成功。對於任何事情,你都決不應該往消極方麵想,相信自己可以通過努力克服一切困難。你絕不應該總是抱怨市場蕭條或行情不利,一般商人最容易沾染這種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的惡習。

確實,對他們而言,世界上就沒有所謂“樂觀”這兩個字,一切都籠罩在失望、挫敗和無法成功的氣氛中。這種觀念統治了他們的頭腦,在無形中把他們拖進失敗的深淵中,使其不能自拔,永遠不會看到成功的一天。

一個成功者處理任何事絕不會支支吾吾、糊裏糊塗。而是魄力十足,不必依賴他人而能獨立自主。而那些陷於失敗的人,不但缺乏心理上的自信,還缺乏做事的實際能力,看上去總是一副窮途末路的樣子,從他的談吐舉止和實際工作上看,好像處處無能為力,隻好聽任命運的擺布一樣。

人生最大的損失,除了喪失人格之外,就要數失掉自信心了。當一個人缺乏自信心時,任何事情都不會做成功,正如沒有脊椎骨的人是永遠站不起來的。

當人自立自助時,就開始走上了成功的坦途。拋棄依賴之日,就是發展自己潛在力量之時。我們要把握成功的規律:具備自信的優良品質,自信是成功的金鑰匙。

勵誌故事

沒有理由罷手

傑羅姆認為自己的媽媽真是個了不起的女人。他爸爸因心髒病去世時,他才21個月大,哥哥5歲。她雖無一技之長,又沒有受過教育,卻毅然負起撫育傑羅姆和他哥哥的責任。

傑羅姆9歲時找到了一份在街上賣《傑克遜—維爾日報》的工作。他需要那份工作是因為他們需要錢——雖然是那麼一點點錢——但是傑羅姆害怕,因為他要到鬧市區去取報賣報,然後在天黑時坐公共汽車回家。他在第一天下午賣完報後回家時,便對媽說自己決不再去賣報了。

“為什麼?”她問道。

“你不會要我去的,媽。那兒的粗手粗口非常不好。你不會要我在那種鬼地方賣報的。”

“我不要你粗手粗口。”她說道,“人家粗手粗口,是人家的事。你賣報,可以不必跟他們學。”

她並沒吩咐傑羅姆該回去賣報,可是第二天下午,他照樣去了,因為她自己就會這樣做。那年稍晚時候,傑羅姆在聖約翰河上吹來的寒風中凍得要死,一位衣著考究的女士遞給他一張5美元的鈔票,說道:“這足夠付你剩下的那些報紙錢了;回家吧,你在這外麵會凍死的。”結果,傑羅姆做了他知道媽媽也會做的事——謝謝她的好心,然後繼續待下去,把報紙全賣掉後才回家。冬天挨凍是意料中的事,不是罷手的理由。

等到傑羅姆長大了以後,每次要出門時,媽媽都會告誡他:“要學好,要做得對。”人生可能遇到的事,幾乎全用得上這句話。

最重要的是,她教育傑羅姆一定要苦幹。她會說:“要是牛陷在溝裏,你非得拉它出來不可。哪怕是天凍得連眼珠都會裂開,或者下雨,再或不論你喜不喜歡,甚至你不舒服,總是要把牛拉上來。”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會總是有人像奇跡一般出現在你的麵前來救你。無論如何,你都不應該罷手,能救你的隻是你的苦幹決心和奮鬥出頭的決心。

牢記卡耐基忠告:1.喜歡逃避責任的人常把困難難當成他們最好的擋箭牌。2.不成熟的人總是把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之處看成是障礙,期望自己得到特別的待遇;成熟的人則是認清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然後接近或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