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你的知識欺騙,向愚者求教要和向智者求教一樣。學問無止境,誰也達不到它的頂峰,沒有一個學者能對某門科學不斷言。有價值的話比綠寶石還不易找到,盡管這樣,你或許在推著磨的女奴手上發現了它。”

除了這些箴言之外,還有一種箴言是老國王講給小國王的,內容自然是教給兒子如何治理天下。這樣的治國箴言在中國封建曆史中也不鮮見。

在中王國時期,還有一個勸子讀書的教訓很有名氣。《杜阿烏夫之子赫琪給其子柏比的教訓》中的赫琪是一位書吏,他教導兒子到首都的書吏學校中,好好學習那些難學的象形文字,說隻要學會了那種文字就不用像鐵匠那麼辛苦、珠寶匠那麼日夜操勞、搬穀人那麼勞累。這和孔老夫子的理論可以說是一脈相承了。

故事

古埃及的故事已經很像小說了,略有不同的是故事的細節少了一些,而空有情節。不過這可不能埋怨古埃及人,那個時候文學的審美功能還沒有開發出來,能把一個故事講得如此引人入勝已經非常不錯了。

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故事要算《魔術師的故事》了,這是一個故事集子,寫在一個叫魏斯特卡爾的紙草上,按照慣例,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了這個紙草。

這個故事集一共講述了五個故事,其中完整的有兩個。一個講述的是某位國王的仆人和神廟祭司的老婆私通,事情敗露以後,祭司施展法力把一個蠟做的鱷魚變成了真鱷魚,真鱷魚找到那個膽大包天的仆人把他拖進了尼羅河。而國王懲罰了祭司的老婆,把她捉到活活燒死,骨灰也撒到了尼羅河裏。

這個故事中講述的一切很符合埃及的風俗,在古埃及賣淫嫖娼不僅不受法律約束而且連道德約束也沒有,可是通奸卻是犯罪,這樣的罪犯一般要被處死。

另外一個完整的故事,講的是國王帶領著一群嬪妃宮娥湖上泛舟時發生的一件事。那些穿著網眼服的漂亮MM正在歌舞升平的時候,正在掌舵的一個宮女一不小心把一隻耳環掉到了尼羅河裏。一隻寶石的耳環對她來說又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宮女自然要抹眼淚。國王在安慰未能奏效的情況下召來了魔術師,魔術師施展魔法排幹了湖裏的水,找到了那隻耳環,於是掌舵宮女破涕為笑。

另外三個故事都殘缺不全,有一個故事有很曲折的情節但是沒有結尾。因為大家都不喜歡看沒有結尾的故事,還是不講為好。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古埃及人喜歡在講故事的時候吊人胃口,而實在是歲月無情,那些記錄故事的紙草殘缺所致。

《一個有口才的農夫》是至今還在流傳的故事,作為修辭方麵的典範它甚至還被寫進了埃及的教科書,那些妙語連珠的辯護詞至今還是學生們修辭學科目上的考試題。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阿努普的農夫從瓦迪·奈泰隆趕著馱著鹽巴的毛驢到附近的村莊裏去販賣,經過大臣拉西尼農莊上的麥地,被大管家有意刁難。這時馱鹽巴的驢子啃了莊園裏的大麥,管家就命人扣留了這頭毛驢和驢背上的鹽巴。農夫想搶回驢和貨物的時候還被打了一頓。

農夫隻好到大臣拉西尼那兒去討還公道,可是因為事情牽扯到了自己的管家,拉西尼遲遲沒有判決,於是農夫一次次在衙門間奔走,並用自己善辯的口才訴說陳情。拉西尼把農夫每次說的話都記錄下來並都拿給國王去看,國王很欣賞農夫的口才,但也指示拉西尼不要急於作出判決,以得到更多能言善辯的詞句。農夫得不到答複,在訴說中徹底絕望了,他準備到神靈麵前去訴說冤屈。這個時候,國王才命令拉西尼秉公而斷,拉西尼懲罰了自己的管家,歸還了被搶的貨物。

除了以上的幾個故事,古埃及比較有名氣的故事還有《遇難的水手》、《倒黴的王子》、《占領尤巴城》、《關於真理和非真理的故事》、 《兩兄弟的故事》等等。